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云南省博物馆供图 记者20日从云南省博物馆获悉,云南著名书法家郭伟先生将他的12件(套)共32条代表其创作顶峰作品,无偿捐赠给云南省博物馆。 郭伟先生自幼以书为友,熟习唐楷,后师从云南省博物馆孙太初先生研习金石之学。他深得孙老书法艺术精髓,植根传统,汲古融今,饱蘸情怀,意写大千。其书风凝重遒劲、奇倔俊朗。他的作品是广博与专精的统一,笔墨奔放之中有凝练,飘逸之中有沉酣。布局洗练...
为促进革命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文化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2月7日至8日到云南调研,并与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金,云南省副省长高峰座谈交流。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程连元陪同调研。 刘玉珠一行实地考察了昆明朱德旧居纪念馆、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和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对三处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管理、展示利用和保护规划工作进行了详细了解。他指出,昆明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
1月24日,记,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系统古生物学)》23日在线发表了中美法科学家共同研究确认的一巨型水獭新种化石——似獾泰国水獭新种。这是迄今欧亚大陆发现的体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水獭化石之一。 水獭是鼬科中半水生的食肉动物,现生水獭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但其化石记录非常贫乏,尤其是距今600万年前...
元末明初青花一束莲玉壶春瓶 云南青花瓷的大量发现,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初以后。它以朴实无华的造型,粗犷的青花线条,繁简不一的纹饰布局,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深深地吸引着人们去跟踪收集,到20世纪末已达高潮,至今方兴未艾,仿品亦应运而生,使青花瓷的研究和断代变得紧迫起来。 云南青花瓷为少数民族地区民窑烧造,无纪年标识,延续时间长,数量多,分布广。本文拟在收集云南窑址、墓葬出土青花实物的...
元代塔钮斗笠盖印贴青花12生肖折枝花罐 目前发现元青花瓷的地区有:以滇南建水窑为中心的附近地区,滇西以禄丰县黑井火葬墓为中心及周围地区,以大理市为中心的洱海周边地区。尽管滇西尚未发现元青花窑址,但墓葬已有青花出土,并具地区特点,而且烧造青花瓷延续时间长,数量多,是构成云南青花瓷多元体系的主要内容。附近地区火葬墓出土零星元青花,按元代行政区域划分,可归入这三个青花类型或传播地区。 建水、...
据新华社报道,加拿大18日在渥太华举行隆重交接仪式,归还中国流失的两件文物和两件化石,其中一对古建筑木雕来自于云南。 加拿大归还中国文物 据了解,2015年1月,加文化遗产部联系中国驻加使馆,告知查扣了一对中国古建筑木雕。中国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进行鉴定,确定这对木雕为19世纪中国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流行地区佛寺的建筑构件,请加方根据相关国际公约返还。 2016年12月,...
云南是中国重要的文物大省和文化遗产大省,为保护利用好这些珍贵文物资源,日前,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其一大亮点便是建立文物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对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肃追责。同时明确:各地有关部门和单位因不依法履行职责、决策失误、失职渎职导致文物遭受破坏、失盗、失火并造成损失的,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公开发布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文件中明确要加强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区)和传统村落整体格局及历史风貌的保护,严禁拆真建假、拆旧建新等破坏性建设。 据悉,云南省目前有世界遗产5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项),有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4704处,有各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区)81个、中国传统村落502处,有馆藏可移...
整治文物古建筑火患 连日来,云南陇川消防深入辖区文物古建筑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全面排查消防安全隐患。 检查中,检查人员重点检查了各场所内是否按要求配备消防器材;消防设施是否保持完好有效;电气线路及设备、防火设施是否符合要求;消防通道是否保持畅通;各场所看守人员是否懂得消防安全常识及逃生自救的能力等;同时,检查人员还对文化古建筑管理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提醒管理人员应注意日常安全用电、用火...
2016年11月25日,晋宁上西河遗址考古发掘正式启动,拟发掘面积500—600平方米。上西河遗址位于昆明市晋宁县上蒜镇金砂村委会上西河村东,石寨山古墓群东南,为晋宁石寨山大遗址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本次发掘位于遗址乙区,拟发掘面积500—600平方米。 为厘清石寨山古墓群周边地区的古代文化遗存的埋藏情况和分布规律,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制了《晋宁石寨山古墓群考古工作计划》,将分布在滇池盆...
云南省祥云县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不忘初衷,牢记使命,切实做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引导,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新的进展,逐渐构建起符合当地实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体系,拓宽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渠道,为提升文化旅游大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素有‘云南之源、彩云之乡’美誉的祥云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史上曾是云南重要的政治、经济、...
13,14,15。清晰的数字一个接着一个。 20、21……一直到34,才到达眼前这立方体的边界。每一个数字代表不同地质时期的地层,最底层,便是属于远古人类的原始地貌。 云南玉溪通海县兴义村,两个已经清理完成的贝丘遗址,长宽高均为9米左右的探方赫然出现在人们面前。这是考古队奋战14个月的结果。 领队朱忠华沿着10米长的软梯,面对成堆的螺蛳壳向探方的下方爬行时,时常感到眩...
11日,大理白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开馆,将常年对公众免费开放。 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位于下关人民街一座古老的四合院内。据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统计,截至目前,大理州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024位,其中,国家级6位;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408项,其中,国家级16项。 大理州非遗博物馆的线上馆,融E购大理旅游商城非遗精品馆也同步上线了,线上线下互联互通,共同把大理...
11月1日,“民族遗珍 书香中国: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暨保护成果展全国巡展活动(云南站)”在云南民族博物馆开幕,全面展示了30余年来,我国在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普查、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此次展览包括四部分:“丰富多彩:少数民族古籍”展示了书籍类、铭刻类、文书类、讲唱类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民族遗珍:少数民族古文字古籍”展出了现存的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文献价值的珍贵古籍原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