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继考古人员近日在沈家山建筑工地发现西汉夫妇合葬墓后,昨天他们对前天下午因突然下雨而暂时未清理的古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清墓时,发现这也是一座西汉时期墓葬,并清理出了一套陶灶等,初步推断是平民墓。据悉,这也是此次沈家山古墓葬发掘首次出土陶灶。 西汉墓出土袖珍陶灶 在该墓坑东北角,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套比较小的陶灶。它和农家使用的灶台比较像,长约30厘米,两端宽度不一,分别为11厘米、14厘米。经清理,...
杨燕华 摄 昌平果农郎文清在给果园整地的时候把动静给整大了,因为他一锄头下去“惊醒”了地下一座沉睡近千年的辽代古墓。据文物工作者考证,这是半个世纪以来京北地区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古墓,所出土的29件契丹文物中,有不少是北京地区首次发现。 ◆千年古墓重见天日 3月8日上午,昌平城南街道邓庄村果农郎文清在给果园整地的时候,突然一锄头下去刨了个空,眼前出现一个锅盖大小的窟窿...
陶祖 “握”剑武士 在宿迁市宿豫区侍岭镇尖墩汉代古墓群,13日下午,一种陶器制作的男性生殖器(陶祖)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在古墓下面的更早的文化层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 在考古现场,记者看到,“石刀”通体黝黑,并不大,刀刃只有5厘米长,4厘米宽,整个刀身也就9厘米左右,下面是刀刃,上面正好够一只手拿着。虽然是石头,但记者...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积极开展地下文物抢救性发掘,取得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在八王寺地区基建考古工作项目中,抢救发掘辽、明、清各时代墓葬400多座,出土了陶灯、陶三足尊等各类文物千余件。 在五爱市场客运枢纽基建项目中,抢救发掘汉代墓葬36座。去年,沈阳市考古研究所在一处基建项目抢救性发掘中,又发现了清初沈阳城的德胜门瓮城遗址,对研究清盛京城市规划历史意义重大。
罕见陶器。(记者崔健摄) 出土的两件唐代瓷器。(记者崔健摄) 恒隆广场考古发掘工作已历时一个多月,众多文物的出土让不少济南市民对这片老城区充满了好奇与想象。今天,记者再次在市考古研究所得到消息,又有3件陶瓷器出土,其中有一件造型非常奇特,具体为何种器物暂时还无法确定。 市考古所考古人员王兴华介绍,这3件陶瓷器都是昨天出土的,其中的一件瓷碗和一件瓷罐在考古工地最南端的一口唐代水井遗址中出...
记者今天从西安文物部门获悉,考古工作者近日在西安市南郊的一处工地发现了元代墓葬,共计出土文物五十二件套。其中一件由大马、轮盘、车棚、车板和车轴组装而成的陶马车,堪称美轮美奂。 据了解,这件陶车马工艺精湛,轮盘直径约十五厘米,非常厚实,车轮外环部分为圆弧形,似给车轮上安了车胎;拉车的马高约十八厘米,神态安详,马鬃清晰可辨,马鞍两端各预留了一个小口,恰好可以用来固定拉车的车板。马车车板长约四十厘米,...
遗址中红土为上世纪七十年代村民修建砖瓦窑的地方 商周时期重要的遗址,3000多年前“巴渝文化交流中心”,竟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被用作砖瓦窑烧掉!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在合川涪江边上发现了一处商周时期遗址,可惜大部分遭到毁灭性破坏。 出土了上万件陶器碎片 河嘴屋基土遗址在合川区铜溪镇弯桥村,涪江右岸的台地上。 近日,市考古所在那里进行勘察和发掘,发现了一处商周时期遗址,出土了...
位于通辽市扎鲁特旗鲁北镇东南约40公里处的南宝力皋吐墓地晚于著名的红山文化,而与小河沿文化时代相当,其不仅是迄今为止东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地理位置最独特、文化因素最复杂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墓地,而且具有十分鲜明的自身特点,有着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专家称它的发现与发掘“在东北地区史前原始文化的构建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承启意义”。 出土陶器成为解密之匙,一种具有独特...
文物工作者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万水泉镇抢救性挖掘了一座东汉时期的家族葬墓,出土陶器、铜镜和铜钱等32件文物。 据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副处长苗润华介绍,近日,万水泉镇一建筑工地在挖地基时发现一座古墓葬。经文物工作者现场勘察和清理发现,该墓葬是一座东汉时期的家族墓葬,共有6个墓室,残存有6座墓棺,墓葬中室放着随葬品。但该墓葬早期被盗挖过,墓内金、银、铜器等文物已被盗走,墓葬内的陶器仍处于原始摆放状态...
保靖文物局工作人员正在2号墓发掘 2号墓出土的西汉青铜剑 2号墓发掘出的西汉陶鼎 1号墓出土的西汉玉环 近日,笔者从保靖县文物管理局了解到,该县清水坪镇成功发掘西汉古墓。 该墓位于清水坪镇魏家寨村王土田,四座墓同用一个长大38米、宽17米的封土堆,属典型的汉代“家族并穴合葬墓”,是该县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封土堆墓葬,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魏家寨古城遗...
“从出土的绳纹、方格纹黑陶片和罐、盆等物品,可以更加确认此处就是龙山文化遗址。我们还要在这里继续发掘,寻找先商文化、月石文化、夏文化的遗迹、遗物。”昨日下午,在民权县双塔乡牛牧岗村北500米处,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博士研究生刘余力指着10多个正在挖掘的探方(如图)向记者介绍。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于10月15日开始对牛牧岗新石器龙山早期文化遗址进行全...
“这个铁釜与一般铁釜不一样,里面还装有一层与之形状相同的陶胆,很少见,这见证了秦汉时期四川成都冶炼技术已经十分精湛,铁制品已广泛运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对研究秦汉时期铁器的发展和四川人民的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昨(25)日,在大邑县晋原镇红光小区统建房的施工现场,该县文管所工作人员刘洪彬指着新出土的陶胆铁釜介绍。 40多处古墓从春秋到宋明都有 铁釜出土地位于大...
昨天,西湖镇蚕桑砖瓦厂的西汉木椁墓考古发掘又有新发现,考古人员从外藏椁出土了一批陶冥币和破损陶器。据不完全统计,持续多天的考古工作已经出土各类文物共43件,其中以陶器和漆器为主。考古专家称,从出土的大量陶冥币来看,该墓主人应该是家境已经破落的士大夫。 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考古人员还在进行外藏椁的清理和深入挖掘工作。截至下午6时,外藏椁已经挖至1.7米的深度,考古人员称下面还有一层隔板,隔板下面的...
和睦——泥烙壶。江山清湖镇和睦村,古代至现代以制泥烙壶、瓦片闻名于闽、浙、赣三省。我们近日对和睦村进行文化遗产调查,发现和睦文化古迹丰富,是个以土陶窑为主的古窑村落。该村现保存着清——现在的土窑40座,兴盛时期达100余座,还保持着原始的制瓷工艺流程。如此密集的馒头状土窑和尚未失传的工艺流程,在全国少见。整个村落以家庭作坊式为主,每家每户都曾建窑烧制,以制陶为业,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保持着原始的...
近日,合肥市文物管理处对2006年桃花店古墓群彭岗墓区发掘的共600余件陶器进行了修复。 此次陶器碎片较多、器型较大,拼对及补缺时均有一定难度。经过近一个月的集中修复,已成功修复陶器600余件。这批古陶器包括罐、壶、瓿、灶、钫、井、炉等器形。此次大规模的修复工作为此次墓区汉墓的断代及合肥两汉时期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提供了丰厚的资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