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开馆仪式现场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是国家文物局确定的大遗址保护首批重点项目之一。工程总投资4000多万元,于今年初正式开工建设。新落成的遗址博物馆,位于洛阳新区古城路北、隋唐遗址植物园东南,分地下一层、地上两层,总建筑面积12616平方米,建筑高度约28米。其中,地下一层为原址展示,展示考古发掘出的定鼎门遗址门道、柱础石、城墙等。地面两层为博物馆,展示定鼎...
发掘现场(资料图片) 含山县凌家滩遗址被媒体誉为“安徽的兵马俑”,是安徽省境内距今5500—5300年的一处重要大型史前聚落遗址。 1985年遗址还出土了两件科学文化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文物——玉龟和玉版。 2001年凌家滩遗址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就是这样一处重要的遗址,遗址保护区内群众住所危房较多,长期以来遗址保护和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矛盾越来越激烈。...
1月13日,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赴富阳市高桥镇泗洲造纸作坊遗址调研,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志强、富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邵良、富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周亦涛等一同参加。 在查看了遗址现场后,鲍贤伦局长听取了杭州市考古所和富阳市文物馆工作人员对遗址考古发掘和富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邵良对遗址的下一阶段保护、管理及利用计划汇报,认为该遗址非常重要,是我国现已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工艺流程...
记者日前获悉,安徽蚌埠市禹会遗址第三次发掘已结束。这个被考古界称为“关键时期的关键遗址”经过三年发掘,全貌清晰呈现。 禹会遗址考古发掘从2007年开始,在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吉怀带领下连续进行。2007年4月底的第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应为古代祭祀台的夯台。2008年4月,第二次挖掘发现大量文化层存在,裸露其中的“甲”字形夯土台基旁有红烧土堆积。2009年10月进行的第三次考古发掘...
钥匙状的玉饰,崧泽文化玉器中最长的玉璜……13日,南京博物院考古所在中国社科院“2009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考古学论坛上表示,江苏张家港市东山村发现中国目前最早的高等级显贵墓群。 2008年8-11月和2009年3-11月,南京博物院等单位对张家港市金港镇南沙街道办事处东山村内进行了两次抢救性发掘。发掘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主要揭露出一处新石器时代...
十三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发布二00九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江西省华林造纸作坊名列其中,这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延续生产时间最长的造竹纸遗址,对探讨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的发展史有着重要价值。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领队肖发标向中新社记者介绍,华林造纸作坊遗址位于江西省高安市华林风景名胜区周岭村,经考古与造纸两个学科的资深专家论证,正式确认此作坊始建于宋代,延续生产时间历经...
各路专家在禹墟考古发掘现场考察 禹墟出土文物吸引专家鉴赏 1月8日下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科技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安徽省文物局等单位近20位考古专家齐聚蚌埠禹墟,研讨禹会村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成果。国家十一五重大科研项目“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负责人、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王巍说,禹会村考古发掘成果显著、令人振奋,该遗址在年代、特征、传说等方面...
贵州省文物考古所和四川大学考古系合作日前在清水江流域天柱白市电站淹没区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坡脚遗址等8处古遗址,出土大量陶器为中国古代陶瓷史提供了新“注解”。 为配合贵州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天柱白市电站的建设,2009年9月至今,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四川大学考古系合作,对天柱县白市电站淹没区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 据了解,此次发掘先后在远口镇坡脚村、六池村...
截止到2009年12月6日,小珠山遗址、吴家村遗址经过4个月的细致发掘,本年度的工作终于告一段落。这次发掘,共发现了11座房址、20余座灰坑、和一批野外灶址、残存的柱洞。同时,出土了包括陶器、玉器、石器、骨角器、牙器、蚌器等各类遗物数百件。 主要收获 结合2006、2008两个年度的发掘,主要收获如下: 一、细化小珠山遗址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分期。过去往往将距今6500年前至4000年...
2009年年底,“良渚论坛——中华玉文化中心第二届年会”在良渚召开,中华玉文化中心良渚文化产业园也随之启动。 至此,良渚遗址公园、良渚文化博物院、良渚文化产业园三区联动,一个集遗址保护、考古体验、旅游休闲、文化创意为一体,山水、人文、古今和谐的“大美丽洲”展现在世人面前,良渚大遗址保护走上了与民共享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大遗址保护的“良渚...
孝感市博物馆昨日通报,经过省、市文物专家近1年的抢救性整理,叶家庙遗址挖掘出的文物碎片已基本整理完毕,共整理出瓮棺、鼎、缸等珍贵文物250余件(见图)。目前,该遗址拟申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文物专家昨日介绍,2008年3月,为配合兴建兰(州)郑(州)长(沙)输油管道建设,我省考古专家开始对叶家庙遗址,进行网格式勘探和发掘。2008年6月,这处新石器时期的特大规模城址露出雏形,城址距孝感市...
被考古学家誉为“中华民族的曙光”的牛河梁遗址,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申遗的冲刺阶段,一部针对保护牛河梁遗址的专门地方性法规———《辽宁省牛河梁遗址保护条例(草案)》,1月7日提请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 “牛河梁遗址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从2008年起,我省也正式启动...
通州发现北京地区惟一幸存的驿站遗址——明代永乐年间设置的“潞河驿”,当年外国使节水路进京均在此上下船。 潞河驿旧址位于通州东关附近的赵登禹大街5号院,大门、厩房、正厅及其东配房保存完好。 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原通州区文物所所长周良介绍,潞河驿就是通州驿,“潞河”就是古代通州的别称。潞河驿被称为京门首驿,是一个很少见的水陆两用驿站,当年...
日前,吉林省考古工作者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该省西部发现了4处辽代行宫“春捺钵”遗址群,在遗址群附近还采集到大量的古钱币和陶、瓷片等物品,均为辽代、北宋年间制造,这在我国尚属首次。 辽(公元907年~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两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中国北部的封建王朝,为中国北部的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辽代虽有首都“上京临潢府...
记者从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了解到,南宋皇城遗址考古已于2009年12月14日悄然启动,目前,已出土一批南宋文物。 据了解,此次考古的目的是寻找和局部揭示南宋皇城遗址大型夯土台基及其台壁。从去年12月14日开始,市园林文物局对南宋皇城遗址范围内的一块绿化带空地布设小型探沟实施勘探,目前已发现两处夯土台基,并出土一批文字砖、莲花纹瓦当等建筑构件和越窑、龙泉窑等窑口瓷片。 根据勘探情况可知,一是已发现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