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良渚文化,发现于浙江余杭县良渚镇。遗址分布于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距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良渚文化陶器以泥质黑陶(包括灰胎黑皮陶)数量最多,并有一些砂质红陶与泥质灰陶。其制陶技术较高,普遍使用轮制,器型精致规整,器壁较薄,陶胎呈灰黑色。 代表性器物有簋形器、断面丁字形足鼎、高颈贯耳壶等。圈足器、三足器盛行。陶器表面打磨得很光亮,少数器物有镂空和划纹装饰。彩陶数量较少,多以红彩或黑彩绘旋纹...
二里头文化因其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而命名。二里头文化早期陶器的形制、类别与器表纹饰,基本上承袭河南豫西地区龙山文化晚期的陶器发展而来。 陶器特征仍是折沿平底、三实足和圈足器为主的发展体系,但圆底器在该地区已开始少量出现。陶器的质料仍以砂质和泥质灰陶(深灰或黑灰)为多,并有一些黑陶(包括黑皮陶)、棕灰陶与红陶,白陶与硬陶很少。陶器成型技术基本都是轮制,兼有一些模制与手制。器表多饰有划纹、弦纹...
今天忆起林徽因这个名字,首先不是因为,她与中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是夫妇,为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功勋着著;其次也不是因为,她是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第三更不是因为,她是江南才女、绝代佳人。而是她与中国景泰蓝有着生死之缘。 1949年建国以后,逐步萎缩的景泰蓝行业得到不少文化名人的关注,其命运得以转变。这其中,不乏耳熟能详的名字,如梁思成、林徽因、沈从文等。中国第一位从事景泰蓝专业...
2000余万字的《中华长江文化大系》日前由长江出版社出版。昨日,该书在长江航务管理局举行首发式。通过考古新发现,该大系将长江流域文化的兴起时间往前推至与黄河流域文化兴起同一时期。 《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为国家级大百科历史文化重点出版工程,以人文历史视角,全方位展示了多彩的长江文化,时间上下五千年,地理涵盖长江全流域。大系共8编64册,万余幅图片,融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于一炉,内容包罗万象,从“纵...
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从北京文化热线网站获悉,北京市文化局计划开展2014年民营美术馆优秀艺术展览项目以及公众艺术教育进行评选,对于优秀项目进行奖励性扶持。此次评选针对的是在北京注册并取得民办非企业资质的美术馆、艺术馆,每个美术馆均可同时申报“优秀展览项目”及“优秀公共教育和推广项目”,每类项目限报1个,申报项目总数不得超过2个。据悉,申报时间从即日起至2014年12月1日。 以下为通...
应日本福井县胜山市政府邀请,丽水文化交流访问团于11月14日抵达胜山市。代表团所携65幅摄影、书法、刻字作品走进胜山文化殿堂——胜山城博物馆展出。代表团一行拜会了胜山市山岸正裕市长,双方还进行了交流座谈。 福井县是鲁迅先生早年在日本留学时的老师藤野先生的故乡。鲁迅的孙子周令飞曾向胜山城博物馆捐赠艺术品。这次,丽水艺术家在与鲁迅有过渊源的胜山城博物馆举办展览,颇感激动和自豪。 展览期...
中国文物网讯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资源丰富多姿,种类异彩纷呈。,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前副司长屈盛瑞称,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唯一有完整历史记载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并且这些遗产还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播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财富,是连接民族的纽带,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是...
从2012年7月第二次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启动对甘谷毛家坪遗址发掘工作以来,历经3年,二次发掘已取得丰硕成果。近日,李伯谦、徐光冀等十几名国内著名的考古、文物保护专家齐聚兰州,对甘谷毛家坪遗址考古研究与保护利用工作展开专题研究探讨,并针对其相应的考古价值提出,应尽快启动出土文物和车马坑搬迁保护工作。 毛家坪遗址的发掘极大地丰富了甘肃东部以及周代秦文化内涵,将秦文化的编年推进至西周,开辟了考...
“中国考古01”船外观 自今年9月初在青岛首航以来,“中国考古01”船工作进展如何,最近又有什么新情况,一直为大家所关注,日前,记者跟随由国家海洋局办公室、国家发改委地方经济司和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共同组织的2014年“海疆万里行”采访团,再次走近“中国考古01”船,来为读者揭示它的最新情况。 发掘东坑坨I号沉船遗址 东坑坨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曹妃甸港区毗连处。...
日前,江苏省文化厅对于今年命名为“首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的14家单位予以授牌,并就共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与各单位签订协议。无锡市江南大学和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挂牌成为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江南大学2008年起开办“民间服饰传习馆”,开展非遗习俗类传统服饰文化研究。该传习馆是目前全国唯一以汉族民间服饰为收藏研究对象、旨在抢救和保护我国汉族服饰类文化...
十一月初,正是美丽的新西兰春花澜漫的时节。奥克兰的奥特亚表演艺术中心于十一月九日至十五日迎来了国新办主办的“感知中国”新西兰行大型系列活动。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以及传承人的主题讲演和现场互动作为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图片展、中外艺术家绘画展、中国图书联展、中国杂技演出等多项活动,向新西兰民众展现中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以及中华文明的时代传承,在新西兰掀起了一...
“2014年地道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文展”——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巡礼暨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17日在广州市图书馆开幕。 “2014年地道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文展”由广东省文化厅主办,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协办,以“图文开启非遗印记,让记忆奏响时代乐章”为主题,展出了相关图片2160幅,涵盖了传统口头文学、传统体育、舞蹈、戏剧等10多个门类的...
由上海川沙新镇政府筹办,浦东工商联会员企业——川沙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出资兴建的川沙营造馆于日前开馆,这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川沙由民营企业打造的首个文化遗产纪念馆。 据悉,川沙营造馆由展厅和公共空间两部分组成,通过“一把泥刀走天下——川沙营造业溯源”“‘浦东鲁班’一代宗师——近代上海营造业领袖杨斯盛”“筑造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名建筑与营造企业家”等三个部分,以视频、实物、史料等较全面地展示了川...
记者今天从甘肃省人大获悉,《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目前正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草案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对存续状态受到威胁、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制定专项保护规划,实施抢救性保护,对列入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学艺者予以扶持。 草案规定,县级以上政府编制和实施城乡规划时,应当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关联的建筑物、场所、遗迹及其附属物采取保护措施。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