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作为博物馆发展的核心,文物藏品的管理和安全始终牵挂人心。值得欣慰的是,当前博物馆藏品的电子监控时代正在到来,博物馆的数字平台建设时代正在开启。 记者了解到,今年“首都博物馆联盟”将启动北京地区数字博物馆平台、博物馆公共服务平台、博物馆藏品监控平台三个数字平台的建设,利用新型科技手段,开发数字化技术项目,全面提升博物馆的科学管理水平。 有专家认为,此举意味着我国博物馆藏品正在走向实时电子监控...
本报讯(记者张文凌 实习生董宇欢)日前,考古专家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地下挖出战国时深埋地下大量铜器、陶器、铜矿渣等器物。本次考古发掘是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滇文化起源考古”课题的重要选项,填补了滇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空白。 东川是著名的铜都,铜矿的开采和冶炼有悠久历史。遗址中发现大量铜块和铜炼渣,表明附近可能有炼铜的遗迹,该遗址极有可能是与冶铜有关的一个聚落。本次发掘表明,至少在战国以前...
经过考古工作者近两个月的发掘,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境内一个初步推断为战国前与冶铜有关的聚落遗址被发现。该遗址发掘出土了大量铜器、陶器、铜矿渣等器物。考古专家认为,该遗址填补了滇北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空白。 发掘现场位于东川区铜都街道办营盘村村后的一块高地上,海拔1300多米。据介绍,该遗址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因当地村民建房取土,发现了陶片、碳化稻和灰烬层等遗物与遗迹。2006年,昆明市博物...
5月21日,工作人员在发掘现场进行考古发掘工作。近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境内,一个初步推断为战国前与冶铜有关的聚落遗址被发现。考古专家认为,该遗址填补了滇北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空白。发掘现场位于东川区铜都街道办营盘村村后的一块高地上,实际发掘面积300余平方米,目前已发现房屋14座、灰坑48个。在房屋的居住面上发现有双孔石刀(或称石镰),铜针、铜鱼钩、铜锥、铜刀等物品以及石镯残件、铜块等器物。在...
北方草原上出土的大量青铜器来源于哪里?这一直是考古界感兴趣的课题。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日前宣布,专家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千斤沟镇境内发现一处古代锡矿遗址。据初步鉴定,该处遗址属于距今约3000多年的青铜时代。 此次在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发现的青铜时代锡矿遗址,由10余条古矿坑组成,并伴有大量的石质开采工具。来自北京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博物馆、锡林郭勒盟文物保护管理站和太仆寺旗文体...
1854年,爱尔兰克莱尔郡出土了一系列青铜时代晚期黄金饰品。最近有消息称,英国地下藏品宝库中刚刚查获中世纪银币、兵器及青铜时代斧头和枪头等大量文物。经鉴定,所有这些精美文物均是由不法分子在2009年至2012年间从爱尔兰非法流转至此。(图片来源:爱尔兰国家博物馆)。 中国文物网5月21日编译报道:1854年,爱尔兰克莱尔郡出土了一系列青铜时代晚期黄金饰品。最近有消息称,英国地下藏品宝库中刚刚查获...
21日,内蒙古文化厅文物处发布消息称,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首次经专家认定,发现属于青铜时代锡矿遗址,初步判断距今约3000多年。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文化局副局长庄永兴告诉记者,此次在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发现的青铜时代锡矿遗址,是由来自北京科技大学李延祥教授等人经过对当地地质资料的查阅和实地走访,获得了大量的石质开采工具,并认定了10余条古矿坑,进而与锡林郭勒盟文物部门进行实地勘察、采样、确定而得...
18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了机器化大生产时代。钢铁作为一类新兴的产业,见证了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中国,钢铁时代也是一个奋进、自强的时代。时至今日,一个多世纪的记忆沉淀下来,在博物馆里诉说着那些年的奋进与狂热、盲目与激情……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员商传主讲的《明太祖朱元璋》正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热播。5月1日,记者从浙江文艺出版社获悉,同名书已正式上市。商传透露,该书内容比电视节目更加详尽。 商传是历史学家商鸿逵之子,此前曾在《百家讲坛》主讲《永乐大帝》,商传表示对于朱棣是欣赏,而写朱元璋的时候经常情不自禁地觉得就是身边的人。《明太祖朱元璋》共36讲,分为上下两册,讲述了朱元璋从一介布衣到开国皇帝的过程,以及...
英国邦瀚斯拍卖行于 4 月 23 日在该国举办了《印度与伊斯兰精品》拍卖会,两只奥斯曼帝国黄金时代出产的罕见伊兹尼克瓷瓶共录得 84.85 万英镑(约合人民币 809.7 万元)。 中国文物网4月26日编译报道:英国邦瀚斯拍卖行于 4 月 23 日在该国举办了《印度与伊斯兰精品》拍卖会,两只奥斯曼帝国黄金时代出产的罕见伊兹尼克瓷瓶共录得 84.85 万英镑(约合人民币 809.7 万元),其中一...
2010年,在配合京港澳高速公路(石安段)改扩建工程进行的考古调查中,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考古工作人员在赵县贾吕村东发现一处遗址。2012年6月,省文物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勘探,认为遗存较为丰富,考古价值较大,建议发掘。2013年3月,省文物研究所会同石家庄市文物局、赵县文物旅游局组建贾吕遗址考古队,对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目前考古工作已进行了一个多月,发掘面积550平方米。出土了新石器、商代、汉代...
发掘现场排列整齐的探方。 出土的部分陶片。 日前,为配合京港澳高速公路(石安段)改扩建工程,考古人员对赵县贾吕村一处史前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目前发掘工程已接近尾声,通过发掘确认,该遗址为距今5000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古村落。这一发现将当地人类活动历史提前到了新石器时代,并填补了该区域新石器时代考古挖掘的空白。 发掘现场发现疑似石硾、石斧 考古发掘现场,在赵县贾吕村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