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30年前学手艺,就像捧到铁饭碗,”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苏美颜14日在文博会现场称:“30年后,年青人都不愿学这门手艺。” 57岁的苏美颜小心翼翼地在微雕上抹色料:“不少徒弟学了不久就转行做其他职业,”她告诉记者,自己从事这门陶塑微雕已有30多年了,目前该技艺也面临“后续无人”的尴尬局面。 石湾微雕是佛山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之一,资料呈示其技艺最早兴于唐宋。 与其观...
(一)天然性胎体漆器的定义 我在研究广西本土以及各地的柚皮胎漆器,葫芦胎漆器,天然瘤木漆器,天然灵芝漆器,椰壳胎漆器,竹根胎漆器,牛角胎漆器,骨(贝壳)胎漆器等胎体结构为自然形态的漆器的过程中,发现以上胎体的漆器都有一个或数个共性,在工艺\形态和审美上可以进行归纳,为了使这类天然性胎体的漆器能更顺利地发展,提出一个明确的产品定位方向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在生产制作实践中,我针对上述品种提出了天然胎...
近日,临安市文广新局发文公布了第四批临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23人。目前,临安市共确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51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有关规定,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临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经各镇(街道)申报,临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确定了23人为第四批...
中国古代从战国到东汉的四百余件封泥精品10日于浙江杭州展出,通过“封泥之谜”、“封泥春秋”和“封泥艺术”等方面,再现战国、秦代、汉代的制官、地理、文书、玺印、书法等方面的信息和成果,促进一步了解战国、秦代、汉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艺术,盼回望历史,弘扬文物艺术价值。 封泥是春秋战国时期玺印的主要使用形式,当时还没有纸,也没有印泥,为防止非法启封,对需要保存或密封保护的物品或简版文书,用绳捆扎或用笥囊...
天色渐暗,戏台明亮,锣鼓齐鸣。戏台下人头攒动,演员们粉墨登场。作为全国古戏台文化之乡,宁海县至今还保留着122座古戏台。 站在戏台上,抬头,映入眼帘的是华丽到极致的藻井,雕花木板呈螺旋式排列,密密匝匝,盘旋头顶,让人顿生崇高感。 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手法,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它让宁海老木匠王世清倾心,几十年沉浸在这种木质建筑的魔术中。 不用图纸,了然于...
“传承重在坚守”,这是很多非遗传承人介绍经验时常说的话,一方面反映了传承人甘于清贫、守望传统文化的大义与情怀,同时也折射出他们的些许无奈。目前,对于一些非遗项目而言,后继人才不足已成不争的事实。现有传承人不坚守,项目就濒临消亡。但倘若非遗项目仅靠传承人坚守,其发展也会受限。 目前,我国很多非遗项目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境地。一方面,国家对非遗的传承保护越来越重视,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
记者从市博物馆获悉,该馆与浙师大物理化学研究院达成了合作意向,计划用3年时间,围绕婺州窑瓷器的化学组成和时代性特征,兼顾考察婺州窑址分布区内瓷土矿的分布特点,对我市600个婺州窑遗址的陶瓷生态环境进行系统性的科学分析和研究。据介绍,该项目在全省范围内首次将“无损检测”技术应用于文物研究领域。 “无损检测”是指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不伤害被检测对象内部组织的前提下,利用材料内部...
乐亭大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近平对博物馆讲解员进行培训。刘萌摄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乐亭大鼓这一传统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参观游客,自5月4日上午起,乐亭县博物馆诚邀乐亭大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近平先生对乐亭县博物馆讲解员进行为期一周的乐亭大鼓专业培训。 培训过程中,讲解员认真听取张近平老师的细心指导、深刻领悟唱腔韵调、准确掌握动作要领,指导老师对讲解员的表现给予充分肯...
5日上午,传承三皇文化书画联展在市博物馆开幕。 据介绍,三皇文化是华夏传统文化的总源头,伏羲文化是三皇文化的精髓,伏羲以龙为图腾,是中华各民族团结凝聚的象征;炎黄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保定是炎黄文化的发源地,釜山合符开创了历史新纪元,保定釜山成为华夏文明的奠基之地。本次画展由市文广新局主办,保定历史文化研究会、文化部美术考级保定考区办公室等承办,共展出书法家刘岭、冉江、要恒山、冉文...
我国于先秦时期,已经有使用香料的记载,当时所谓的香料,主要是带香味的植物,如茅﹑桂﹑兰﹑芷等等。目前考古所见,东周时期已经发现有“香囊”和“熏炉”等等香具。其中香囊出自山东长清仙人台墓葬中,墓主为士一级女贵族,年代为东周时期。骨质,器身装饰镂空蟠螭纹,香气从镂空袅袅飘出,全器小巧精致,反映当时的香事已经融入日常生活当中,而且为当时贵族所钟爱,见右图。 及至两汉时期,随着对外海陆商贸的频繁,...
4月22日至27日,省政协副主席黄选平带领调研组在武威、酒泉、张掖市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进行调研。 调研组先后深入天祝县、肃州区、阿克塞县、肃南县各文保单位、非遗展馆、非遗传承保护基地及研发中心等地,了解非遗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现状,并与各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文保专家学者座谈交流。 黄选平指出,河西地区作为自古以来连通欧亚的重要节点,历史文化资源厚重富集,要保持...
观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节目汇报演出 舞蹈《舍巴女》 舞蹈《勃尼茅古斯》 4月28日,记者从张家界市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了解到,张家界天门小学、张家界崇实小学北校、张家界旅游学校、武陵源区索溪峪镇中心学校、慈利县零阳镇第一完全小学、桑植县第四中学、桑植县贺龙中学等7所学校成为张家界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余怀民,...
由中国收藏家协会国际艺术品交流委员会主办的“东方法书.经典传承”书艺展,于四月中旬在台北书画院成功举办。是次书艺展择选书作百余幅,内容涵盖儒释道格言、偈语、警句,以朴实无华的书风,承载深富哲理的先贤语录,使观者能够平心静气地观赏内容本体,不被任何感观刺激所打扰,这也是主办单位的发心。展品以梁智居士当代各式书作为主体,兼有前辈书家于右任、叶赫颜札仪氏、爱新觉罗恒瑜、史树青等名士经典佳作,亦包含高沈庭...
4月20日,人们在吴忠市农耕民俗博物馆参观。李然摄 日前,一个投资300万元、建筑面积达900平方米的农耕民俗博物馆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建成并向公众开放。2010年,吴忠市上桥镇牛家坊村被纳入市东南部城镇化建设拆迁范围,村里讨论决定建立农耕民俗博物馆,将反映当地民俗和农耕文化的物品加以收集整理并展出。目前博物馆已收集藏品一万余件。 4月20日,一位老人在吴忠市农耕民俗博物馆参观。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