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23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陕西七处遗产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新闻发布会。陕西省文物局副巡视员周魁英介绍,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包括陕西省的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张骞墓等七处遗产点,标志着陕西省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取得了圆满成功。 丝绸之路申遗成功,...
6月30日,在宁夏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内,考古工作者正在进行发掘工作。当日,宁夏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第六次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此次考古发掘由中科院以及宁夏考古专家共同开展,并有国外考古专家参与。据了解,水洞沟遗址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自1923年首次发掘以来,已经历过5次正式发掘,出土了5万多件石器和300多件古动物化石。其中构成水洞沟文化基础的一些石制品、工具及石器制作修理技术,可以和欧洲...
作为丝绸之路鼎盛时期的代表,唐大明宫遗址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丝绸之路之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这不仅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就展现,也是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发出“中国声音”:即在面积几平方公里甚至数十平方公里的众多城市区域内大遗址保护的理念或模式得到国际文化遗产界的认可,从而为东方城市大遗址保护提供新梦想。 “地上一无所有、地下气象万千” 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以中国为首的东方文明史上以土...
中国史书卷帙浩繁,却没有告诉我们,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如何形成?留给我们无数猜想的商王朝的社会、经济、艺术达到如何的高度?绵延数千年的美玉在史前社会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盛世之下汉朝形成的都城礼制影响至今?考古为您寻找我们中国文化的基因,看她在三四千年前如何迸发、成长,并形成、影响了现代的中国。2014年6月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成果开发中心、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指导委员会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
6月29日,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一行到浏阳市调研传统村落保护及其他文物工作情况。副省长李友志,省政府副秘书长黄卫东,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长陈远平,省文物局副局长何强,长沙市副市长、浏阳市委书记曹立军等省市有关领导参与调研。 在中国传统村落浏阳市大围山镇楚东村,励小捷强调,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要坚持最少干预原则、遵循总书记提出的“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念。 励小捷一行...
法国商户与荣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梁东升商谈业务。 法国50家古董商入驻奥奈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园签约仪式26日在巴黎隆重举行,来自法国文化艺术界和旅游界的数十家企业代表出席。 奥奈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中法合办的第一家文化产业园,由中国的荣力集团和法国的国际商桥联手打造。产业园与法国营运古董古籍和当代艺术市场的若埃尔·加西亚公司、法国国家古董鉴定协会,以及全法华人旅游协会和法国华人旅行社...
在当今世界上,据不完备的统计,有2500多个大大小小的民族。在这样灿若群星的民族天宇里,首推中华民族创造了历史最为悠久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凝集着中华民族先人们的伟大创造,集中记录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历史命运、历史传承和历史追求。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文明,是全人类几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至今仍延续发展的辉煌的文化和文明。我曾经先后被大陆邀请,参加过两届于河...
由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鉴赏家洪殿旭编著的《红山文化玉器鉴赏》新书近日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正式向国内外发行。 已发掘的红山文化距今约6500-5000年,主要分布辽宁、内蒙古和河北部分地区。红山文化玉器器形主要有人物、动物、斜口筒形器、勾云形器、环、璧、玦等,从其制做工艺中反映出了红山人已经能运用纯熟的片切割、圆雕、钻孔、透雕等技法。红山玉器因其美观的造形和丰富的内涵而深受玉器收藏者推崇。《红山文化...
6月28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工作人员展示拍卖品瓷板画《南山印象》。 陶瓷文化艺术传承与创新是文化软实力的体现 2014年6月28日,中国陶瓷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高端论坛及陶瓷精品公益拍卖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陶瓷艺术工作者参加论坛。该活动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景德镇陶瓷学院联合主办,景德镇陶瓷学院北京校友会承办。新华社记者白雪骐摄 ...
传统舞蹈《段龙舞》,以陆家段龙传说为背景,表现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喜庆丰收的情感和生活。 6月28日晚,为纪念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十周年,一场以“传统音乐、传统舞蹈和传统体育类”为主题的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在当地公共文化中心广场举行,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看,一睹“非遗”魅力。
6月28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九寨沟县文化部门获悉,由四川省政府公布的第四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36项)和第一、二、三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共26项)名单中,九寨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涂墨节榜上有名,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涂墨节”,即每年正月十六至十七日,白马藏族男女老少将“锅烟墨”相互涂于对方脸上,以示来年得到神灵保佑的一种民间传统习俗,盛行于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
小学生们在汉阳陵参加模拟考古 记者 张宇明 摄 核心提示 丝绸之路申遗成功,西安5处申遗点成为热点。您要看到古都更多的文化遗产,就要进博物馆。在这里,你能清晰看到历史车轮前进的脚步。如今西安已经拥有100座博物馆,越来越丰富的活动、展示和互动,让家长和孩子每次博物馆之行都充满欢乐,在潜移默化中更加了解我们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回顾建设之路 西安成为博物馆之城 2009年初,西安市...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报道 中国土地文化博物馆日前在高密落成。博物馆的馆藏以历代土地契证为主,同时搜集展出了上千件历史资料图片、农耕文化实物、古钱币和测绘器具等,用珍贵历史资料和权威研究结果诠释了中国历史悠久的土地文化。
本月初,新三湖书院重建投用,进驻其中的岭南文化研究院,用西樵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文化旅游促进局局长梁惠顔的话说,这是“西樵山的第三代书院”。 翻阅历史,很容易发现西樵山的书院文化肇始于明代中期,并迅速发展成为名气直逼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鹿书院的后起之秀。至清代,以三湖书院为代表,由乡绅贤达创办的三大书院,带来樵山书院文化的第二波高峰。 伴随着时代车轮滚滚前行,书院已成为记忆的物事,虽趋于式微,但...
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党93周年之际,南京华东文化市场举办“红军文物展”。据收藏家乙万生先生介绍,这批红军时期用过的文物都有着近百年历史,十分珍贵。其中一条用粗白棉布红字写成的“当红军最光荣”的宣传横幅,这是老解放区江西兴国县苏维埃政权宣传队制作的标语。红军穿过的灰布军装、绣有红五星的军帽和两万五千里长征时红军战士戴的草帽、使用过的水壶、军号、马灯,包括和敌人作战用的长矛、长枪和大刀等。特别令人难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