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1年5月9日下午,陕西省副省长景俊海在省政府副秘书长姚超英、省文物局局长赵荣等的陪同下冒雨莅临汉阳陵博物馆,就汉阳陵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展示利用、基础设施综合整治及配套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等问题进行调研。 作为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贯彻中央和省上文化惠民政策,充分体现陕西省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新探索,经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批准,汉阳陵博物馆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进行的帝陵东...
经陕西省政府批准,在陕西省文物局的领导下,陕西汉阳陵文物特展“微笑彩俑——汉景帝的地下王国” 大型展览4月28日在常州博物馆隆重开展。此次展览由陕西汉阳陵博物馆与江苏常州博物馆联合举办,参览的85件(组)文物出土于汉景帝阳陵陵园,较全面的展现了西汉时期帝王陵园的埋葬和陪葬情况,反映了文景时期社会的生活状况。 这次专题展览是汉阳陵博物馆自主联系在国内首次举办的,不仅将西汉文化展示给了常州民众,而且...
2011年4月19日上午,汉阳陵帝陵东阙门遗址考古发掘座谈会暨启动仪式在汉阳陵博物馆隆重举行,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副局长刘云辉,国家文物局考古与保护司考古处副处长张磊,以及省文物局文物处和博物馆处、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秦始皇陵博物院、乾陵博物馆、西安曲江大明宫遗址文物局、陕西省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设计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等单...
3月12日是我国第33个植树节。为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使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汉阳陵博物馆积极开展“植下春天的承诺,留住身边的和谐” 的植树节主题活动,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爱绿护绿,争做绿色使者。 参加此次活动的有中国农业银行咸阳分行、陕西汽车网等团队及少许家庭团队。上午8时30分左右,参加活动的团队迎着春风,踏着芬芳,来到了汉阳陵博物馆参加植树活动。团队中有些女性朋友平时连铁锹都...
3月6日上午9点,加拿大“探索中国教育之旅代表团”一行25人来汉阳陵博物馆参观学习,体验模拟考古。此次活动是加拿大蒙特利尔当地最大的中文报纸《七天》报社联合中国侨联、陕西侨联共同组织的教育活动。代表团由蒙特利尔男校和女校的15名学生、3名家长、2名校长、2名老师、1名《七天》报社领队、1名报社的记者组成。李岗副馆长接待,陈列部主任李库、白冬梅、陈波陪同参观。 代表团先后参观了考古陈列馆、地下博物...
12月3日上午,陕西省汉阳陵博物馆召开《汉阳陵与汉文化研究》发刊座谈会,省文物局副巡视员吴晓丛、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黄留珠、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贾二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心主任王建新、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秘书长徐卫民、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焦南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田静、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王小蒙、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裴建平、陕西省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主任徐进、省文物局办公室副调研...
“汉阳陵这次被选为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从感情层面上来讲,那种喜悦心情与任何人都有所不同,内心的这种幸福感更是不可言喻”。11月30日,陕西省汉阳陵博物馆馆长晏新志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汉阳陵地跨今咸阳市渭城区、泾阳县和高陵县三县区,西端与汉高祖长陵接壤,东端的阳陵邑靠近“泾渭交汇处”,是我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前不久,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陕西汉阳陵博...
近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专家在对汉阳陵陪葬坑出土的部分动物骨骼标本研究中,发现了文蛤、扁玉螺、珠带拟蟹守螺和白带笋螺等海洋动物骨骼,专家分析认为,2000多年前生活在西北内陆汉朝的皇帝在都城长安(今西安)不仅能享受到丝绸之路带来的西方之利,还可以品尝到来自东方海洋的螺、蛤等海鲜。 知名动物考古学家、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胡松梅说,这些海相的贝和螺均为经济软体动物,尤其是文蛤的肉非常鲜美,享...
汉阳陵博物馆 新华网西安10月19日电 记者18日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通过初审、现场考察评分和专家会议评议,最终依据专家投票结果,国家文物局近日批准占地面积2890多亩的汉阳陵博物馆入选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裸体陶俑出土代表西汉最高陪葬级别 汉阳陵是开创中国历史上两千多年前“文景之治”盛世的皇帝之一汉景帝刘彻的陵园,地跨今陕西省的咸阳市渭城区、泾阳县和高陵县三县区,...
帝陵远景 汉阳陵是西汉第四位皇帝景帝刘启及其皇后合葬陵园,位于渭河北岸的二级台原地上,南距西安约20公里、西距咸阳约30公里。阳陵陵园地跨今咸阳市渭城区、泾阳县和高陵县三县区,西端与汉高祖长陵接壤,东端的阳陵邑靠近“泾渭交汇处”。汉阳陵自公元前153年开始营建,至公元前126年王皇后入葬阳陵,前后营建时间长达二十八年。虽经两千余年来的兵灾战乱的损毁和雨雪风霜的侵蚀,但布局...
为进一步促进考古遗址的保护、展示与利用,有效发挥文化遗产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汉阳陵博物馆积极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通过初审、现场考察评分和专家会议评议,依据专家投票结果,国家文物局2010年10月9日批准汉阳陵等12个项目为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考古遗址公园是国际上通用并已日趋成熟的考古遗址保护和利用模式,它一方面通过多种展示手段的综合运用,将遗址以更加通俗易懂的形式介绍给普通参观者...
10月8日上午,陕西省汉阳陵博物馆召开“十一黄金周”工作总结会,就国庆节前后该馆在环境卫生、安全检查、游客服务、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以及旅游收入等方面的成绩与不足,进行了客观认真的总结,并对下一阶段的几项重点工作提出了安排和要求。会议由晏新志馆长主持,全体馆领导及中层干部参加。会前,馆领导班子首先召开了一次碰头会,就节日值班期间的情况作了通报,分析了原因。 在全体中层干部会上...
汉阳陵博物馆为文物穿上了高科技“防护衣”。9月26日,“汉阳陵文物保护环境监测系统项目评审会”在西安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通过该系统的实施,能快捷、准确地了解文物遗址区域环境状况,为今后更好地提高对文物保存环境的控制水平提供科学的依据。据介绍,文物保护环境跟踪监测系统采用无线传感网络技术,能够对监测区域的大气温度、相对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紫外线辐射...
26日,汉阳陵博物馆“文物保护环境监测系统”项目验收专家评审会在西安召开。专家们一致认为,汉阳陵博物馆的环境监测系统能够对遗址及陈列文物的保护提供有力的技术性支撑。这种监测系统在国内大遗址保护中大规模使用尚属首次。据悉,自然蜕变是文物实体遭受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损坏与文物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开展预防性保护研究,监测、控制文物及遗址的保护环境,控制或减缓文物及遗址因自...
9月1日上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专家考评组专家安家瑶、吕舟、杭侃、王毅一行4人在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张文、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周魁英、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赵强的陪同下,对汉阳陵博物馆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进行实地勘察考评。专家考评组实地勘察了汉阳陵地下遗址博物馆、安防监控系统、南阙门遗址保护展示厅、宗庙遗址、考古陈列馆,并对汉阳陵新近完成的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系统进行了勘查。 考评会上,晏新志馆长代表汉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