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管理处介绍,他们将与文物部门合作,对公园内的一处唐山大地震遗址进行修缮,目前,国家及河北省的文物专家正在制定相关方案,不久之后即将规划完成。 据了解,位于公园内的地震遗址为唐山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厂房建于1959年,现保存的遗迹是南北走向的3跨厂房,建筑面积9072平方米。地震时,厂房处于宏观震中,烈度为11度,3跨厂房除部分中间立柱扭曲、倾斜外,四周墙柱全部倒塌,屋架落地...
“位于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乡的清朝古建筑群‘林探花府’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却是残垣断壁。”近日有读者向记者反映称,作为宿州市少有的古建筑文物,“林探花府”已破败不堪,主管部门该将其好好保护起来。 记者探访—— 探花府里残垣断壁 “林探花府”是清嘉庆辛未武科探花林方标的府第,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
备受关注的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保护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前期工作,有关部门已对该街区开展入户调查工作。该街区房屋征收补偿方案也正在制订和完善过程中,实施前将公示并认真听取公众的意见建议。 此次入户调查,一方面了解街区内的房屋情况和人员居住情况,另一方面了解街区居民对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保护的意见、建议以及安置需求等。据入户调查初步统计,该街区现有公房545户;私房535户,其中成套房216户,非...
3月13日,中国大运河重要文化遗存浚县云溪桥开始修缮。目前,云溪桥南北两侧已架起脚手架,桥上南半幅已被工作人员用安全网围住,施工正在进行中。 云溪桥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城西门外,是卫河之上仅存的两座古桥梁之一(另一座是新乡的合河桥)。云溪桥所横跨的卫河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大运河极其重要的一段,云溪桥作为大运河上保存完整的实物,是大运河历史活的见证,为研究大运河的历史、发展和变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秦家有待修复的老宅,位于小娄巷50号,共400平米 快报记者 陆媛 摄 与秦家老宅形成鲜明对比的经政府全面修复的小娄巷民居(资料图片) 无锡小娄巷历史街区 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是无锡两大名门望族秦氏、谈氏的世居之地,也是目前无锡闹市区仅存的历史街区。历史上小娄巷名人辈出,自宋以来,先后培育出1位状元、13位进士、15位举人,有古代的兵部尚书也有当代的两院院士、著名高校校长等等。小娄巷及...
近日,甘肃省文物局组织召开拉卜楞寺保护修缮工程(二期)设计方案省级评审会,对拉卜楞寺释迦牟尼殿(小金瓦寺)、白度母殿、时轮学院、上续部学院、白伞盖殿、寿安寺、喜金刚殿等7座古建筑保护维修方案进行了评审。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也是一座学科齐全、修习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后经历代扩充修建,现有佛殿、学院、囊欠等文物建筑群54座,僧舍院落500多座,占...
重庆市北碚区峡防局旧址始建于明末清初,占地面积约1473平方米,是北碚城区中唯一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是研究中国乡建运动和抗战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2009年7月,该址被确定为重庆市重要抗战遗址,并于2010年12月作为重庆市重点工程正式启动保护性修缮。北碚区共投入4000多万元,严格按照“材质讲究、质量把关、安全第一、进度...
重庆市北碚区峡防局旧址始建于明末清初,占地面积约1473平方米,是北碚城区中唯一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是研究中国乡建运动和抗战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2009年7月,该址被确定为重庆市重要抗战遗址,并于2010年12月作为重庆市重点工程正式启动保护性修缮。北碚区共投入4000多万元,严格按照“材质讲究、质量把关、安全第一、进度规范”的修缮原则...
2月19日上午,记者在四门塔看到,塔身四周已被脚手架包围起来,外面罩着一圈绿色防护网。在塔顶外檐口等高处铺设了一圈木板,不时有工人在上面行走搬运物品。 据管委会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早在前几天,塔内的佛像已被包裹上了毛毯,塔室内顶也用钢管进行了预先支撑,并在佛像顶部铺设了木板,以防止拆卸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石块掉落等问题对佛像造成危害,确保文物的安全。 昨日上午近11点,塔顶拆卸正式开始,施工人员小心...
2月23日,北京市文物局宣布,首都将启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文物修缮工程,具体包括“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恢复工程”和“百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 标志性历史建筑如何修复?百项工程能否保护古都文脉?现实中存在的文保难题如何破解? 恢复 将力争启动重要景观修复工程,保持“凸”字型城廓平面 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类型丰富、数量众多,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核定数据,全市各级不可移动文物总数达到...
为落实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和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建设文化之都的目标,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加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力度,自今年起每年投入文物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经费达10亿元人民币,北京市文物局和东、西城政府今年将共同组织实施历史文化名城标志性景观的恢复,力争启动明北京城城墙遗迹、永定门瓮城及箭楼、北京内城西南角楼、外城东南角楼、西南角楼等重要节点景观修复工程,形成内、外城的整体景观...
今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最大规模的“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恢复工程”和“百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将启动,每年投入到文物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专项经费增长到10亿元。10亿元投入,相当于其他省市对文物保护财政投资的总和,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表示,与过去相比,目前的财政投资是空前的。中轴线将定缓冲区范围今年,北京将启动中轴线沿线文物建筑外观整修工程,按中轴线申遗要求,继续中轴线保护规划研究,确定遗产申报名...
“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恢复工程”和“百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今天将宣布启动,这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最大规模的文物修缮工程。记者昨天从市文物局了解到,随着明北京城城墙遗迹、永定门瓮城及箭楼等标志性建筑的逐步恢复,北京旧城区将再现“凸”字形城郭。 修复永定门瓮城及箭楼 据市文物局介绍,按照《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要求,必须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