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7月7日以来,由于延安连续强降雨,目前延安新闻纪念馆、清凉山上的新华社和解放日报等新闻机构旧址和名人故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坡和渗水。 昨日,记者看到,延安新闻纪念馆已经出现严重渗水。展馆二层保留的延安时期新闻机构石窟旧址也遭到渗漏雨水浸湿,数十个塑料桶摆在地面上接水。 在延安新闻纪念馆上面的清凉山上,部分故居也已关闭。记者看到,清凉山上的新华社编辑部和解放日报等新闻机构旧址和名人故居房屋旁和屋...
5月17日至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河南调研期间,专门考察了河南省革命文物保护工作。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等陪同调研。 在参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林州红旗渠引水干渠及纪念馆时,刘云山认真了解当年工程建设情况,仔细察看历史照片和实物,赞叹红旗渠是人间奇迹。他说,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十分珍贵,要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邓拓保护、收藏、研究文物的嗜好,源于环境和家庭的熏陶。福州有“东南邹鲁之乡”之美誉,文化积淀深厚。闽县竹屿乡是著名的教育之乡,邓氏家族出了许多教育家。南宋时,村中建有东野竹林书院,大学者朱熹曾在这里讲学。邓拓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邓燮香,支持儿女读书上进。邓父邓鸥予(邓仪中)是清朝最后一科(1903年)举人,曾任广西知县,后不满官场险恶,辞职弃官从教,在福州女子师范学校教国文...
2010年省政府公布安岳县委省级革命老区,为推动老区文物保护工作,开发红色旅游,打响革命老区品牌,4月26日下午,安岳县政协召开第八次常委会议,专题协商全县革命文物保护工作。县政府副县长黄德毅同志通报了县革命文物保护情况,主要从所做的工作及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等三个方面通报了我县革命文物保护工作。县政协主席付明伟同志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县政府近年来对全县革命文物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近日,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在信阳市调研期间,专程到革命老区新县考察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河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刘春良一同调研。卢展工书记考察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许世友将军故居纪念馆,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等文物博物馆单位,详细察看了革命旧址保护维修、开放利用、陈列展览等情况,听取了有关方面的汇报,对新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卢展工强调,...
10月15日,在甘南州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州教育局、玛曲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甘南州博物馆举办的以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的革命文物进校园巡回展在玛曲县藏族中学开展,展出了部分馆藏革命文物实物和25块图文并茂的馆藏革命文物展板,2600多名师生观看了展览。巡展活动中,甘南州博物馆的专家还为师生作了《长征的教育意义》的专题讲座,受到师生欢迎。(甘南州博物馆 马忠明)
近日,松阳县史志办在对现有的党史资料进行全面清查登记时,从一盒未登记的收集资料中,发现一本于1940年印刷的红色革命文物。 这本无意间找出的泛黄的小册子,一眼看去只有普通书本的三分之一大,体积实在太小,当初搜集到史志办时并没有被立即发现。 松阳县史志办综合科科长 王香花:这5盒没有目录的,我就拿出来看一下,原来是2006年搜集上来的档案。我看看这有一本小小的东西,翻出来看一下,表面上是《基础知...
《中国妇女》创刊号 家住江岸区警苑小区的彭伟先生,喜爱收藏革命文物,其中1939年在延安创刊、仅出22期20册(因其中有两期合刊)的《中国妇女》,他不仅收藏到了创刊号、停刊号,还收藏到了其中的19册,其收藏填补了国家图书馆的收藏空白。彭先生近日将抗战革命珍宝的图片晒在汉网上,以供大家分享。 填补收藏空白? 带着“其收藏填补国家图书馆收藏空白”的好奇,记者昨天在警苑小区...
12月2日下午,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一行来到浏阳,对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和胡耀邦故居进行了调研。单霁翔在对我市的革命文物保护工作给予肯定的同时,要求浏阳把其做成学习典范,并当场确定将明年的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座谈会定在浏阳召开。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内,前殿、文昌阁等建筑物古色古香,当年起义部队写下的革命标语也保存完好。自建馆以来,纪念馆接待社会各界观众400...
本报讯 (记者 钟钢)日前,民革四川省委提交的《加强对辛亥革命前辈故居和纪念场馆保护的建议》受到重视,四川省文化厅予以肯定回复,表示将加大对辛亥革命文物保护的投入。 爆发于1911年的四川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导火线。辛亥革命时期,四川不仅发生了保路运动、荣县起义、大汉四川军政府的建立等历史事件,还涌现了吴玉章、王天杰、龙鸣剑、熊克武、但懋辛等革命先驱和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民革四川省委调研辛亥...
今日下午,“希望之路、共和之光”辛亥革命文物展将在四川博物院开展,500余件从保路运动前夕直至辛亥革命后的文物和珍贵照片将免费展出,其中数十件文物为首次亮相。 记者从四川博物院了解到,本次展出的文物中包括多件国家一级文物。其中有保路运动的重要成员之一、同盟会会员龙鸣剑1908年从日本东京回国组织反清武装起义时的护照(上图),以及四川保路同志会成立时出版的宣传刊物《四川保路...
孙中山故居馆藏辛亥革命文物展即日起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举行。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从1万余件藏品中梳理出的240余件珍贵文物,其中六成展品为首次公开亮相。这批罕见的辛亥文物中,包括军刀和暗器、为募集革命经费所发行的“中华民国金币券”等。展览按照“见证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时期的武器”、“辛亥革命时期的徽章”...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孙中山在哪里?昨日上午,美国华人收藏协会秘书长、旅美作家招思虹女士向黄埔区捐赠了一批与孙中山和辛亥革命有关的历史文物和文献。 捐赠仪式上,招思虹女士向黄埔区博物馆等单位捐赠了百年前美国《丹佛日报》报道辛亥革命爆发的报纸复印件、1942年美国发行纪念中国抗日战争五周年的邮票、18位北伐将领身着戎装的照片、总理遗嘱信笺等各种珍贵的资料图片,以及一批发黄的《广东乡土历史教科书...
一百年前,革命的滚滚浪潮冲击着古老的中华大地,历经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的浪翻波连,终于汇成了辛亥风云,中国从一个专制帝国快步迈入共和体制。在武汉、广州、成都、上海……众多的场域、建筑、文物见证了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 这些历经百年沧桑的辛亥文物和遗迹如今安在?它们在中国新一轮的现代化建设中保存状况如何?为此,记者对一些知名的辛亥遗迹进行了...
武汉市文化局副局长朱进2日在该市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宣传会议上表示,自去年面向全球征集辛亥革命文物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征集文物数量超过700件,资料照片近1200张,已达到布展预定目标。朱进介绍,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该市新建了一座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的辛亥革命博物馆,届时将举办《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