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新网兰州8月11日电 (浦丽娜)记者11日从甘肃省文物局获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像山石窟第6窟一尊石胎泥塑唐代大佛已开始进行修缮。 大像山位于甘谷县境内,山势巍峨,是古丝绸路上融石窟与古建为一体的重要遗存之一,其第6窟的石胎泥塑唐代大佛,面相庄严,静穆慈祥,是渭河流域唯一一尊唐代大佛造像。 由于历史久远、长期裸露与风化,该大佛出现了头部左侧鬓角蓝色颜料层脱落、右侧蓝色头发及细泥层脱落;头...
本报清远讯(记者曹菁 通讯员范桂典摄影报道)清远最古老的一座唐代蓬莱寺塔日前修缮完工重新焕发光彩(见右图)。记者昨天获悉,原来这座塔一直隐身在浛洸中学校园内,伴随着当地学校资源整合,当地政府在此规划一个占地7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公园,使古塔的保护与城镇的景观完美结合,成为浛洸的一张历史名片。 据当地史料记载,蓬莱寺塔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次维修,省、市共投入资金30万元。 据悉, 古老的...
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今年春天在青县境内发现并挖掘的跨越汉唐金三朝的墓群中,将有一座保存较好的唐代墓葬,从所在地整体搬迁至市博物馆。搬迁方案正在制定过程中。 位于青县境内、沧廊高速公路南面林地上的这处古墓群,包括1座汉代墓、7座唐代墓和8座金代墓,是青县吴码头村村民今年4月植树挖土时首先发现的。文物专家对其中的8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并将其余墓葬回填。墓葬中出土了包括瓷碗、白釉碗、陶熨斗、陶簸箕、...
观众在欣赏精美的唐代文物 广西新闻网讯(记者雷小琴实习生刘莉莉文/图)不用远赴西安,在南宁就能欣赏到西安出土的文物。昨日,由陕西历史博物馆与广西博物馆联合举办“永远的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唐代文物精品展”在广西博物馆开展。众多观众在欣赏100件珍贵文物的同时,也心存疑惑:这些形状不一、材质不同的文物,是如何从西安千里迢迢地运到南宁的呢?记者就此...
24年前,沉睡千年的宝鸡法门寺唐代地宫重见天日,李唐王朝供奉佛指舍利等大批珍贵文物以及武则天、唐懿宗、唐僖宗、惠安皇太后、昭仪、晋国夫人等唐皇室帝胄供奉的700余件丝锦织品也随之走出地宫。这些织物类别包括了锦、绫、罗、绢、缣、纱、绮、绣等8种,采取了反映唐代丝织工艺最高水平的印花贴金、描金、捻金、织金等手法,堪称古今丝织一绝。 24年后,法门寺地宫出土唐代丝织品保护取得重大突破。7月11日,记者...
图为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皇室供奉的丝锦织品。 图为保存完好的唐代缠金线。 图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总工程师杨军昌6日向中新网记者透露,在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皇室供奉700余件丝锦织品中,其工艺多采取印花贴金、描金、捻金、织金等手法。经专家研究发现,过去称之为的“捻金线”应称为“缠金线”,这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唐代丝织工艺的最高水...
古代尼姑有官品吗?最新考古发现,陕西省咸阳市考古所最近出土的两合墓志表明,唐朝德业寺的尼姑生前享受着官家的品秩,死后也使用了官家的葬丧礼仪,为研究唐代寺庙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 咸阳市考古所所长岳起说,咸阳是唐长安京畿之地。为配合工程建设,考古人员今年在坡刘村附近新发现四座小型唐朝尼姑墓,其中两个出土了墓志。根据墓志石,明确刻有大唐亡七品尼墓志铭字样,这不仅点出了其身份,还明确地体现出她们也使用...
唐代胡俑 唐代流行时尚“女穿胡服” 深目高鼻,浓髯卷发,或头戴尖顶帽,身穿开领衣,或手执胡瓶……以胡人形象为蓝本所烧造的陶俑被考古学家称为“胡俑”。近日在西安举行的“丝路胡人学术研讨会”上,国内50余名专家学者就胡俑的特点、胡俑所反映出的国际文化交流状况等课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有关专家研究认为,...
6月20日,陕西历史博物馆举行20周年馆庆,作为庆祝活动的重要内容,中华文明起源展、唐代壁画珍品馆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展。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前进、陕西省副省长景俊海、省政协副主席王晓安、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科技部社会发展司副司长闫金及意大利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席威凯等出席。 从2001年起,科技部、国家文物局等组织实施了多学科联合攻关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充分揭示...
在工作中发现一方唐代石刻墓志,市民宋成飞主动将这方唐代余姚县主墓志移交到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为了表彰这种行为,日前,西安碑林博物馆为宋成飞颁发了捐献文物收藏证书。 宋成飞是雁塔区市容园林局一名工作人员,5月中旬,他在南郊一家建筑工地门口例行检查时,从垃圾中发现一块白色石头上有“余姚县主墓志铭”、“太祖武帝之曾孙”等字样。后经西安碑林博物馆工作人员对...
中国是礼仪之邦、衣冠古国。《左传·定公十年》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史记》认为“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易经·系辞下》则记载:“黄帝、尧、...
2011年6月16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专家对杜甫草堂博物馆唐代遗址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了现场指导。上午9时,成都市文物考古队白玉龙老师对唐代遗址现状进行了勘测,对遗址上生长的青苔和霉菌进行了仔细观察,经过认真分析后认为:“由于气候潮湿,周边植被生长茂盛,加上遗址进行开放性展示,游客进出带入大量细菌等因素给青苔和霉菌的生长制造了良好的条件。但除青苔和霉菌以外,遗址其它状况良好。”随后,在白玉...
中新社西安6月20日电 (记者 冽玮)中国唯一的唐代壁画馆20日在西安开馆,该馆由中国和意大利政府合作建设,共展出来自章怀太子、懿德太子、永泰公主等墓葬的97幅壁画,其中《客使图》、《马球图》、《狩猎出行图》、《仪仗出行图》等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陕西是唐代的京畿地区,当时统治者把绘画作为“成教化”、“助人伦”的工具,对壁画的创作和绘制极为重视,并...
女皇武则天时期的中国绘画是什么样子?盛唐长安丽人是如何化妆的?20日新开馆的唐代壁画珍品馆,通过近百幅保存千年的唐代壁画“集体面世”,会让你流连忘返,获得满意答案。 据博物馆学家、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成建正介绍,唐代壁画珍品馆属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一个特别展馆,它是一座公开展示的现代化唐代壁画馆,在恒温恒湿的环境里陈列着在章怀太子、懿德太子、永泰公主等唐人墓室内保存了千余年的...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遵照周总理遗愿,1983年开始筹建,1991年6月20日建成开放。这座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最高水平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自开放以来,以其雄伟庄重的仿唐建筑、现代化的内部设施、37万余件颇有特色的藏品、由大量珍贵文物构成的基本陈列以及受到普遍好评的专题展览,闻名中外,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并成为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开馆二十年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