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去年底,陕西富平县文庙博物馆在后院施工中,出土了明代的《重浚文昌渠碑》。连体圆首,上刻祥云纹,间左右两只展翅凤鸟,拱卫着竖写楷书“重浚文昌渠记”六个大字,下饰花卉图案。时光飞逝四百年,碑上纹饰精美,字迹隽秀。碑文所镌刻内容,治水条款,祥尽周到,通俗易懂,法则严密,惩治有力,令人信服,堪称我们富平可再现的第一部古代水利法规。 碑首体合高208厘米,宽79厘米,厚16.5厘米。竖刻碑文29行...
整理者按: 2017年5月13日-14日,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陈洪海教授在四川成都参加由发现中国李济考古学奖学金评审办公室主办、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承办的第六届李济奖学金颁奖仪式。5月14日上午,四川大学考古系学术社团明远考古文物社高妍、蔡慧娉、卢林明三位同学有幸于活动间隙,对陈洪海教授进行了访谈,采访者均为四川大学考古系本科三年级生。现将访谈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诸君。为方...
"金明池"是北宋时期的皇家园林,在中国园林史和文物史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金明池位于北宋东京外城西墙顺天门外路北,与路南的琼林苑相对,始凿于太平兴国元年(976年),目的是为了训练水军,后经北宋王朝的多次营建,池内各种设施逐渐完善,池的功能由训练水军慢慢为水上娱乐表演所取代,金明池随之成为一处规模巨大、布局完备、景色优美的皇家园林。 据宋人王应麟《玉海》卷一百四十七记载:"太平兴国...
开封是展现中国市井生活的一扇门,开启了中国商业时代的先河。一幅清明上河图,替我们联想出了宋代的街市繁华、市井众相。黄河之水曾多次使它成为地下之城,致使我们无缘目睹东京汴梁的盛世浮华。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开封自有一种尊严和高贵。但在我们看来,与其他古都相比,它没有西安的大气,比不上南京的灵秀,即便是与洛阳城相比,也少了些帝都的华贵。 对于这座城市最初的印象,缘于小时候听京剧里那句有名的唱词“包龙...
潞简王墓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北十三公里处的凤凰山脚下,它是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明代藩王陵墓。墓主潞简王朱翊镠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明穆宗朱载第四子明神宗朱翊钧(万历皇帝)唯一同一母弟、其陵墓建成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并完全仿照万历皇帝在北京的定陵,被誉为“中原定陵”。整个潞简王墓由东墓区(潞王墓)、西墓区(次妃赵氏墓)和神道三大部分组成,共占地四百余亩,其整体建筑用材除极少数砖木外,几乎全部采...
2017年7月22日上午十时,大暑正日,骄阳如火,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地区的108位当代书法精英,汇集在上海市崇明区前卫村“海上花岛”生态旅游度假村广场,拉开当代百名书法名家书《金刚经》百米长卷的创作帷幕。一个小时后,5180字的《金刚经》全文长卷功德圆满,展示在众人面前,正草隶篆,精彩纷呈,这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与佛教经典《金刚经》的一次盛会,这对于打造时代经典,构筑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复...
西洋楼,圆明园的一角,虽然面积只占全园总面积的1.5%,但其残破的西洋风格遗址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圆明园标志,每一张圆明园明信片几乎都取景自西洋楼。到访西洋楼的游客,似乎都习惯了这里每一处石构件的摆放,似乎没有游客会去深究——“这些散落的石块原来应该在哪儿?” 但有一群人,正在利用3D激光扫描技术,帮散落的石构件找到“归宿”。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与城市遗产研究所(以下简称“清华...
1996年至今,圆明园遗址公园开展3次大规模考古。园区100多处景点、240多万平方米陆地面积,目前只发掘完成5万平方米。但即便如此,也已发掘出5万多件(片)文物。乾隆年间的铜鎏金象首、嘉庆御笔石刻、圆明园所留唯一一尊“地天母”铜像……每件都无比珍贵。 铜鎏金象首 笔者7月14日上午来到圆明园考古挖掘现场,一睹为快。 葫芦范残片和雕刻工艺 “...
观丰榭遗址 2016年10月至今,为配合圆明园如园遗址保护、利用与展示工作,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圆明园如园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如园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完整的园林布局、路网系统、御笔石刻惊艳亮相。 如园位于长春园宫门区东侧,东、南均倚长春园外大墙。如园景区内除点景假山外,西侧、西北侧、东侧均有山围合。除西侧宫门外,在东北部...
不知是仗着有五千年文化遗存撑腰,还是就没把“破砖烂瓦”当回事儿,这片土地上,隔三岔五总会传来文物被毁的新闻。 上个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在建设中被曝江苏省常州市江南园林有限公司“野蛮施工”,文物主管部门认定,“施工中使用电钻剔除残砖的做法,确属不当”,工程被叫停。眼下又有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原朝鲜银行青岛支行旧址主入口的立柱遭工商银行青岛市北第二支行破坏性拆除,据称...
7月11日,圆明园遗址公园如园考古现场发掘的嘉庆皇帝御笔石刻。樊甲山 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昨天,圆明园公布如园遗址考古重大发现。经过两次考古发掘,已摸清如园遗址在嘉庆时期的布局和形制,并出土嘉庆御笔石刻、粉彩地砖等文物。据介绍,包括如园在内的5处遗址将完成考古发掘。 自1996年开始,圆明园先后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目前的发掘是从2013年开始,至2020年结束,为圆明园最大规模的一...
在日本,说起宜均陶可能会让不少人感觉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然而说起“葛明祥”却是耳熟能详,足见其有名的程度。葛明祥造的紫砂陶器(见图),紫砂壶可谓是在日本代表宜兴的名片了。 宜兴紫砂壶天下驰名,早已流传到日本,相应于日本的茶道具更是交相辉映,而宜兴的带釉陶器在日本也一样源远流长。宜均陶以紫砂为胎,釉面带有乳浊感,釉色以天青、天蓝、灰蓝、云豆色为主,间有月白葡萄紫等,先有欧子明创设欧窑,清代乾嘉...
7000年前的先民长啥样?在余姚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志愿者们找到了答案 志愿者参观余姚王阳明故居 志愿者参观余姚田螺山遗址现场馆 本周,“海丝·寻踪”之旅继续进行。来自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学生志愿者们,此次来到余姚,参观了河姆渡遗址,以及王阳明故居。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表明宁波先民们7000年前便依海而居,海洋文化的历史悠久。在王阳明故居,志愿者们更是了解到,古代从...
关注圆明园考古:如园考古发现嘉庆御笔题刻
紫黄家具和大漆家具同为明式家具的珍品 漆木家具的发展时间、风格流派、地域特色等,加上皇家、宗教、文人、工匠等多方加诸的人文影响,都使得漆木家具成为华夏家具之宗。大漆家具、紫黄家具均属漆木家具里的一个分支,且都是精良之作。 当前业界、收藏界乃至整个古典家具界,只要一提及明式家具,许多人只会想到“简约、空灵”,或者就锁定在了黄花梨家具制式上。这是对明式家具的误解。 笔者认为,当前古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