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约翰•埃弗雷特•米莱斯,《春天》(苹果花),1859年。利物浦国家博物馆藏品。 中国文物网2月4日编译报道:利物浦国家博物馆的一批维多利亚时代艺术藏品在沃克艺术画廊展出。本次展览名为“维多利亚时代的瑰宝”,从2017年1月27日一直持续到5月7日,汇聚了来自利裴夫人画廊、苏德雷之屋和沃克艺术画廊自身艺术藏品的60多件著名油画和水彩画作品。 “维多利亚时代的瑰宝”探索了一些19世纪著名古...
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学家在著名的史前巨型聚落遗址——杨官寨遗址旁边,首次发现一处距今6000年的大型公共墓地,其埋葬2000余人的规模堪称史无前例。 杨官寨遗址位于陕西省高陵县姬家乡杨官寨村,面积80余万平方米,属关中地区仰韶时代中晚期超大型聚落,其环壕围筑的聚落状态颇有“以沟围城”的感觉,可与西安半坡遗址的聚落建筑相媲美。 主持考古发掘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王炜林...
1月23日,成岳冲副省长来到新远国际影城、省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浙江美术馆、中国丝绸博物馆,对省级大型文化场所安全工作进行了检查指导。省政府副秘书长李云林、省文化厅领导金兴盛、陈瑶、柳河等陪同。 成岳冲副省长详细了解了各场馆日常运营、观众接待、安全设施配备使用、应急预案制定落实、春节期间值班安排等情况。他指出,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既要提高安全保卫人员、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更要...
历经近六个月的考古勘探和发掘,陕西考古人员日前在陕西榆林横山区贾大峁村发现了一处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的新石器仰韶时期龙山文化遗址。 这处名为贾大峁的仰韶文化遗址最早发现于20世纪六十年代。2016年,陕西考古人员开始对这里进行勘探和发掘。在七处遗址发掘点,已清理出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早期的古人类居所、壕沟等遗迹。时间跨度为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
历经近六个月的考古勘探和发掘,陕西考古人员日前在陕西榆林横山区贾大峁村发现了一处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的新石器仰韶时期龙山文化遗址。 这处名为贾大峁的仰韶文化遗址最早发现于20世纪六十年代。2016年,陕西考古人员开始对这里进行勘探和发掘。在七处遗址发掘点,已清理出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早期的古人类居所、壕沟等遗迹。时间跨度为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 仰韶文化是...
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组成的周原考古队,日前在我省宝鸡岐山县凤雏遗址甲组建筑旁发现了一处大型建筑基址,根据建筑风格和时代等因素推断,它可能是周王或其他贵族使用的宫殿或宗庙遗址。 新发现的建筑基址位于1976年发掘的凤雏甲组基址东面,整体夯土面积超过1400平方米。建筑基址的基本格局为东部是一处大型院落,西部是一处小型院落,四周均为夯土,如同一个“四合院”。在东部大...
大型墓葬主墓室出土的金饰件。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1月19日,陕西文物部门透露,中国西北大学中亚联合考古队对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撒扎干遗址大型墓葬进行了发掘,发现金器80件,包括项坠、耳坠、管饰等。 据介绍,这处墓葬位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西南23公里撒扎干北部山前缓坡上,封土被当地村民取土建房破坏,现存直径约37米,高3.7米,推测原直径在40米以上。 墓葬为带阶梯墓道的穹庐顶洞...
宋真宗赵恒(968—1022),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至道元年(995),被立为太子,改名恒。至道三年(997),赵恒即位。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为相,勤于政事。景德元年(1004),辽朝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赵恒亲征,双方会战距都城东京三百里外之澶渊,局势有利于北宋。但赵恒惧于辽的声势,并虑及双方交战已久、互有胜负,因而不顾反对...
今天上午,记者从大榭遗址1期考古阶段性成果新闻通报会上了解到,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以及上海和北仑的文物保护机构的考古人员,对占地约20000平方米的大榭遗址实施了1期大规模考古发掘,总发掘面积为4000平方米。共发现史前至宋元时期各种遗迹现象50余处,出土陶、瓷、铜、石、玉质遗物(小件)200余件。 大榭遗址发掘区斜视角俯瞰航拍照 ...
图为花山实景演出效果图。 12月12日,中共广西崇左市委书记刘有明称,于今年7月成功“申遗”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是壮族文化的符号和标杆。崇左市将重磅打造一场以这一世界遗产为背景、集高科技融为一体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全面展示骆越文化内涵和绚丽多彩的壮民俗文化。 当天,左江花山音画夜游和大型实景演出项目签约仪式在南宁举行,崇左市携手中国山水实景演出创始人梅帅元团队联袂打造前述项目。梅帅元...
图为新乡发现的东汉砖室墓.新乡市文广新局供图 12月9日,记者从河南文物部门获悉,近日,河南省原阳县发现一座大型东汉砖室墓,当地文物考古部门正进行考古发掘。 新乡市原阳县于近日在一基本建设项目施工前,经过正常考古勘探,发现了这座大型东汉砖室墓。按照相关程序,已由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考古发掘。 据介绍,墓葬位于原阳县城北部阳光新天地小区,为一座多室墓,东西向,自东向西依次为甬道...
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是继礼县鸾亭山 “西畤”相关遗迹后,首次在雍城郊外发现与古文献记载吻合、时代最早、规模最大、性质明确、持续时间最长,且功能结构趋于完整的“雍畤”遗存,这是唯一由秦国国君和西汉多位皇帝亲临主祭的国家大型祭天的固定场所,这不仅是正史记载中关于在雍地开展的一系列国家祭祀行为之印证,而且成为从东周诸侯国到秦汉大一统国家祭祀活动的最重要物质载体和实物体现,对于深化秦汉礼制、秦汉政...
“秦皇汉武”时代如何举行国家祭祀活动?考古专家经多年野外考古工作给出的答案是:最近在陕西省凤翔县内发现了迄今中国已发现的时代最早、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功能结构趋于完整的国家祭天遗址,秦皇汉武等都曾参与。 专家表示,这是中华民族统一国家形成时期——秦皇汉武时代的盛世景观再现,也对研究国家祭祀制度、中华文化整合发展和天人合人等思想理念的古今之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时代价值。 这处命名...
由坛、壝、场构成的“坛场”,符合文献“封土为坛,除地为场”的记载。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摄 12月5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正式对外披露,该省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取得重要考古发现。该遗址是首次在雍城郊外发现与古文献记载吻合、时代最早、规模最大、性质较为明确、持续时间最长,且功能结构趋于完整的“雍畤”遗存,是由秦国国君和西汉多位皇帝亲临主祭的国家大型祭天固定场所。 据介绍,这是正史记载中关于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