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从吉林省文物局了解到,经过两年来的考古发掘,证实位于吉林省白城市的城四家子城址是辽代长春州、金代新泰州的城址,这是我国首次对辽金时期州城城址进行大规模发掘。 城四家子城址位于白城市洮北区德顺蒙古族自治乡,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探明该城址的具体形制和用途,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2013年开始对城址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 经考古人员测量,城四家子城址城墙周长达5748米,城墙上...
据悉,秘鲁有关部门专家将研究掩埋于该国古印加(Inca)帝国首都库斯科(Cusco)之下的考古遗址,以在地图上标记出这一历史名城下隐藏的珍贵文物的位置。图为资料图片,展示了2014年9月10日在库斯科维修工程期间发现的部分古代印加考古遗迹。秘鲁文化部库斯科办公室宣布将开展为期五年的考古测绘项目,旨在寻找掩埋于这一历史古城下方的古代遗址。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已将库斯科列为一处...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是瓷器手工业大发展的时期。 在西汉初期、由于经过楚汉战争和与匈奴的长期战争,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包括瓷器生产在内的手工业发展缓慢。两汉初青瓷日用器皿不多,主要是仿青铜礼器,如壶、瓿、罐、鼎、盒、钟、敦等。西汉中期,仿青铜礼器的青瓷日渐减少,实用器增多。西汉晚期的青瓷器以壶、瓿、罐、钫、樽、洗、盆、勺为主,已经不见仿青铜礼器。西汉青瓷原料中氧化铝和氧化...
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 秦汉时期陶瓷文化。秦汉...
今年6月至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在西藏阿里象泉河上游地区联合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在两处象雄时期墓地共发现并清理了一座土坑墓和5座洞式墓,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对于古代象雄文化的复原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 据介绍,第一处为噶尔县故如甲木墓地。发现了一座大型竖穴土坑墓葬,墓室保留有完整的墓顶横木,发现有多人合葬,并有木棺遗迹。 第二处为札达县曲踏墓地。...
唐代的青瓷以南方越窑为主。越窑的范围主要指唐代越州行政管辖的七个县,包括余姚、诸暨、萧山、上虞等等。古代瓷器的命名,大多是以当时的行政区域加上窑口的名字命名,比如越州产的陶瓷就叫越窑。 唐人陆龟蒙有关于越窑的诗歌:“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形容越窑颜色的青翠漂亮。其实,最早期的越窑有点偏黄,那个黄是绿里透黄,有点像红糖的那种糖黄色。 越窑青瓷在初唐时胎质灰白而松,釉色呈青...
邢窑,是唐代著名的瓷窑,五代(公元907-960年)时仍烧造。窑址位于邢台市所辖的内丘县和临城县祁村一带,是中国白瓷生产的发源地,在中国陶瓷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邢窑遗址已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邢窑在今天河北省管辖区域内,唐代为邢州所管辖,囊括了十一个县。唐代李肇《国史补》中记载:“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邢窑的白瓷和广东肇庆的端砚,非常有名,无论有钱还是没...
在河北邢窑遗址内丘城关窑区发掘的8座早期窑炉和早期堆积层,证明了邢窑烧制瓷器的历史追溯至北朝时期,也证明了内丘城关一带正是早期邢窑瓷器生产的重要区域。 邢窑是中国古代的制瓷窑场,以烧制白瓷著名,有“南青北白”的称谓。目前在河北内丘、临城、邢台、高邑四县广大范围内发现北朝至元代各时期的邢窑窑场遗址近30处。在邢窑诸窑址中,历史等原因造就了内丘城关窑场的核心地位,是邢窑考古发掘和研究的重点区域...
据韩国《文化日报》11月6日消息,韩国国立海洋文物研究所5日表示,在忠清南道泰安郡马岛海域发现了一艘疑为朝鲜王朝时期的沉船。 此前,韩国考古学家共发现12艘古代沉船,但尚未发现过朝鲜王朝时期的船舶。这艘船长11.5米,宽6米,外形属于典型的韩国古船造型。该研究所还在船舶周围发现了朝鲜王朝时期的111件白瓷,在船体内部发现了朝鲜王朝时期的2件粉青沙器。 研究所方面表示,虽然这艘船舶是...
秦始皇于即位之初便倾天下之力大兴土木,建造大规模的阿旁宫和陵园。所以,砖、瓦等建材和宫殿内所需陶瓷器皿大量烧造。1974年在秦始皇陵东侧出土的大量与真人等大的陶制兵马俑,就是秦始皇陵墓陪葬品的一部分。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情况可以看出当时的烧陶水平,数量巨大,仅仅挖出一个角落,就有千万之巨;制作精湛,神态各异,造型生动;工艺成熟,如此巨大的作品,几乎没有变形、开裂的问题,原材料使用当地泥土,凝结性、可...
一把壶1.18亿! 纽约,虽是大洋彼岸一个遥远的地方,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国内市场。 3月22日,当中国内地拍卖公司正在为4、5月份的春拍进行紧张备战的时候,远在纽约的著名拍卖行——苏富比拍卖公司和往常一样先于中国完成了自己一年一度的春季大拍,已在纽约成功举办了中国艺术品拍卖专场,由此揭开纽约2011年春季中国艺术品拍卖会的序幕。 苏富比纽约春拍上,有一件来自中国的艺术...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后,为皇室专烧制的御窑厂停办,全国瓷业进行改良,成立了不少瓷业公司,此时为了维持中国瓷业在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民国初期涌现了大量仿古瓷。上至六朝青瓷,下至唐、五代、宋的名窑名品以及明清御窑典型器几乎无不仿制,而且惟妙惟肖。时至今日,大量的民国仿品仍然混迹人间,甚至不少也流往海外。因此,民国时期的仿品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其中粉彩瓷器也是当时生产的主流。 民国时期...
为妥善保护古籍,日前,市档案局(史志办)从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分别将明嘉靖三十三年和清康熙二十二年《宜城县志》征集进馆。 明嘉靖三十三年《宜城县志》和清康熙二十二年《宜城县志》均为孤本。因年代久远,嘉靖县志只有上中两卷,缺下卷,康熙县志书中有损毁、错页现象。为确保古籍的安全与完整,档案局(史志办)专门组织人力和财力,分别对这两本旧县志进行了抢修,并翻印整理。
最新考古发现证实,位于吉林省大安市的尹家窝堡遗址是辽金时期的土盐制作遗址。考古人员初步判断尹家窝堡遗址的年代应不晚于金代。这是我国东北地区首次发现盐业作坊遗址。
近日,黄山市黄山区三口镇发现清代修建的“襄安王庙”遗址,该庙是为纪念战国时代燕国王族襄安王凌霄,遗址的发现为研究黄山地区战国时代文化提供了史料。 该庙是清代时期建筑的房屋,位于三口镇湘潭村老街,坐北朝南,前是三间普通房,后面是庙堂。一进三间,占地面积约70.47平方米,高6.5米,封火墙为穹式,墙体呈红色。大门楼阁上嵌有青灰色石碑,上刻有“襄安王庙”四个大字。据当地人介绍,“襄安王庙”又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