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霍县窑仿定窑白釉印花牡丹纹盘,元,高3.2cm,口径13.2cm,足径14 cm.故宫博物院藏。 盘折沿,弧腹,圈足。胎、釉均洁白,釉质光亮,施釉不及器底。里心模印阳文牡丹两朵,外壁刻竖线纹多道。 模仿定窑白瓷是金、元之际山西霍县窑的主要特色之一。明曹昭《格古要论》卷下“古窑器论•霍窑”条载:“出霍州,元朝戗金匠彭君宝效古定折腰样者,甚整齐,故曰彭窑。土脉细白,与定相似,皆滑口,欠滋润,极脆,...
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元,高28cm,口径22.3cm,足径18cm。 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内外施青白色釉。外壁饰青花纹样,自上而下用青花双弦线分隔成5个纹样带。颈部绘缠枝栀子花纹,肩部绘卷草纹,上腹部绘双云龙纹,下腹部绘缠枝牡丹纹,近足处绘仰莲瓣纹。 此器形制浑厚饱满,纹饰繁密而有气势,所绘龙纹头小,颈细,身体细长,三爪动感较强,形象凶猛,是典型的元代龙纹式样。
釉里红地白花暗刻牡丹纹玉壶春瓶,元,高28.6cm,口径7.8cm,足径9.8cm 。 瓶撇口,细长颈,溜肩,垂腹,圈足。里外施釉,釉色青白。瓶口以釉里红为饰,颈及腹下部各有两道刻划弦纹,腹部的主题图案以釉里红为地刻牡丹纹。 此瓶造型挺拔清秀,红釉鲜艳而晕散,呈现出元代早期的特点。
图1 图2 图1所示是一只明代青花牡丹纹罐,高32厘米,口径8.4厘米,底径12厘米;糙口沿,缺失帽式套形盖;肩饰二细夹一宽带弦纹,其下饰云头纹一周。正面主体绘牡丹一株,两朵大牡丹盛开,上部还有一花蕾。背面可见很美的冰纹开片,其右上方还有一朵花蕾从主枝绕来;下部近底饰一周变形蕉叶纹。罐内施白釉,可见接胎痕,外底(图2)内亦施白釉,底沿露胎,胎细密坚实。从其造型制式、青花呈色、装饰绘图等几个...
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元,高27.5cm,口径20.4cm,足径19cm. 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浅圈足,砂底。内外施白釉,外壁以青花为饰,自上而下用青花双弦线分隔成4个纹样带。颈上绘缠枝栀子花,肩部绘缠枝莲花,腹部绘缠枝牡丹,近足处绘仰莲瓣。 这件青花罐造型饱满庄重。青花色调明艳,呈宝石蓝色而带黑色斑点,表明使用的是外来青料。画笔流畅,构图繁而不乱,每层纹饰之间因有弦纹相隔,既突出了主题图案...
青花凤穿牡丹纹执壶,元,高23.5cm,口径4.7cm,足径7.3cm. 壶直口,口下渐展,粗颈,垂腹,腹下内敛,圈足微外撇。腹一侧置上细下粗的长弯流,流上绘火云纹。另一侧置曲柄,上端有小系,柄上绘银锭、宝钗等纹饰。附平顶盖,有圆珠纽,盖上绘菊瓣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器身于青白釉下满饰青花纹样,腹两面均绘凤穿缠枝花卉纹,间以火珠云及竹石纹。 此壶通体花纹满密,而主体纹样突出,繁而不乱。青花...
清康熙黄地珐琅彩牡丹纹碗,高7.6厘米,口径15.6厘米,足径6.1厘米。碗撇口,弧壁,深腹,圈足。外壁以黄釉为地,珐琅彩绘缠枝牡丹纹,四朵富丽的牡丹花俯仰盛开,色彩绚丽,其间点缀数朵各色小花。花朵硕大饱满,枝蔓缠绕,寓有“年年富贵”吉祥之意。内壁施白釉,外底蓝料彩双方栏内书“康熙御制”四字双行款,字体笔画粗宽,挺拔端庄。 珐琅彩是康熙时期创烧的名贵彩瓷品种之一,康熙三十五年(1696)始制,其...
