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这棵唐代古槐历经大火而不死 古槐的树干已经完全中空,但仍能发出新芽 工人正在给唐代古槐进行加固保护 甘肃天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史前时期人类始祖太昊伏羲氏的故里,伏羲庙中一棵棵古树见证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8000年的文明史。记者15日从天水市外宣办获悉,近日来自北京的古树保护专家对伏羲庙一株唐槐进行了考古鉴定和全方位保护。在考古中发现该树在古代曾遭火灾不死,树根下更...
文/图 赵君妮 大唐西市博物馆藏有一件唐代的镶绿松石螺钿鹦鹉纹铜镜,直径6.5厘米,圆钮,素缘,镜背图案以海蚌贝壳打磨雕刻镶嵌而成。钮外镶嵌一圈螺钿,主图案为螺钿雕刻的鹦鹉和折枝宝相花,中间空隙处镶嵌有绿松石,鹦鹉宛如在花丛、绿叶间飞舞旋转,细致精巧、生动活泼。 唐代螺钿镜被誉为“中国最美的铜镜”,为唐代的特种工艺镜之一。此类铜镜的主题纹饰有人物、花鸟和宝相花、折枝花等等。螺钿镜的制作,用螺蚌...
新华网湖北频道11月1日电(罗伟)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花果街办与柏林镇交界处的大山深处,散落了大批唐代佛像!10月29日,笔者驱车前往柏林,一睹了这些佛像的“真容”。 王先生就职于十堰市内某单位,老家在张湾区花果街办花园村。王先生告诉笔者,该村部分属地与柏林镇交界。在大山深处的一个地方,田间地头散落着很多佛像。 在王先生的带领下,笔者驱车前往花果。从花园村朝大山深处进发,约20余分钟后,几户民居...
“玉山县一农民挖地基做新房,一下挖出了好多宝贝。”10月13日一大早,玉山县一名热心读者就给本报打来热线电话,爆料玉山农民挖到一古墓,里面有不少文物。 玉山县考古队负责人介绍,12日下午,该县怀玉乡蒋家山村民罗来佗造新房,挖地基时,突然挖到一古代棺木。当时棺木破损,接到村民反映,考古队员即赶到现场。初步考古发现,这是一唐代古墓。打开棺木,里面尸体早已腐化,只有碎小头骨。考...
寺院住持诵经敲击坐磬 杨大钧藏唐代大中五年铜制坐磬 “磬”是我国古老的敲击体鸣乐器。坐磬为佛寺所用法器,铜质、仰钵体,口大底小而圆,根据寺院等级而定,大者口径如锅,约在30-60厘米,高不足30-60厘米。小者口径若碗,约在15-20厘米,高不足15厘米。磬体多为素面,亦有刻经文于腹外周。常置于特制的圆形磬几上,磬身底部坐在厚厚的毡布圈之上,演奏时僧侣边诵经,边右...
九世纪阿拉伯帆船复制模型。 在新加坡举办的《下西洋:唐代沉船珍宝》展览持续近8个月之后,将于10月2日谢幕。本报记者从主办方了解到的信息表明,有10万余人次的观众参观了从一艘千年沉船打捞上来的450件稀世珍宝。本次展览由新加坡国家文物局及其属下的亚洲文明博物馆、新加坡旅游局等联合举办。展览主办方人士告诉本网记者,新加坡是这项世界巡回展的首站。此前,他们已经与中国的一些博物馆取得了联系,希望巡回展...
人民网(微博)曼谷9月28日电(记者 丁刚)在新加坡举办的《下西洋:唐代沉船珍宝》展览持续近8个月之后,将于10月2日谢幕。本报记者从主办方了解到的信息表明,有10万余人次的观众参观了从一艘千年沉船打捞上来的450件稀世珍宝。本次展览由新加坡国家文物局及其属下的亚洲文明博物馆、新加坡旅游局等联合举办。展览主办方人士告诉本网记者,新加坡是这项世界巡回展的首站。此前,他们已经与中国的一些博物馆取得了联...
