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高古玉器艺术的长廊里,上自红山、良渚,下迄汉唐的玉器,异彩纷呈,各领风骚。而时下常为人们所钟情的,多为战国及两汉玉器。这当然无可非议,战国两汉玉器俊逸潇洒,堪称一绝。但我还是要说,爱玉何必唯重战国两汉?商周玉器,未尝不是古玉中另一奇葩。且不说其精巧剪裁、奇妙构思、简洁明快之工艺令人慨叹,就说题材,缤纷多彩——凡飞禽走兽,鱼虫百怪,神人物象,无所不有。从礼仪佩饰,到王室重器,不胜枚举!从艺术上讲,...
良渚文化,发现于浙江余杭县良渚镇。遗址分布于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距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良渚文化陶器以泥质黑陶(包括灰胎黑皮陶)数量最多,并有一些砂质红陶与泥质灰陶。其制陶技术较高,普遍使用轮制,器型精致规整,器壁较薄,陶胎呈灰黑色。 代表性器物有簋形器、断面丁字形足鼎、高颈贯耳壶等。圈足器、三足器盛行。陶器表面打磨得很光亮,少数器物有镂空和划纹装饰。彩陶数量较少,多以红彩或黑彩绘旋纹...
夏至战国时期是中国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陶器已经丧失了前一时期的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青铜礼器和生活、生产用器成为社会风尚的主流,陶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还保持着传统的面貌,但器型、纹样模仿青铜器的做法相当流行。烧陶窑炉的发展为冶炼青铜炼炉的创制提供了启示;而能用火候较高的温度冶炼青铜,又为改进陶窑炉进一步烧制出耐温较高的白陶器和原始瓷器创造了条件。 相当于夏代的二里头文化的白陶就是一个...
春秋时期的灰陶仍以平底器和袋状三足器为主,兼有少量圈足器。其质料仍以夹砂灰陶与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红陶与棕色陶较少,并有少量灰皮陶与黑皮陶,制法都是轮制,特大型厚胎陶器仍采用泥条盘筑法。器表主要饰粗绳纹,兼有一些弦纹、划纹、附加堆纹与暗纹,比西周陶器的纹饰更为简单。陶器的种类较西周时期又有减少。 常见的炊器有鬲、釜。鬲为敛口、折沿或卷沿、深腹圆鼓、矮袋足或仅有象征性的袋状乳头。釜为敛口、折沿...
二里头文化因其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而命名。二里头文化早期陶器的形制、类别与器表纹饰,基本上承袭河南豫西地区龙山文化晚期的陶器发展而来。 陶器特征仍是折沿平底、三实足和圈足器为主的发展体系,但圆底器在该地区已开始少量出现。陶器的质料仍以砂质和泥质灰陶(深灰或黑灰)为多,并有一些黑陶(包括黑皮陶)、棕灰陶与红陶,白陶与硬陶很少。陶器成型技术基本都是轮制,兼有一些模制与手制。器表多饰有划纹、弦纹...
胶东地区最大的宋元时期古墓群,在烟台市高新区被发现。4日上午,记者在高新区日头泊墓群发掘现场看到,115座古墓的发掘工作基本结束,共出土80多件文物。 在一座穹隆顶砖室墓里,有大门、灯台、木窗棱、家具……当然,这些陈设全由砖石砌成,但坟墓的样子完全仿照地面房屋建造,像一处埋在地底的房子,当地人叫它“丘子坟”。在发掘的115座古墓中,像这样的穹隆顶砖室墓有84座,另外还有方形砖室墓12座,券...
近日,宝鸡市扶风县上宋乡和城关镇村民在从事生产活动中,发现西周时期墓葬及青铜器窖藏,及时报告文物部门。市、县文物及有关部门立即组织抢救清理,出土了一大批珍贵文物。 10月15日下午,扶风县上宋乡红卫村五组村民李军娃、张铁路、李雄辉等村民在位于砖厂北边的断崖上取土,发现一西周中期墓葬,并出土青铜器等文物。李军娃等立即停工,并拨打110报告县公安局,县公安局立即出警并告知县文化文物局。经市、县...