唐渤海时期的夹芯子山城、金代的萨尔虎城址,清代三道亮子遗址,城隍庙旧址,民国时期的伪满中央银行牡丹江支行旧址……在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牡丹江,一处处珍贵的文化遗产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为了保护这些文化遗产,1月15日,牡丹江市举行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揭牌仪式,从即日起牡丹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将逐一挂牌。 副市长齐忠彦出席揭牌仪式。 据了解,市政府于2015年6月9日公布了牡丹江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釉珍珠地划花折枝牡丹纹枕,宋,高12cm,长25.8cm,宽18.4cm。 枕呈腰圆形,素底,后部开一圆形通气孔。枕面以戳印的细密珍珠状小圆圈为地,主题纹饰为划花折枝牡丹,两朵盛开的牡丹花各居一侧,卷曲的枝叶充溢其间。枕四侧面开光内均刻划卷草纹。 珍珠地划花瓷器系模仿金银器錾胎工艺烧造而成,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这一品种在河北、河南、山西的一些瓷窑中可见。目前已知的有河北磁州窑,河南密县窑...
定窑白釉刻花牡丹纹盘,宋,高3.1cm,口径26.7cm,足径18.1cm。 盘折沿,浅腹,浅圈足。通体施白釉,器口无釉,镶铜口。近口沿处刻划卷草纹一周,内底刻划缠枝牡丹纹,其上结两朵牡丹花,花心相对。 此件作品所刻主题花卉枝干矫健,花朵丰满,配在温润晶莹的白色釉面上典雅优美,是定窑刻花白瓷的代表作品。 定窑烧造白瓷始于唐代,虽然唐代以邢窑白瓷最负盛名,但定窑白瓷精品堪与邢瓷相媲美。到了宋代...
定窑白釉印花缠枝牡丹莲花纹盘,宋,高5.4cm,口径30.4cm,足径13.6cm. 盘侈口,浅腹,圈足。里口凸起弦纹2道。盘以印花为饰,以回纹将盘内壁与内底界开,内底饰莲花、荷叶纹各5组,内壁饰缠枝牡丹2周,两层牡丹上下相错,排列有序。盘内外施白釉,口沿因覆烧无釉而镶铜口,外壁可见旋痕及因釉水下流而产生的泪痕。近足处有多处露胎,是为定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烧白瓷为主,...
定窑白釉印花孔雀牡丹纹盘,北宋,高5.5cm,口径31cm,足径12.5cm。故宫博物院藏。 盘敞口,浅弧壁,圈足。通体施釉,釉色白中泛牙黄,外壁可见泪痕状流釉,口镶铜釦。盘内印花装饰。内壁印四只孔雀穿牡丹花,内底印双雁穿花,纹饰之间以一周回纹相隔。 印花装饰是定窑白瓷最具代表性和最富表现力的装饰技法之一。这一工艺成熟于北宋中后期,金代更为普及。其做法是将半干的坯体扣在雕刻有图案的模具上,用手...
定窑白釉刻花牡丹纹折沿盘,北宋,高3cm,口径27.4cm,足径18.8cm.故宫博物院藏。 盘折沿,浅腹,圈足。口镶铜釦。盘心刻划折枝牡丹纹,上结两朵牡丹花,折沿上划卷草纹一周。 牡丹为花中之王,美丽富贵。自唐代以来,牡丹被视为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被广泛应用为各种工艺品的装饰。此盘保存完好,造型美观实用,刻花奔放自然,是定窑白瓷的上乘之作。
清 康熙 高7.6厘米、口径15.6厘米、足径6.1厘米 碗撇口,弧壁,深腹,圈足。外壁以黄釉为地,珐琅彩绘缠枝牡丹纹,四朵富丽的牡丹花俯仰盛开,色彩绚丽,其间点缀数朵各色小花。花朵硕大饱满,枝蔓缠绕,寓有“年年富贵”吉祥之意。内壁施白釉,外底蓝料彩双方栏内书“康熙御制”四字双行款,字体笔画粗宽,挺拔端庄。 珐琅彩是康熙时期创烧的名贵彩瓷品种之一,康熙三十五年(1696)始制,其制作先在景德...
赤峰窑白釉划花填黑彩牡丹纹尊,辽,高39.5cm,口径19.8cm,底径18.5cm. 尊口沿外卷,短颈,丰肩,鼓腹,平底。胎体粗厚而坚硬。肩部两道弦纹之间划刻水波纹一周。腹部剔划花填酱釉缠枝牡丹纹装饰。其做法是:先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外罩透明釉,然后剔划缠枝牡丹纹,再在纹饰以外的隙地填酱色釉,以衬托白色花纹。 此尊造型饱满端正,牡丹纹饰花繁叶茂,生机盎然,花叶上辅以篦划纹。纹饰以外隙地涂以酱色...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