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资料图:2008年10月20日,《南海惊梦——“南海一号”》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临时展厅正式展出。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次展览是自“南海一号”出水后第一次大规模展示出水文物。展览展出的200多件展品均是遴选出的精品,大多是瓷器,也有小部分的金、银器和铜钱。 中新社发 引炜 摄 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第二次室内试发掘,自3月26日正式启动后,目前进展顺利。 记者6日从“南海一号”所在地广东海上丝绸...
前为被盗的“宾度罗跋罗堕尊者”石像,后为村民请人重新雕刻像被盗7年后,漳州市区官园习益祖宫的“宾度罗跋罗堕尊者”石像,昨日终于回家,被安放在原先的位置,准备择日开光。这尊石像被盗后,最后被一位台湾藏家收购,去年又被他寄售在漳州天福园古董市场,前不久恰好被官园庙宇管委会主任杨以能发现。经过多次协商,台湾藏家同意归还石像。石像重310公斤如何被盗走成谜杨...
资料图:2008年10月20日,《南海惊梦——“南海一号”》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临时展厅正式展出。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次展览是自“南海一号”出水后第一次大规模展示出水文物。展览展出的200多件展品均是遴选出的精品,大多是瓷器,也有小部分的金、银器和铜钱。 中新社发 引炜 摄 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第二次室内试发掘,自3月26日正式启动后,目前进展顺利。 记者6日从“南海一号”所在地广东海上...
宋代的服装,其服色、服式多承袭唐代,只是与传统的溶合做得更好、更自然,给人的感觉是恢复中国的风格。 宋代士人服饰,以襕衫为尚,形制为白色细布,下有一横襕,腰缀襞积。另有紫衫、凉帽衫等。紫衫本为军校服饰,因穿着比较简便,成为士大夫的常用服装,以后成为文武官员的便服。凉衫,形制如紫衫,亦称白衫,先是官庶便服,后来成了丧服。帽服,帽以乌纱,衫以皂罗,为士大夫交际常服。士人服装除圆领之外,大多为大袖交领...
宋代皇后礼服——戴龙凤珠翠冠、穿礼服的皇后。 这种服饰是宋代皇后最贵重的服饰,平时很少穿着,只在受皇帝册封或祭祀典礼时服用。其制为深清色、五彩翟纹。领、袖、裾都红色云龙纹样的镶缘。穿着这种服装,必须戴凤冠,内穿青纱中单,腰饰深青蔽膝。另挂白玉双佩及玉绶环等饰物,下穿青袜青舄。
宋代妇女服饰比较复杂。这也是从古至今服装发展的共性。当时许多服饰别出心裁,花样百出,呈现百家争鸣的盛况,后来政府不得不下令规定:妇女的服色都服从丈夫的服色,平常人家的妇女不准穿绫缣织的五色花衣。但当时人也没怎么遵守这个规定,时装兴盛的风气有增无减。当时还有偏好“奇服异装”到了采用外国服式的,后来皇帝诏令凡有穿契丹族衣服的人,都定为杀头之罪,可是当时时装的盛况空前。 ...
戴软脚幞头、穿圆领袍衫的文吏(赵佶《听琴图》局部) 宋代男子一般的服饰主要有:衣、裳、袍、衫、襦袄、裥衫、直掇、道衣(袍)、鹤氅、背子、貉袖、蓑衣、腹围等。 宋代除了官服中的冕服和朝服用上衣下裳外,一般很少穿用。 扎巾、穿袍衫的士人 宋代的袍长到脚,有单和夹,本来有棉絮的称袍,又叫长襦,后有钱人用锦做袍,叫锦袍了一般人穿白袍或粗布袍,衲袍就是一种材料粗且较短的袍子,唐有缺胯袍、缺胯衫...
新华网合肥3月31日专电(记者 詹婷婷)记者从安徽省滁州市文管所获悉,安徽滁州日前发现两座古墓,截止到30日,已完成清理发掘。经当地文物专家初步分析,该墓葬建造于宋代,距今已超过1000年。 3月27日,滁州市重点建设工程局西涧路项目工地一挖掘机在平整路基时,挖出大量古代墙砖,立即上报当地政府和文管单位。滁州市文管所工作人员赶到现场,从墓砖形制上初步判断为宋代墓葬,随后立即上报安徽省文物局。 ...
3月15日,本网就济南宋代柱础因工程施工而被毁的事件进行了报道,当时的情况是济南考古研究所已经下达了停工通知,并经过多方的联系沟通工作,施工方已经停工,并给予工地现场进行了保护,但考古队还没有进入工地进行考古发掘,而且被挖出的文物本身已经被毁,无法复原。 一周之后,中国文物网记者再次连线济南考古所,济南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接受了采访。从李所长口中得知目前考古队依然没有进入工地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对此...
1981年9月,故宫博物院和广西博物馆专家在藤县中和窑址采集陶瓷标本。藤县博物馆提供中和村农民建房时用陶瓷匣钵做墙基。周雄/摄2009年11月27日,南京师范大学张顺忍教授在中和窑址的广西重点文物保护标志牌前留影。周雄/摄中和窑莲池鹭鸶纹印花模(左)和珍珠印花模。中国人早在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部分。随着南海一号沉船的考古挖掘,一股古陶瓷热又...
陕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出土文物众多。2008年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配合韩城矿务局沉陷区工程建设进行考古钻探时,共发现从汉代延续至清代的古墓葬47座。虽然大部分墓葬严重被盗,但2009年2月,以孙秉君队长为首的考古院组队对古墓葬进行清理时,却有一重大发现,在盘乐村东300米处发现一座宋代壁画墓,这不仅为国内宋代考古的重大发现,同时其中保存的宋代医药学相关内容,在中医发展史上属首次,具有重...
本期鉴宝人: 四川古玩收藏家赵德均(业界有“赵青花”的美誉) 近年来,青白瓷的价格水涨船高。青白瓷是宋元时期景德镇及受其影响的窑场烧成的,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鲜明时代特征。青白瓷又叫“影青”、“隐青”、“映青”,指的是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泛白、白中透青的一种瓷器。 青白瓷系窑场多分布在南方几省,...
3月1日,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接到群众举报,舜井街工地发现了一个类似地下建筑的文物。经考古人员探查初步确定为一个宋代柱础和一大型建筑的基址。3月4日,济南市文物局向该工地发出了停工函,要求先进行考古发掘,然而工地并未停工,而且原来发现的建筑基址也已被破坏。 为此,中国文物网记者连线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房振老师,据房振透露,现在济南市考古所虽已经下达停工通知,但具体的协议还没有敲定,正在进一步的协商中。 ...
记者10日从四川省眉山市第三次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经过5天的勘探试掘,三苏祠旁的宋代遗址已出土文物上千件,其中不乏邛窑省油灯等精品。 记者从勘探现场了解到,该处宋代遗址紧挨三苏祠,已被当地文物部门关注超过5年。眉山市第三次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志刚告诉记者,古时三苏祠历来是繁华之地,文物遗址很有“大隐隐于市”的可能。这一带准备进行城市改造后,文管所于3月5日正式启动考古勘探试掘。...
记者10日从四川省眉山市第三次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经过5天的勘探试掘,三苏祠旁的宋代遗址已出土文物上千件,其中不乏邛窑省油灯等精品。 记者从勘探现场了解到,该处宋代遗址紧挨三苏祠,已被当地文物部门关注超过5年。眉山市第三次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志刚告诉记者,古时三苏祠历来是繁华之地,文物遗址很有“大隐隐于市”的可能。这一带准备进行城市改造后,文管所于3月5日正式启动考古勘探试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