近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岩画考古队来到大兴安岭呼中区碧水镇北山洞,经过80多天的抢救性清理发掘,石器、玉器、古玻璃、玛瑙料珠、彩绘遗迹等文物纷纷出土。17日,本报记者专访了本次考古队领队、59岁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评春,听他讲述出土文物的价值及此次考古背后的故事。 四次探访只为见北山洞“芳容” 得知北山洞,源于一次岩画调查,“2012年11月我们到了呼中区,那次就知道了这个山洞...
西夏瓷器生产是在中原北方诸窑系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但是所生产的瓷器毕竟与中原瓷器有所区别。区别表现在常见瓷器局部造型和装饰处理与中原不同,另一方面不少瓷器表现出浓厚的民族属性。 (一)西夏瓷器的总体特征 西夏陶瓷中的碗、盘、钵等圈足器均挖足较深(俗称“挖足过肩”),器壁近底处较厚,近口处较薄,底则更薄,这是因为碗、盘等主要用顶碗覆烧法烧制而造成的。顶碗覆烧法支撑点在圈足部,为了能撑...
图为墓碑一处 碑林新收藏的武周时期碑,专家正在解读碑文 碑文记载了西安的地名“韦曲”和“凤栖原” 唐武周时期造的“月”字 今年夏天的一天,在西安城南一工地,两截残碑散落在土里,文物专家张安兴轻轻拨去碑额上的浮土,“大周”二字显现,这让他大为惊喜,难道这是罕见的武周时期的墓碑? 张安兴迫不及待地往下看,他的推测是对的,这是一通“大周故郢州刺史杨府君之碑”。这块...
民国是我国陶瓷生产、发展史上最为低潮的时期。我国陶瓷业发展到宋、元、明、清诸代,都有一个复苏、发展、全盛至衰落的过程,但到了民国时期,整个陶瓷业就一直低迷不振,瓷器生产已呈全面衰退之势。袁世凯为了效仿封建王朝,在江西景德镇建立了御窑厂,派郭葆昌监督窑务,陶瓷业中心仍在景德镇。这些瓷器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传统官窑瓷器的精美细腻,但总体上看工艺低劣,精美程度甚至不及工艺衰落的晚清瓷器。 民国时期...
从公元263年魏灭蜀以后,连年战乱,北方出现了五胡十六国的局面。西晋灭亡之后,许多门阀士族渡江南下,先后建立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并与同时代北方的北朝统称“南北朝”。 一、南北方迥异的瓷器 此时,南北方的制瓷业发展不平衡,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长江流域广大地区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发展较快,钱币铸造业的发展和厚葬的风尚在民间盛行,这些都为制瓷手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
三国时期,瓷器还是一种兴起不久的新产品。所谓三国时期的青瓷烧造,主要是指孙权政权控制地区的青瓷烧造。 此时的瓷器以越窑瓷器为代表,其胎质坚硬,优质瓷的胎色呈淡灰色、釉面青亮光润,这说明当时的工匠已能够很好地掌握还原气氛了。瓷器的造型和装饰基本上是承袭汉代的,同时较多地吸取了陶器、铜器和漆器等的形式和图案花纹。但此时的纹饰较少,只有划或印的网格纹、弦纹、水波纹等,贴塑、模印纹则比较丰富。...
文学史上,有影响的“西厢故事”共有四版:唐代元稹《莺莺传》、北宋赵令畤《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词》、金人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人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版西厢,在传颂浪漫爱情的同时,亦留下了丰富的唐宋金元时期人们用香的记录。 唐人用香之法颇多,如佩戴、含服、涂敷……养颜用品五花八门,而熏衣香方更是层出不穷。 唐人元稹的《莺莺传》行文简约,提及香的地方不多,却真实反映了唐代...
省文物局局长赵荣在现场了解和指导工作 专家辨识铭文 簋 斗 簋腹内铭文 近日,我省宝鸡市扶风县上宋乡和城关镇村民在从事生产活动中,发现西周时期墓葬及青铜器窖藏,及时报告文物部门。市、县文物及有关部门立即组织抢救清理,出土了一大批珍贵文物。 10月15日下午,扶风县上宋乡红卫村五组村民李军娃、张铁路、李雄辉等村民在位于砖厂北边的断崖上取土,发现一西周中期墓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