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法国,常能看到一景:老师带着学生在卢浮宫“上课”。而如今,这道风景同样在上海博物馆出现了。记者近日在展厅里看到,黄浦区储能中学的老师带领着学生,在参观、学习,感受文化的魅力,领悟“美”与“和谐”。 本着“教育和欣赏”的宗旨,近年来上博专门设计了许多既有学术性、文化底蕴,又适合青少年的活动,让他们在接...
7月21日,来自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我爱我的祖国”赴革命老区大学生社会实践团的 10名志愿者,在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参观大战实物展览。进入暑期以来,该纪念馆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17所高校及 30多所中小学校的暑期社会实践团到此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怀化新闻网讯 7月20日湖南大学师生10人,在通道县文化局局长张建国的带领下,来到牙屯堡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锦工艺制作传承人粟田梅家中了解侗锦制作和考察侗锦文化。面对粟田梅的件件侗锦作品师生们惊叹不已,让他们真正领受到了侗族工艺的神奇。
随着外出打工的父母离开熟悉的家乡,民工子弟在陌生而新奇的城市,面临着生活贫困、城市边缘化等难题。为了关注民工子弟的健康成长问题,7月15日,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蒲公英暑期实践组带领30余名在杭务工人员子女参观运河博物馆,认知运河历史文化。 “每到假期,城里的孩子去青少年宫、游泳馆等场所丰富暑期生活,但民工子女因为经济问题常常在工地、河边打发时间。”杭州商学院蒲公英暑期实...
台湾逢甲大学历史与文物管理研究所的研究生们利用暑假,通过“移地教学”的方式,以“古文物专题研究”为课题,来浙江开展教学活动。7月6日、7日,研究所师生们一行14人来德清县博物馆进行了考察学习。 台湾研究生到德清学习的主要内容为德清原始瓷窑址、汉六朝“德清窑”窑址考古及土墩墓和越国大墓考古。学习期间,研究生们除在县博物馆听取浙...
7月7日,湟中县拦隆口镇一准大学生专程赶到西宁,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送来一个距今四五千年的陶罐,他这种保护文物的精神,受到文物专家的好评。 送文物的人叫张生魁,是湟中县端巴营村人,刚刚考上大学。7月6日17时许,他到村庄附近爬山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根腿骨,他好奇地刨开发现腿骨地方的沙土,看到一个完整的头骨和一个陶罐。他小心翼翼地拾起陶罐后,又在沙土里发现了一些珠状的东西。在此之前,张生魁就知道端巴营...
6月26日,华侨大学四端文物馆正式开馆。由华侨大学校董杜祖贻教授倡议设立并捐资百万港元和数百件文物而设立的该文物馆,设有中华文化部、华侨华人部、杜四端与福建商会特展部等3个展厅,通过中华古今文艺和华侨历史文物的展示,彰显中华文化,展现海外华侨华人的爱国爱乡情怀,为推进华侨华人与侨乡历史资料的系统收集搭建有效平台。
2009年7月1日下午,清华大学材料学与工程系大一学生一行8人来到陕西历史博物馆,与宣教部的同志们进行了友好座谈。 清华大学的同学们于6月27日至7月3日在西安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题为“古城保护与古城现代化”,和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同志们座谈是此次暑期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同学们对于古城西安厚重的历史积淀,尤其是对古物、遗迹的保护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之间的协调发展非常感兴趣。...
昨日,笔者从宁波诺丁汉大学了解到,中国国家博物馆有关工作人员前日专程到宁波,将该校去年首届本科生在毕业典礼上所穿学士服的收藏证书送达学校。据悉,这是去年举办的“中国对外开放30周年回顾展”中唯一被该馆永久收藏的宁波藏品。 国家博物馆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宁波诺丁汉大学作为我国第一所引进世界100强优质高教资源的中外合作大学,为中英两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作出了贡献,具有重大的意义...
记者近日从湖北大学获悉,该校图书馆古籍特藏库拥有古籍10000余种,被国务院批准、文化部授牌为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并受到湖北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表彰。 湖北大学图书馆馆长黄家发介绍,湖北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库拥有古籍10000余种、106000余册。其中,善本书310种、4143册,善本中明刻本55种,清刻本255种。收藏影印古籍10000余册,字画48件。其馆藏的《荆州万城堤志图说》是...
本报讯(记者韩俊杰 通讯员闵攀)动作娴熟的踩高跷、阵容庞大的背鮊会等众多民间绝活在高校校园里搭台表演,引来众多学子纷纷驻足。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艺演出近日走进河南师范大学,向大学生展示民间遗产的非凡魅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周现场,记者看到,腰鼓、太极拳、舞狮、中州大鼓、小宋佛高跷、小冀背鮊等来自河南民间的绝活依次登场,着实让这些大学生们过了把瘾。
有人围观有人淡然 继“鹿人”、“蛋头人”后,沪上公共场合又出现“雷人”场景。昨天下午,一名扮成“变形金刚”的男子出现在来福士广场,引起路人驻足围观。不少市民表示,对这种行为艺术已经见怪不怪了。 记者赶到现场看到,这名男子身穿银色和蓝色相间的巨大铠甲状服装,正在来福士广场底楼大厅行走,一些围观者拿...
6月16日,为充分发挥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和文化优势,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文化修养,陕西历史博物馆与西安外国语大学合作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挂牌仪式在该馆多功能报告厅举行,双方领导和西安外国语大学的100多名学生参加了仪式。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成建正代表该馆致辞,他对西安外国语大学志愿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陕西历史的特点和该馆文物的历史文化...
新华网天津6月13日电(记者 周润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中心13日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成立。该中心存录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田野普查中所获得的大量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介绍说,在数据中心,公众既可以欣赏展厅中的文字图片介绍及实物展示,也可以通过手触屏进行数据库检索,还可以在专题片放映中,全方位地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据了解,中国非物质文...
中华绝技,前景堪忧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赴宁波小分队采访耍牙绝技传人 近日,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赴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与宣传小分队经过长途跋涉,到达了宁波宁海平调(越)剧团,有幸采访到了全国折冠的宁海平调耍牙绝技的第六代传人薛巧萍老师。 宁海平调是浙江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明末清初,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剧中多为宁海本地语言,因此在江南范围内流传较广。在演技方面,宁海平调有一些绝招。如...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