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明代景德镇窑的青花瓷器,在元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不断创新,制瓷工艺技术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达到了我国青花瓷器艺术的高峰。明代各个时期的青花瓷器都具有各自的时代特征,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弘治时期处于明代中叶,此期青花在风格上与成化瓷器比较接近,素有“成、弘不分”之说,但从器型、纹饰看,二者是有区别的。 镇江大市口古井出土2件造型及画面相似的明弘治景德镇窑青花携琴访友图小罐(见图)。罐口径4.2厘...
故宫博物院与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共建三大研究合作平台揭牌仪式昨天在景德镇御窑厂遗址举行。这三大中心为:“景德镇陶瓷修复与研究中心”、“故宫研究院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及“故宫学院(景德镇)”。 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在致辞中表示,随着陶瓷研究的深入和景德镇御窑遗址的考古发现,故宫博物院与景德镇都意识到,故宫收藏的传世文物和御窑遗址出土的标本不仅有很大的可比性、共性,也有很大的互补性,只有将二者视为一个...
蓝釉白龙纹盘,元,高1.1cm,口径16cm,足径14cm。 盘折沿,浅壁,平底。通体内外施蓝釉,外底无釉。盘心坦平,在蓝釉地上以白色泥料塑贴一条矫健的白龙。龙细颈,三爪,作昂首翻腾状。 此盘属于高温钴蓝釉瓷器。这种传世元代蓝釉白龙纹盘见诸发表的共有4件,除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一件以外,日本出光美术馆、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和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各收藏1件。 高温钴蓝釉瓷器是元代景德镇窑的新品...
青花云龙纹梅瓶,元,高41.6cm,口径6cm,足径14cm。 梅瓶折沿,细颈,丰肩,肩以下渐敛,圈足。足底无釉,泛火石红色。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双弦线把纹样分成5层。肩部绘卷草纹和下垂云肩纹,云肩内绘缠枝菊纹,云肩纹间饰卷草纹。腹部绘云龙纹。胫(jìng音径)部绘卷草纹和仰莲瓣纹。 此器造型秀美,做工细腻,云龙纹描绘得形象鲜明,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器物。 元代青花的装饰借鉴了一些元代丝织品...
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方梅瓶,高46.1cm,口径6.2cm,足径13.4cm. 梅瓶胎骨厚重,小口平沿,颈细短。瓶身修长,有八棱。肩饰斜格锦纹,锦纹下一周大如意云头纹,内绘凤或麒麟穿牡丹图样,瓶身中部一周绘4条白龙,衬以青花海水和火焰纹,近足处饰一周如意云头纹,内绘牡丹花叶。 佛经中说曼荼罗始转于东方,末至西北,总为八方,意即佛法遍及周围各地。元朝廷崇道信佛,此器八方,又以龙纹等为饰,寓意皇帝威加...
釉里红划花兔纹玉壶春瓶,元,高20.5cm,口径6.3cm,足径6.8cm. 瓶撇口,细颈,垂腹,圈足。通体施青白釉。肩部及腹径最大处各有暗刻弦纹4道,上腹部刻划一只野兔奔跑于花草间,小兔作回首观望状,以釉里红点睛,刻划技法娴熟,刀锋犀利洒脱,线条流畅自然,形象栩栩如生。花纹空白处随意涂抹釉里红,形成红地白花,增强了图案的艺术效果。瓶内口部涂抹釉里红。 玉壶春瓶是元代景德镇瓷的常见器型,其品种...
釉里红转把杯,元,高10cm,口径7.7cm,足径3.8cm. 杯撇口,深腹,瘦底,下承以中空竹节式高足。通体施青白釉。杯身涂抹3块釉里红斑,并置一小圆系,杯底和高足以子母榫相衔接,可以自由转动而不脱开。 此杯装饰斑块发色鲜艳,似晚霞般美丽,实属难得之珍品。可以任意转动的杯足更增其玩赏性。 1980年,江西高安元代瓷器窖藏曾出土一件元代釉里红印花塑贴蟠螭纹高足杯,其杯足亦可转动。由此可知,转...
青花飞凤麒麟纹盘,高7.9cm,口径46.1cm,足径26.1cm. 盘折沿,菱花式口,盘心坦平,圈足。通体施青白釉,底素胎无釉。盘内外绘青花纹饰多层。折沿上绘卷草纹,内壁青花网纹地上突出白色缠枝牡丹纹,盘心边缘环以卷草纹,中央青花地烘托麒麟、翔凤各一,空间衬以白色的莲花及朵云纹。盘外壁绘缠枝莲纹。 此器青花发色纯正,构图严谨。盘心纹饰寓意“威凤祥麟”以示天地祥和。元代青花瓷器装饰有两种形式:...
