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瓷器历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明清时期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极盛时期。特点是彩瓷得到巨大发展,器物造型、纹饰繁多而精美。如何收藏明清瓷器,明清瓷器的独特魅力如何鉴赏? 明清瓷器市场最得宠 年份已久的古旧瓷器而言,位列第一的当推各个朝代的官窑瓷器件,其中又以“御窑”和名头特别响的器件价格为高,因而也最具收藏价值。 根据多年来的市场表现表明,明朝各代瓷器器件和...
唐之后,香严寺曾两度复兴,“为中州诸山之冠” 今日仍存的壁画、木雕、石雕、砖雕,是香严寺文物价值的体现 引子 前面篇章,对一僧一帝一寺中的“寺”涉及甚少。所以,这里对其进行大致描摹,使读者了解两朝国师、一代明君的“舞台”,是何等所在。 香严寺最吸引我的,不是古刹,是寺外的竹林。它依山傍势,绵延起伏,如一片流云,飘在寺外,成了佛地神示与象征。 竹林中参差错落,一座座砖塔青苔斑驳,酣眠着一代...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真正原因既非以往历史教材中所说为掩饰掠劫珍宝的罪行,也非后来流传甚广的为报复清军虐待联军俘虏,而是为了逼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圆明园之火大大促进了谈判的进程”。 今天(14日),“圆明园劫难记忆译丛”出版座谈会在圆明园举行。与会的专家学者们表达了一种相同的看法:1860年圆明园罹劫,在中国的历史记载中只有泛泛的概括,传闻甚...
走进澄江阳宗镇的村落,仿佛走进一部老电影里,那里的老人穿着古老的满襟衣服、灯笼裤、绣花鞋,悠闲地坐在墙角晒太阳,或是穿梭于幽深的小巷,绣满花的艳丽衣服点缀着阳宗寂静的村庄。这自明朝就沿袭至今的古代服饰彰显着此地的丰厚历史和人文魅力。 近日在玉溪举行的第三届云南民族服装服饰文化节上,来自阳宗海管委会阳宗镇的民间传统汉族服饰,以其颇有特色的古典风貌夺人眼球,仿佛从方苏雅拍摄的云南晚清照片中克隆出来的...
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加速,金融发展起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关注。道书明委员认为,上海金融业的文化建设大大滞后于金融发展,他建议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上海印钞厂的博物馆对社会开放。 道书明委员表示,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上海印钞厂的博物馆开放,允许中外游客参观,了解中国的金融业发展和人民币的发展史,还可普及大众金融知识,了解当代人民币印刷机械的发展,从而提高上海金融文化的建设。他同时表示,博物馆内可...
红木家具也按斤卖!近日,笔者发现一向稳坐家具奢侈品宝座的红木家具竟然也推出如此让人瞠目结舌的销售举措。据悉,“按斤论价”是将红木家具按不同材质以公斤为单位制定单价,然后再以单价乘以重量售卖,连天红家具公司推出这一举措,在红木家具业内属于首创的销售方式。据业内人士称,按斤论价只是在销售模式上不同于按件销售,其实在工艺、设计和所蕴含的艺术性、文化性等方面完全相同。 众所周知,...
郑克明艺术简介 当代“雁翁”著名画家郑克明先生因病于2011年1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郑克明,1932年生于河北文安县。 郑克明先生工花鸟、书法,尤以画芦雁著称于当今画坛。郑克明先生自幼生长在大雁栖息之地,少年起耳濡目染,在继承清代画家边寿民画芦雁之法的同时,将没骨法及书法用笔融入自己的作品加以创新,既尊重传统又师造化,使笔下的大雁栩栩如生、独运...
“南京明城墙整修应该更加给力,否则四城捆绑申报“中国明清城墙”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进度将会受到影响。”今天举行的南京政协十二届第四次会议上,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杨新华在谈到南京明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疾呼。 杨新华说,南京市自从2006年与兴城、西安、荆州四城市城墙捆绑申报“中国明清城墙”为世界文化遗产以来,城墙维修和城墙研究工...
汉字与汉字文化圈以汉字为传意媒介,以儒家为思想伦理基础,以律令制为法政体制,以大乘佛教为宗教信仰等等作为共同的价值标准——这是日本学者西嶋定生(1919-1988)给出的“汉字文化圈”的构成要素。这一看法大体是符合历史实际的。“汉字文化圈”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汉字的使用。历史上,日本、朝鲜(韩国)、越南都使用汉字,阅读汉籍经典(文...
楚天都市报消息(记者刘汉泽)昨日,荆州收藏爱好者李先生偶然发现一份疑为明朝万历年间的乡试考卷。 这篇古文写在两张发黄的宣纸上(如图),题目为《毋》,属名为姜云龙,有400多字,全部用“蝇头小楷”写成,全文没有标点,一旁还有圈圈点点,似为批注。 姜云龙为明朝万历年间名仕,1597年在应天乡试并中举,后来官至内阁中书。参与纂修《三朝要典》等。李先生说,试卷夹在清朝的古书《经纶堂古文析义合编》内。 ...
包光潜 南宋时期的宫素然,不经意间的人生,竟然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沿着绘画的河流一路上溯,丹青风流,群星争辉,偶尔也有几位女星闪烁,宫素然当属最为潜伏的一个。一个生于山野,隐于山野的女道士,素面人生被几许颜色涂抹,变得扑朔迷离。光是她的身世就让后人捉摸不定,一说是贵州镇远人,又说是河北正定人。生于何时何地,卒于何时何地也不清楚。这没什么奇怪的,别说只是个女道士,即便不出家,嫁于豪门...
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徐建元为了让社会关注他所传承的临川篾编工艺,计划用1万根篾丝编织长23米、宽1.1米的巨幅《清明上河图》。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这幅竹编画已完成2.5米,预计2012年底可完工。 临川篾编工艺是集传统篾编技术和书法美术为一体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至今有200多年历史。2010年,临川篾编工艺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年44岁的徐建元是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罗湖镇良溪...
如今,铁路宁波南站改造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为配合工程周边配套项目建设,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抢救性考古勘探与发掘,共发掘了13座墓葬、1座水井。其中,明代吉祥纹饰和星象图案砖墓首次出现,对于研究明代宁波地区的墓葬习俗、形制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唐代至清代的墓葬密集区域 据此次考古领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中心主任李永宁介绍,此次勘探面积3万多平方米,抢救性考古发掘800平...
隆冬时节,山西民俗馆大院内人流涌动。山西省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档案局及山西省文物局16日在此举办山西档案珍品展,一批中国明清与民国时期的山西档案在此与人们近距离相遇。 有关人士介绍,这些埋于故纸堆里的珍贵文存,基本都是第一次撩开面纱与公众见面,它们在述说三晋大地昔日那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记者在此了解,这次展览的档案珍品精选出近百件明清、民国档案仿真展品。通过人们对明清、民国档案珍品的探秘品鉴...
记者 樊 奎 一张张憨实淳朴的笑脸迎面扑来,你能听到他们的呼吸和心跳,触摸到这些苍实厚重的躯体传递的生命信息…… ——著名人物画家武西明的水墨作品《枕木》,用现实主义手法,大尺幅的饱满构图,生动的再现了中国农民工顽强、达观的精神风貌。 武西明反对将“愚昧无知”等丑陋符号附着于农民工这一社会群体,这表明当代画家观察农民工的视角正在改变。 从“民工潮”参与到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以农民工为题材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