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24日应邀在2014年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做演讲时说,“很多网友都说龙凤吉祥物‘壮壮’和‘美美’萌萌哒,我很高兴我们的产品受到大家的关注和喜爱。” 300余名观众聆听演讲,他们惊讶故宫馆藏文物数目之庞大和文创产品内容之丰富——“老佛爷专用”朝珠耳机、“朕就是这样汉子”帽衫……单霁翔也使用网络潮词“脑洞大开”来评价这一系列故宫文创产品。 “截至2014年8...
11月11日至12日,“客家文化博物馆联盟成立”暨“客家文化展示与传播主题交流会”在八朝古都开封举行。大会由河南博物院、台北历史博物馆、福建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开封市文物局联合主办,开封市博物馆承办,河南省客家商会协办。开封市正市长级干部朱丽萍,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博物馆处处长郭长虹,河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党组副书记、河南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田凯,河南省文物局副巡视员李玉东及开封市文物局局...
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不仅是城市建设问题,还是历史学、环境学、文化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问题。11月22-24日,由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等共同主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承办的“2014年中国第五届工业遗产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西北片区会议”在西安举行。来自国内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70多...
国家海洋局和国家文物局主办、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和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海疆万里行”系列活动之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技术与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研讨会在福建厦门举行。与会专家围绕水下文化遗产的探测及保护技术、海上丝绸之路相关考古、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相关对策等问题展开讨论。 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取得重要进展 “国家文物局启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
11月25日上午,中华文化促进会、人民政协报社等单位在京发起“中国徐霞客游线标志地”认证活动,以推动徐霞客游线文化遗存的挖掘和保护,推进徐霞客游线申遗。主办方将在2015年5月19日公布第一批认证入选名单。 据千龙网记者了解,“中国徐霞客游线标志地”,指的是依据《徐霞客游记》基本记叙和其他佐证材料,经过实地对应考证并由专门认证机构认定的、构成徐霞客游线重要节点的徐霞客确曾游历考察的地区。 ...
除明确6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外,辽宁省人大常委会昨日审议的《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还拟对保护措施、传承人义务与评定等方面做出立法规范。 《条例(草案)》明确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六类:“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
我国发掘的第一个史前村落遗址仰韶村、夏都二里头村、“一片甲骨惊天下”的小屯村,还有出土了8千年前骨笛的贾湖村、汝官窑烧造区清凉寺村等等。这些原本普通寻常的村庄,因为这些载入史册的一个个重大文化遗址而变得与众不同。 近日,记者走进这些大名鼎鼎的小村庄,感受这里独特的文明传承和普通百姓的生产生活。村民们为自己祖先创造的显赫文化倍感自豪,但也面临相同的发展困境。 小村庄的大规矩 ...
国家海洋局和国家文物局主办、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和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海疆万里行”系列活动之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技术与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研讨会在福建厦门举行。与会专家围绕水下文化遗产的探测及保护技术、海上丝绸之路相关考古、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相关对策等问题展开讨论。 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取得重要进展 “国家文物局启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
11月23日,规模最大的博物馆及相关产业的盛会在厦门会展中心开幕。著名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陈丹青在一场名家讲座中“开炮”——他给给中国博物馆列出“四宗罪”,“罪名”还都不轻: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机会主义、表面文章。更甚的是许多私人博物馆就是“圈地运动”。(11月24日《海峡导报》) 关于博物馆,有这样一组数据:2013年,全国在文物行政部门报送备案的博物馆已达4165家,比上一年增加299家...
面对着如此庞大的文化遗产资源,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工作任务繁重,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迫切需要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和参与,这是对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不可少的有益补充,社会力量是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力军。
“哪里人?”“小屯的。”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小屯居民都底气十足地不在村名前加“安阳”或“河南”等任何修饰,他们喜欢的自我介绍格式是——“世界小屯”。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洹河南岸河湾腹地的小屯村,在19世纪末被几片甲骨打破了数千年的沉寂。世界文化遗产殷墟——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就此展现于世人面前。 作为小屯村支书,56岁的何永献所感受到的荣耀可能...
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以“甘肃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甘肃论坛日前在天水举行,来自全国的文博专家以及我省文博代表共120余人参加了论坛。 由省文物局主办,省博物馆协会、天水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和天水市博物馆共同承办的该论坛,旨在进一步挖掘、阐释丝绸之路与我省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内涵,探索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利用的新理念、新方式和新途径,全面提升...
耗时六年重建的云门光泰禅寺开门纳客。 2014年11月22日,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东隅,耗时六年恢复重建的秦唐时期古文化遗址——云门光泰禅寺,在河北遵化举行全堂佛像开光大典并开门纳客。 庄严肃穆的大殿碑文记载,燕太子丹遣荆轲刺秦王嬴政,败,秦兴兵伐燕,一举而荡之。丹携父燕王,为避秦追剿,曾匿身脱险于此。据遵化市民宗局介绍,云门光泰禅寺位于河北省遵化市何家峪村,系恢复扩建的秦唐时期古文...
近日,坊子炭矿遗址文化园博物馆正式开馆迎客,游客们可以在此感受坊子煤矿的百年沧桑,享受前所未有的“地心之旅”。 据了解,坊子炭矿遗址文化园项目是新方集团面对煤炭资源日渐枯竭的现状,积极顺应转型发展大势,依托百年煤矿工业遗产资源开发建设的工业文化旅游项目,总投资10.8亿元,占地611亩,主要对原德日老建筑、矿井、井下煤矿采空区等进行修缮修复,建设中国煤炭博物馆坊子分馆、教堂式影楼、井下体验...
炎炎夏日,在重庆大足宝顶山上,一众文物专家们正小心翼翼地为千手观音贴金穿衣。在7年前,也正是夏日的一天,千手观音的一只手指突然掉落地上,警醒世人大足石刻正在加速衰老。“大足石刻的斑驳之身如同千岁老人的多病之躯。”学界专家一致断言,石刻最终会趋于消亡。遗迹即便会消亡,但石刻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精神必须传承下去!在此背景下,众多专家呼吁,建立“大足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为后人保护好宝贵的遗产。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