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文物网2月20日编译报道: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将于明年关闭白宫附近的伦威克画廊,以进行40年来的首次大型整修工程。 该博物馆周二宣布,这栋历史性建筑的基础设施将得以更换,以增强时代特点。预计,整修后的伦威克画廊将于2016年重新开放。 博物馆馆长Elizabeth Broun表示,伦威克画廊建于1859年,是华盛顿的第一座博物馆建筑。它最初作为一家公共博物馆,收藏威廉·科克伦 ...
江因风其人:曾是深圳一家建筑机构下辖研究所的所长,2008年下岗,现从事艺术理论和咨询顾问,也是一名装置艺术家。 李可染的国画《长征》,曾经的成交价为1.075亿元。 (新华社发,图文无关) 深圳一名艺术家曝光艺术品市场的资本运作内幕 一幅幅名家作品,在拍卖场上被拍出上亿乃至数亿元的让人咋舌的天价,这些艺术作品是否真的能够高价至如此?在普通人看来,往往很难理解,而深圳的一位艺术批评家江因...
粗犷小巧各有所需 表盘大小体现个性 在人们大传统印象中,男人更爱大表盘腕表,女人更适合小巧的坤表,然而从选表大小和钟爱的腕表款式,也能够看出人们的个性及品味。 粗犷风格的腕表设计兴起,很大程度上源于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除了必须配备防磁或者防水功能之外,手表的需求还要大而长。现如今,男款腕表的表盘最大的也不过48毫米,而在当时沛纳海为埃及海豹突击队所制作的...
常玉《盆菊》100.5×81cm布面油画1940年代作 佳士得供图 2012年早期油画拍卖相对稳定,朱德群、赵无极、常玉等艺术大师的作品仍备受青睐。雅昌监测中心数据显示,2012年秋季油画及当代艺术拍卖TOP10中,早期油画艺术家的作品占据了7席。专家分析,未来早期油画特别是第一代艺术家艺术市场仍然看涨,市场将还给早期油画家应有的学术地位与市场价值。 >>现状老师价格不如...
中国文物网2月19日编译报道:一幅班克斯壁画上周在伦敦街头神秘消失,之后又莫名其妙地出现在迈阿密拍卖行艺术品拍卖行 (Fine Art Auctions) 中。 这幅壁画原本位于伦敦一镑店 (Poundland) 的外墙上,描绘了一个男孩使用缝纫机做工的场景。近日,它竟出现在迈阿密拍卖行将于2月23日进行的拍卖名单中,这幅名为《奴工》或《彩旗男孩》(Slave Labor (Bunting Bo...
西安小东门一画廊门口悬挂的画家群像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陈团结 摄 在美国工作多年的王先生准备回西安开一个油画画廊,他回到西安考察后发现,这里的画廊几乎都是以卖国画为主。 国画的水太深,只是爱好艺术的他不能不认真考虑一下开画廊的可行性了。在他把自己的困惑告诉记者后,记者采访了画廊的从业人员,对西安的画廊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 >>现状:不管冬天是否过去,春天仍没到来 西安画廊主要...
卢浮宫的《蒙娜丽莎》 年轻版的《蒙娜丽莎》 法国巴黎卢浮宫的“镇馆三宝”之一,列奥纳多·达·芬奇的名画面带神秘微笑的《蒙娜丽莎》一直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传世孤作。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这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很可能先后画了两幅《蒙娜丽莎》。 英国《每日邮报》日前的一则报道说,去年在瑞士日内瓦露面的又一幅《蒙娜丽莎》画作已被确认也是达·...
灵岩欲雨,1963年作,宣纸,128×68厘米 彻底消灭森林虫害,1954年作,宣纸,150×82厘米 益都北关桥写生,1963年作,宣纸,28×37厘米 岳祥书先生出生于古都开封的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受传统文化熏陶,爱好书画。后家道中落,辍学在家。失学后,为承担赡养家庭的责任,他便自学人像画。既没有名师指点,也没有系统学习,...
董祥、赵昌《岁朝图》 “岁朝”,是指阴历的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通常谓之“年初一”“春节”。在这一岁之始,人们为了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往往喜欢在厅堂挂一些“岁朝图”,图上画的象征平安祥瑞的花卉器物,在这寒冽萧瑟的严冬,给家宅带来明媚温煦的春意。这民间的风俗,始于唐代,起先不过是一些仕绅、文人在大年...
北京798艺术街区 与二级市场的持续走低不同,国内一级市场由于长期处于二级市场的“庇护”之下,在市场的调整大年里却并未受到太多的媒体关注。但就在时间步入2013年之后的不久,号称全球最大画廊的阿拉里奥却突然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关闭了阿拉里奥北京空间。虽然早在此前,阿拉里奥就已先后关闭了其在纽约和首尔江北区的分店,但所谓“各扫门前雪”,海外画廊的关门似...
林丰俗 《葫芦》(中国画) 136厘米×68厘米 关山月 《暗香疏影》(中国画) 143.3厘米×60.8厘米 饶宗颐 《北美奇观》(中国画) 33厘米×273厘米 从画家手里以8万元的价格买到的画,在市场上立刻出售会缩水一半甚至60%~70﹪;画廊要求画家私下的卖价与自己的定价持平,但部分画家却以低于画廊的定价自己卖画,或者按市场价供货给画廊;尽管市场...
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兆和创作了一幅哀悼抗战烈士的作品,这幅作品发表在1946年3月的《上海图画新闻》上,中文题目为:“爸爸永不回来了!”但是这并不是该作品首次出版。最近在《书摘》杂志2013年第1期看到吴兴文写的一篇文章,介绍了一本1946年出版的书《北平景光》,并说书中有蒋兆和的作品。《北平景光》鲜为人知,国家图书馆与首都图书馆有收藏,均为特藏保存本。在网上有幸购得一本,打开一看,方知书中刊...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