青花鸳鸯荷花(“满池娇”)纹花口盘,元,高7.3cm,口径46.4cm,足径29.8cm. 盘十六瓣菱花口,折沿,浅弧壁,圈足,内外青花装饰。内底绘两只鸳鸯游弋在莲池中,一鸳、一鸯顾盼生情。内外壁均绘缠枝莲纹,茎上均结有六朵盛开的莲花。折沿上绘菱形锦纹。圈足内无釉。圈足内墙斜削。 此盘上的主题纹饰为内底所绘人们喜闻乐见的莲池鸳鸯图,这种莲池小景是元代青花瓷器上常见的装饰题材。有的只绘莲池,有的...
红釉暗刻云龙纹执壶,元,高12.5cm,口径3.5cm,足径5.3cm. 壶体呈梨形,直口,口以下渐丰成下垂的圆腹,腹部一侧置弯流,另一侧置曲柄,圈足较高微外撇,无款。附伞形盖,盖顶置宝珠形纽,盖一侧及壶口沿外侧各置一个小圆环系,以便系绳连接,防止壶盖脱落。通体满施红釉,腹部暗刻五爪云龙纹。 此壶釉面匀净,釉色鲜艳,是元代红釉器中的珍品。壶身的龙纹细颈长嘴,形态生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梨...
图中所示是一套景德镇窑影青釉花口托盏,是2006年在安徽省宿松县南宋嘉定八年(1215)纪年墓出土。整套托盏由盏和盏托两部分组成,其上花口小盏口径10.4厘米,底径4.3厘米,高5.2厘米;其下花口盏托口径16.2厘米,底径4.3厘米,高2.8厘米。盏与盏托均呈八瓣花口形,盏的口沿为芒口,未施釉,敞口,弧腹,腹部为八棱状,高圈足,圈足外撇,足内施满釉。盏托似碟,较扁平,略有弧度,口沿亦为芒口,腹部...
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元,高27.5cm,口径20.4cm,足径19cm. 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浅圈足,砂底。内外施白釉,外壁以青花为饰,自上而下用青花双弦线分隔成4个纹样带。颈上绘缠枝栀子花,肩部绘缠枝莲花,腹部绘缠枝牡丹,近足处绘仰莲瓣。 这件青花罐造型饱满庄重。青花色调明艳,呈宝石蓝色而带黑色斑点,表明使用的是外来青料。画笔流畅,构图繁而不乱,每层纹饰之间因有弦纹相隔,既突出了主题图案...
卵白釉印花“太禧”铭云龙纹盘 高2.3cm,口径17.8cm,足径11.4cm. 盘敞口,浅弧壁,圈足。胎骨坚细洁白,内外施釉,釉层较厚,呈失透状,釉面莹润,釉色白中泛青,恰似鹅卵色泽,故名“卵白釉”。足内露胎无釉。 盘外壁刻划变形莲瓣纹一周,共16瓣,莲瓣纹尖部划一道弦纹。盘内有阳纹印花装饰,盘心是一龙戏珠,龙,张口露齿五爪,身体舞动,异常骄猛,衬以朵云和火珠。盘内壁为缠枝莲托八吉祥纹,花间...
青花凤穿牡丹纹执壶,元,高23.5cm,口径4.7cm,足径7.3cm. 壶直口,口下渐展,粗颈,垂腹,腹下内敛,圈足微外撇。腹一侧置上细下粗的长弯流,流上绘火云纹。另一侧置曲柄,上端有小系,柄上绘银锭、宝钗等纹饰。附平顶盖,有圆珠纽,盖上绘菊瓣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器身于青白釉下满饰青花纹样,腹两面均绘凤穿缠枝花卉纹,间以火珠云及竹石纹。 此壶通体花纹满密,而主体纹样突出,繁而不乱。青花...
蓝釉描金折枝花、朵云纹匜,元,高4.5cm,通流长17cm,底径8.5cm. 匜(yí 音仪)敞口,浅弧腹,平底。口一侧出槽形流,流下置一小系。胎较薄。内外施蓝釉,釉厚而不均匀。口边和外底无釉。内底描金线圈内绘金彩折枝花纹,内壁画5朵金彩祥云。 该器造型模仿青铜匜,蓝釉闪烁着宝石蓝般的光泽,配以熠熠生辉的金彩,光彩夺目。这件蓝釉描金匜1964年出土于河北保定窖藏,同时出土的还有蓝釉描金小杯和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