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9日,山西运城考古发掘人员在稷山县太阳乡下王尹村的遗址现场实施发掘。新华社发(薛俊 摄) 据介绍,这处遗址为新石器时代庙底沟二期文化(距今约4500年)遗址,考古人员9月底以来已发掘出白灰面房址、陶窑、灶坑、灰坑等50多处遗迹以及石器、陶器、骨器等百余件文物。该遗址的发掘对研究新石器时代人类的聚落分布、变迁以及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旧石器时代早期和晚期遗址。万寿岩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岩孤峰,地处闽中大谷地东南边缘,为上石炭纪船山组灰岩构成,岩溶发育,生成若干洞穴,旧石器时代遗存发现于其中的灵峰洞和船帆洞 (图一)。1999和2000年的发掘中,揭露面积共约400平方米,出土了800余件石制品和少量骨、角器以及一批哺乳动物化石。 灵峰洞位于万寿岩西南坡,洞内堆积分4层。第3层为坚硬的浅黄色沙质粘土层,在约13平方米的范围内...
在赤峰近日召开的“内蒙古二道井子青铜时代古文化遗址保护国家级专家论证会”上,与会考古专家经过长期的考古研究,决定把二道井子遗址建成国内一流的博物馆。 二道井子遗址是是我国保存最好的古代文化遗址之一,价值很高,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专家论证会上指出,二道井子遗址的房屋遗址之完整,文化内涵之丰富,对我国的考古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要全力以赴加强对二道井子遗址的保护工作。要报请...
红山文化著名宗教中心牛河梁祭祀遗址群中的重要地点。位于辽宁省凌源市凌北镇三官甸子村下河汤沟村民组。 1979年发现,当年进行了试掘。2002年至2003年进行了全面发掘,揭露面积1700余平方米(图一),遗址分为三个文化层,上层为夏家店下层文化,中层为红山文化积石冢,下层有红山文化灰坑等生活遗迹和积石遗迹。发现红山文化墓葬6座,灰坑4座,出土玉器15件,绿松石坠饰2件;夏家店下层文化房址8座,窖...
11月4日下午,陕西省汉长安城未央宫前殿遗址景区项目设计方案听审会在区会议室召开。本次听审会是在区文物局面向国内外进行未央宫前殿遗址景区项目设计方案公开征集的基础上进行的。 来自陕西省内外的7家专业设计公司依次介绍演示了未央宫前殿遗址景区设计方案,陕西省文物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建新教授、陕西省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设计院院长周萍女士、陕西省民俗学会会长梁荫、陕西省旅游集团副董事长蔡建新、市...
太原市文物普查队在对娄烦县河家庄遗址进行复查时又有了新的发现:共找到9座白灰面房址、两处文化层等遗迹,并且在地表采集有龙山文化的泥质和夹砂灰陶篮纹罐残片,以及夏商时期的泥质灰陶绳纹罐残片、夹砂灰陶绳纹鬲足等遗物。 河家庄遗址为一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娄烦县娄烦镇河家庄村东北约100米的涧河北岸台地上,该遗址曾在1980年、1982年进行了两次试掘,清理了数座灰坑、房址。此次调查有了新的结果:...
今年是嘉兴马家浜遗址发现及第一次发掘五十周年,为进一步研究马家浜遗址的文化内涵、聚落形态结构,在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后,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对马家浜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 嘉兴市人民政府即将实施《马家浜遗址保护规划》,并建设马家浜遗址博物馆和马家浜遗址公园。这次发掘将为有效的遗址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将发现的一些重要遗迹、地层剖面保留,作为遗址公园的现场展示。目前,发掘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展开。(...
板桥镇出土的北宋时期的青砖。 板桥镇出土的部分瓷器。 从9月初开始的板桥镇遗址发掘,到目前已经进行了近两个月时间,此次发掘共发现了3组北宋时期的官方建筑,出土各类文物万余件。11月9日下午4时30分许,国家考古研究专家组有关人员来到胶州板桥镇遗址进行了实地查看,并且参观了已经出土的万余件文物。考古专家称,如此大规模的北宋时期遗址在国内罕见,如果能建成博物馆,就能更好地保护遗址。 发...
新华网,稷山(山西),2009年11月9日 11月9日,山西运城考古发掘人员在稷山县太阳乡下王尹村的遗址现场实施发掘。新华社发(薛俊 摄) 据介绍,这处遗址为新石器时代庙底沟二期文化(距今约4500年)遗址,考古人员9月底以来已发掘出白灰面房址、陶窑、灶坑、灰坑等50多处遗迹以及石器、陶器、骨器等百余件文物。该遗址的发掘对研究新石器时代人类的聚落分布、变迁以及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近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文管所的工作人员在文物普查时,在呼勒斯太苏木达格图嘎查北30公里的马鬃山附近,发现了一处较大型的石板墓葬群遗址,该遗址与之前发现的突厥石人墓相距不远。墓葬大部分依山而建,面积约2平方公里,沿山坡呈不规则的环形状分布,保存较完整,单体墓葬数量达100座以上,一般呈东西方向坐落,面积大小不一,大墓约为12×8米、10×6米,小墓约为4×6米...
张忠培先生(中)在工地考察指导工作 工地远景(由西向东) 龙山岗遗址工地全景 龙山岗遗址,又称黄楝树遗址。位于河南省淅川县滔河乡黄楝树村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淹没区文物保护项目之一。遗址坐落在闹峪河(又称肖河)东岸的台地上,北约1公里为水田营遗址,东约12公里为著名的下王冈遗址。2008年5月—2009年10月,受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委托,并报请国家文...
今年是浙江省嘉兴马家浜遗址发现及第一次发掘五十周年,为进一步研究马家浜遗址的文化内涵、聚落形态结构,在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后,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对马家浜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 嘉兴市人民政府即将实施《马家浜遗址保护规划》,并建设马家浜遗址博物馆和马家浜遗址公园。这次发掘将为有效的遗址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将发现的一些重要遗迹、地层剖面保留,作为遗址公园的现场展示。目前,发掘工作正有条不紊...
11月5日,记者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局获悉,该局与凤凰县文物局近日在野外文物考查过程中,发现了乾嘉苗民起义的军事遗址。这一军事遗址的发现,对研究乾嘉苗民起义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军事遗址位于海拔近800米的凤凰县禾库镇天星山和天母山。在天星山,发现了依据险峻的悬崖,由石块砌成的兵营和哨卡等防御工事,并有一口呈六角形的水井,面积达10多平方米,可供上千人饮用。此处典型的湘西苗族地区营盘式或山寨...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记者11月6日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所文物考古专家对淅川龙山岗遗址的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发现了仰韶时代晚期的房址群,特别是三座大型分间式房屋,面积大、规格高,在汉水中游同时期文化遗址中非常罕见。 龙山岗遗址位于河南省淅川县滔河乡黄楝树村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淹没区文物保护项目之一。20世纪60年代,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对该遗址进行过发掘,发现有仰韶时代晚期、屈家岭文化晚期、石家河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