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副总干事、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史为乐、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资深规划工作者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特邀研究员高级规划师张惠岐,在河北省平山县民政局有关人员陪同下视察中山国古城遗址、详细了解历史。(河北省文物局 平山县文化局)
在南宋御街·中山路综保工程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之后,杭州将正式启动实施南宋皇城大遗址综保工程。昨天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南宋御街·中山路综保工程总结表彰暨南宋皇城大遗址综保工程动员大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在会上强调,要明确南宋皇城大遗址的重大价值,明确南宋皇城大遗址综合保护的重要意义、现实基础、总体要求、重大项目和保障措施,全面启动南宋皇城大遗址综...
11月23日,江苏省苏州市文广新局、文物局召开草鞋山遗址2009年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陆菁主持了新闻发布会。市文广新局文物处处长尹占群,市考古研究所所长陈军、副所长丁金龙,工业园区社会事业局文体处处长陈翔出席了新闻发布会。苏州及驻苏各大媒体近40余名记者参加了本次新闻发布会。 今年9月,苏州市考古研究所为草鞋山遗址保护规划项目做前期工作,2个多月来,进行了大范围的考古...
作为第四届文博会北京(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分会场,周口店遗址以“寻根溯源 传承文明”为主题,开展五项活动庆祝第四届文博会。一是以纪念“北京人”第一颗头盖骨发现80周年,弘扬我国悠久灿烂的史前文化,展示中国的古人类遗址和人类演化进程为主题,以我国出土的重要古人类化石为主线,开展中国古人类展。二是以《周口店遗址保护管理办法》、周口店遗址整体介绍及...
11月23日,记者从苏州市文物局了解到,苏州考古研究所近期在配合苏州工业园区“夷陵河(东港河)驳岸工程”进行抢救性发掘工作时,发现了一处崧泽文化晚期阶段墓地,至今发掘清理墓葬15座,共发现器物100多件。 该墓地位于苏州唯亭镇阳澄湖南岸草鞋山遗址中心区东部边缘,距今约5200多年历史。墓葬南北分布有三排,每排有四、五座墓葬。其中北面一排墓葬形制略大,墓葬均为南北向排列,出土文物较多,其中一座墓葬有...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潮汕大地上就已有人类居住!记者昨日从市文广新局文物科获悉,我市潮阳区谷饶镇新坡村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遗址,通过考古发掘,共出土文物29件。这一发现,是我市继2007年5月25日发现“南澳一号”古沉船后又一次重大考古发现,将潮汕有人类劳动、居住的历史上溯至3000多年前,大大改写了潮汕历史。获悉这一消息后,市委书记黄志光在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认为...
“三个凹孔,如同雕空的人的双眼和嘴巴,如再塑上鼻、耳,不就是一个完整的人头塑像吗?你们看,这件距今约6000年前的陶器造型很奇特!”文物专家告诉记者,这件陶器器耳是在宝鸡市陈仓区白道沟遗址发现的。文物普查队员发现后爱不释手,至于它是哪种陶器的器耳,队员们一时还搞不清楚。文物普查队员已将其命名为白道沟遗址人面头像标本,列为文物普查重要发现之一。袁锋
出土的玉纺轮和玉镯等部分玉器 小兜里遗址现位于浙江省海宁市海昌街道火炬村7组,遗址主体原为东西长约150、南北约40米、高出周边水田约1.5米的长方形土墩,土墩“四至”基本保存完整。2009年4-7月,因海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文苑路北延工程涉及遗址东部,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海宁市博物馆联合组队对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940平方米,清理了崧泽晚期-良渚文化墓葬十九座,出土陶、石、...
“三个凹孔,如同雕空的人的双眼和嘴巴,如再塑上鼻、耳,不就是一个完整的人头塑像吗?你们看,这件距今约6000年前的陶器造型很奇特!”文物专家告诉记者,这件陶器器耳是在宝鸡市陈仓区白道沟遗址发现的。文物普查队员发现后爱不释手,至于它是哪种陶器的器耳,队员们一时还搞不清楚。文物普查队员已将其命名为白道沟遗址人面头像标本,列为文物普查重要发现之一。
禹会村遗址发掘又获重大发现 出土史前小麦炭化物改写中国农业史 通讯员张建平、记者李陈续从此间获悉,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在淮河流域的唯一重大科研项目——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取得重大发现:在近期由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进行的第三次发掘中,出土了史前小麦炭化物和龙山文化时期最高级礼器白土陶鬶。 禹会村遗址位于蚌埠市涂山南4公里淮河东岸,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200米,古称禹墟,是古...
出土的玉纺轮和玉镯等部分玉器 小兜里遗址现位于浙江省海宁市海昌街道火炬村7组,遗址主体原为东西长约150、南北约40米、高出周边水田约1.5米的长方形土墩,土墩“四至”基本保存完整。2009年4-7月,因海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文苑路北延工程涉及遗址东部,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海宁市博物馆联合组队对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940平方米,清理了崧泽晚期-良渚文化墓葬十...
楚文化的源头到底在哪儿?这一困扰国内考古学界的最大课题之一,现在有了初步答案。 湖北省考古所朱俊英研究员介绍说,由中国考古学会与国家文物局联合举办的“南水北调中线文物考古发现学术讨论会”刚刚在郑州闭幕,与会的100多名专家经过反复比较和相关实物资料,认为去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郧县辽瓦店子遗址,或许正是学术界寻找多年的楚文化源头。 湖北省郧县文物局局长周兴明说,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汉江中游早在...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近日,位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部的金凤台遗址保护性修复工程正式动工,明年6月完工。金凤台原名金虎台,与铜雀台、冰井台并称为“邺城三台”,是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于邺城西墙北部以墙为基建起来的。明代中期以后,铜雀台大部、冰井台全部被漳水冲没,只有金凤台巍然独存,但已有多处遭破坏。该县聘请专家充分论证,并报请国家、省、市有关部门批准,决定投资90万元对金凤台遗址进行保护性修复。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