2005~2006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河南省荥阳市王村镇薛村遗址发掘一座唐代晚期纪年墓,墓主为唐代河阳军兵马副使宋华及其夫人阎氏,编号为第Ⅳ发掘区的M2。墓葬为带竖穴墓道的土洞墓,由墓道、封门、甬道和墓室四部分组成,出土器物有陶器、瓷器、铜器、铁器、墓志等10件(组)。墓志志文记墓主人宋华卒于唐宪宗元和景申岁七月六日(公元816年),唐宪宗元和庚子岁闰正月已酉(公元820年)下葬。 ...
吴启基 中国绘画的取材分类,主要就是山水、花鸟、人物。一个画家的一生,精于一种已很难,何况多种多元。来自中国唐山的郭有河,就有这种能耐。而他最为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很多人视为畏途的人物画。他的人物画出入古今,刻画历朝历代各种古装人物是一个大项,还有现代各行各业人物的描绘。很多更是系列之作和气势宏大的人物群像。 众所周知,人物画之难是在众题材之外。原因:人物画跨界范围广,以人物多少来分,又有群...
南方日报(微博)讯 (记者/李培 实习生/陈小雁)近日,由广州博物馆(微博)与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丝路拾贝——大唐西市文物展》在广州博物馆镇海楼专题展厅开幕。来自大唐西市的两百余件文物精品齐齐亮相,覆盖建筑构件、陶瓷器皿、三彩动物、丝织品等领域,让观者仿若回到千年前大唐盛世。 此次展出的“鎏金鸳鸯纹银盒”直径只有5厘米,高3厘米,和现代女士用的补粉盒相近,很可能是唐代女士们随身携带的化...
中国的彩瓷发展到唐代,可以说是有了重大的突破。尤其是唐代创制的三彩瓷和以釉下彩绘闻名于世的长沙窑彩瓷,以及唐钧花釉瓷等,均以其色彩丰富、气象万千而成为古代艺术宝库里的珍品。唐代的彩釉瓷因其色彩绚丽、精美绝伦,又历史久远,存世量不多,因此,收藏价值不凡。于是,市场上以假充真的赝品就层出不穷,收藏者务须认真鉴别,谨防上当。 在唐代的彩瓷中,长沙窑彩瓷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它始烧于初唐,兴盛...
中国的彩瓷发展到唐代,可以说是有了重大的突破。尤其是唐代创制的三彩瓷和以釉下彩绘闻名于世的长沙窑彩瓷,以及唐钧花釉瓷等,均以其色彩丰富、气象万千而成为古代艺术宝库里的珍品。唐代的彩釉瓷因其色彩绚丽、精美绝伦,又历史久远,存世量不多,因此,收藏价值不凡。于是,市场上以假充真的赝品就层出不穷,收藏者务须认真鉴别,谨防上当。 在唐代的彩瓷中,长沙窑彩瓷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它始烧于初唐,兴盛在...
明代徽州户帖 近年来,随着明清户帖文书被陆续发现,中国古代的户帖越来越引起学术界和社会的关注。不过,明清阶段已是中国古代户帖制度流变的晚期了,若溯其渊源,李唐王朝才是户帖最早孕育产生的时代。而且,唐代户帖是发给百姓用于征税派役的文书,这与明清户帖仅是登记每户人口的籍册明显不同。那么,户帖为什么产生在唐代?最初实施的目的是什么?户帖在唐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有哪些功能?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
唐代真子飞霜铜镜 唐代是道教全面发展的繁荣时期之一,道教推崇“黄老之术”、“求仙长生”迎合了皇家的统治需要,始终得到扶植和崇奉。在唐代近三百年的统治中,国家大力发展道教,广建道观。唐太宗拜老子李耳为始祖,用道教为李姓唐王朝的统治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唐高宗更追封李耳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高宗皇帝还亲自为《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