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摘要:喇家遗址四座齐家文化的房址分别于2000年和2001年发掘完成,在此后的数年当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房址及房内人类骨骸等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改变了发掘清理后的原始状态。为了保护房址和人骨遗骸,对房址进行了物理复原加固和化学保护。采用金属锚杆牵入嵌入方式、沟槽内嵌入固定体方式、利用孔洞嵌放固定体进行土体夯筑方式等加固方法,并使用非水分散体丙烯酸树脂溶液进行喷洒或滴渗保护。结果显示,...
连日来,省文物部门组织的考古工作人员,对沙洋县毛李镇钟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目前,考古人员已发掘出土新石器时代房屋遗迹2处、翁棺墓葬16座、生产工具、生活器皿等各类文物100多件和大量新石器陶器残片。 钟桥遗址位于毛李镇钟桥村6组,属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约2.1万平方米。因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河道从此处经过,省文物部门决定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该遗址的出土文物反映了江汉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
连日来,省文物部门组织的考古工作人员,对沙洋县毛李镇钟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目前,考古人员已发掘出土新石器时代房屋遗迹2处、翁棺墓葬16座、生产工具、生活器皿等各类文物100多件和大量新石器陶器残片。 钟桥遗址位于毛李镇钟桥村6组,属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约2.1万平方米。因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河道从此处经过,省文物部门决定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该遗址的出土文物反映了江汉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昨天上午,随着第一锹新土被铲起,马家浜遗址公园和马家浜文化博物馆正式奠基开建。整个遗址公园占地22.72公顷,包括文化博物馆、遗址挖掘大棚、生态村落 、密林景观、稻田景观、畜牧园、牧渔园、稻香居等,有望于2012年建成开放。市委书记陈德荣在奠基仪式上致辞,市领导李卫宁、徐士珍、刘冬生、王淳等出席仪式,市委常委、副市长张阳升主持。 “在这片7000年前嘉兴先民曾经繁衍生息的地方,我们满怀敬畏。”陈...
目前,郑州市考古研究院正在荥阳豫龙镇挖掘蒋寨遗址。随着鬲、簋、盆等遗存物品出土,该遗址被认定为西周早期居住址。这是目前为止郑州地区发现的最大西周早期的居住遗存,考古专家认为“蒋寨遗址的发掘,对于区分认识中原地区西周初期文化面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蒋寨遗址是早期西周人居住址 昨日一早,蒋寨村村民蒋建强向记者报料说:“在我们村地里,有人正在挖古墓。” 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蒋寨村索...
龙州县上金乡联江村舍巴屯的村民在挖蓄水池时,刨出的土方里面混杂着不少碎瓦片。12月12日下午,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崇左市文博单位到该屯开展文物普查时,意外 发现这些碎瓦片竟是汉代的板瓦、筒瓦、陶罐等残片,一处面积约3600平方米的汉代遗址在广西西南地区首次被发现。 发现经过: 三江口隐藏文明遗迹 12月13日,记者跟随广西文物局专家赶赴龙州,从上金乡弄庙渡口乘机动船,溯左江几分钟后,来到了...
近日,黔东南州岑巩县文物普查部门在该县天马镇云门洞洞口发现了分布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的古代炼硝遗址。据有关专家初步查证,除六盘水大硝洞炼硝遗址外,这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单洞炼硝规模最大的炼硝遗址,国内罕见。 该遗址地处岑巩县大有乡和平寨背后山上悬崖绝壁下,山势险峻,进出不易。洞口高约30米、宽50米,原筑土墙封堵。洞内前厅比洞口更为高而宽敞,在2万多平方米的大厅内布满了数十座用黄泥垒成的炼硝堆,场景...
近日,在顺义区城中村的拆迁中,一段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墙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这段始建于唐朝、重建于明代的古城墙目前尚余6米,预计将建成城垣遗址公园。 记者在拆迁中的仁和镇太平村看到,古城墙有十五六米宽,九米多高。从残破处可以看到老城墙砌着两层厚重的灰色城砖,每块城砖约重24斤。城墙上方的垛口已经坍塌,裸露的黄土上长满酸枣树。 城墙中间还留有一个3米高、1米宽的门洞。据村中老人回忆,这个门洞不...
中国经济网河北曲阳12月15日讯(记者雷汉发、通讯员郭英昆) 日前,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组成的联合考古发掘队,对地处河北曲阳的定窑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工作全面结束。在为期3个月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发掘面积达到800平方米,发掘出两座窑炉遗迹和一处作坊遗迹;出土了带有“尚药局”“尚食局”等款识瓷片,确定了定窑的创烧年代不早于中唐。 定窑是宋代五大官窑之一,是我国...
英国《卫报》12月14日文章,原题:中国失去数万历史遗址 调查发现,1982年的遗址名录上,超过3万处(目前)已消失,部分原因归于中国的超速发展。 正进行一项全国调查的专家警告说,过去30年,中国的超速发展吞没了成千上万历史遗址。国家文物局官员在编写古墓、古庙、古民居等遗址的名录大全时,发现许多遗址已拆毁,为公路和水库腾地。一位遗址保护者说,过去20年造成的损坏比“文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