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自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文化遗产日。在今年6月11日——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省文化厅、省委网信办和省文物局共同为全省人民送上“湖湘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文物之活”的四大活动好听好玩,能长知识,能拿奖金,欢迎您关注和参与。 四大活动是:一、讲文物故事,知家乡历史,举办首届湖南文物价值解读与传播大赛。本次大赛将持续半年,面向广大民众,对全省各级已开放的文...
天门市石河镇,是举世闻名的石家河文化发祥地,曾经出土了许多距今4000年左右的玉器和陶器。 近日,记者来到石河镇,发现这个田园小镇打破了往日的宁静,一座形似陶罐的大型建筑物矗立在小镇中央,不远处的工地还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建设。 “这栋大楼是石家河文化考古研究中心。”天门市博物馆馆长邓千武介绍,大楼造型的灵感来自于从石家河遗址出土的红陶碗、灰陶罐,形状相似,颜色相同,连花纹都是高度...
炭河里青铜博物馆及前广场实景图 昨日,位于宁乡县黄材镇的炭河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共有200多名施工人员正在抓紧建设,虽然是阴雨天气,但建设工作一直紧锣密鼓地进行。目前,公园标志性工程炭河里青铜文化博物馆工程主体已竣工,外墙装饰也已完成,内部正在进行布展设计和装修工程。”宁乡县炭河里遗址管理处主任文昊告诉记者,今年国庆节,青铜文化博物馆与炭河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4月29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咨询会在湖北大冶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河南省文物局、陕西考古研究院的文物考古和遗产保护专家,为湖北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出谋划策。 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不论从年代、冶炼工艺水平和遗址构成,还是开展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深度上,都堪称目前国内最为重要的矿业遗址,为中国考古学开辟了矿冶考古的一个新领域。近年来的...
提到泗洪,很多人想到洪泽湖,却不知道,迄今亚洲发现的最早的长臂猿化石——1800万年前的双沟醉猿化石,江苏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人类遗址——5万年前的下草湾遗址,淮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8000多年前的韩井遗址,都是在泗洪发现。 泗洪县城向北30里,梅花镇大新庄顺山集,连片的麦田满目葱绿。如果不是考古专家指点,记者难以想像:这片土地下,竟然藏着一个8000多年前的人类遗址。 “...
日前,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景区绿化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180亩,绿化面积达100多亩。 据了解,该项目建设布局为单元组合式,分为公共游览区、遗址参观入口区、4d影院区三部分,包括遗址公园正门、游客服务中心、考古发现之路、“生命之轴”,“东方人类溯源之路”、泥河湾历史碑刻群、科普广场、古生物群等,充分体现出泥河湾文化的多样性和连续性。项目完成后,阳原县将积极争取泥河湾国家...
4月5日至7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童明康考察了江苏无锡的鸿山和阖闾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及江南水乡古镇惠山和荡口。 童明康现场听取了两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汇报后,充分肯定了其保护和管理所取得的成就。他强调,考古是一切文物工作的基础。考古工作要配合国家文物局的中心工作。大遗址保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应该坚持规划先行原则,应该重视研究工作,应该让公众看得懂。大遗址价值的展示与阐释要在对考...
2016年4月4日,湖北武汉,在建的盘龙城考古遗址公园。作为我国重点遗址保护项目之一,武汉市投资29亿元于2013年9月3日动工建设以盘龙城遗址保护为核心的考古公园。 2016年4月4日,湖北武汉,在建的盘龙城考古遗址公园。作为我国重点遗址保护项目之一,武汉市投资29亿元于2013年9月3日动工建设以盘龙城遗址保护为核心的考古公园。2012年9月至12月,为配合盘龙城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武汉市...
作为安徽省仅有的两个国家级大遗址公园之一 ,凤阳县明中都皇故城考古遗址公园近日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两三年内初步建成,公园建成后将充分展示明朝古都的盛况和悠久的凤阳历史文明。 明中都皇故城坐落于凤阳县西北部淮河南岸,是明太祖朱元璋时悉心营建的,其古城墙雄伟壮观,在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明中都皇故城遗址被正式列...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他指出:“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文物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保护文物就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评价一个制度、一种力量是进步还是反动,重要的一点是看它对待历史、文化的态度。要...
文物项目是文物工作服务经济发展、服务民生的重要抓手,也是发挥文物作用的重要体现。2月25日下午,安徽省文物项目工作会议召开,省文化厅厅长袁华和省文物局局长何长风分别讲话。 “十二五”期间,我省文物项目工作取得可喜成绩,文物项目数量和经费呈现大幅度增长态势。据统计,我省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项目达到470个,比“十一五”增长近5倍。一些重大项目落户我省,国家文物保护样板工程全国3个,我省占有2个...
记者25日从江西全省文化工作会议上获悉,江西将保护利用好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目标做好保护规划,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建设。 当天,江西省文化厅厅长池红在会上表示,2015年,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为全国考古界的新亮点。该墓出土各类文物两万多件,被国家文物局及专家评价为:文物保存最完好、墓园及主墓内结构最完整、墓园区及城池区布局最清晰、出土文物品类数量最丰富,具备申...
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工作方针,科左中旗加强对哈民遗址的保护,规划和建设集遗址保护、文物展示、考古体验、文化旅游、生态保护“五位一体”的哈民史前考古遗址公园。 今年,该旗将实施哈民遗址游客中心、研究管理中心、史前情景再现园、哈民艾勒嘎查民俗村及大通道至遗址区18公里二级旅游公路等建设工程,完成博物馆、展示馆内部装饰、布展工作,8月对外开放。哈民遗址总面积17万平方米,2...
记者从25日开幕的江西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获悉,江西省省长鹿心社在当日上午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今年还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着力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打造成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景区。 海昏侯国遗址位于南昌市新建区。自2011年起,考古人员在此进行了调查勘探和考古发掘,发现了以汉代海昏侯国都紫金城、西汉海昏侯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