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埃及专家在阿斯旺一个采石场发现了一条运河遗迹 据国外媒体报道,埃及专家在阿斯旺一个采石场发现了一条运河遗迹,据信当年古埃及人就是从这里将用于修建金字塔的巨石漂运到尼罗河的。围绕金字塔的又一个谜团可能因此而得以破解。 石材运输工程量巨大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猜测古埃及工人是通过水路将巨石运往目的地的,因为古埃及的艺术品显示,埃及人用船运输方尖石塔或雕像等大型纪念碑,也曾在基萨金字塔和鲁克萨寺院发...
京杭大运河杭州余杭段的塘栖广济长桥保护修缮工程日前顺利完工,并通过由省文物局组织的竣工验收。据记载余杭塘栖广济长桥始建于唐代,明中期重建,后又屡次修建。本次保护工程方案由中国文物研究所设计,主要对金刚墙、拱券进行局部结构加固,并整修桥面等。工程根据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减少干预、保护了真实的历史遗存。经实地勘察,专家组对该工程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随着配合京津城际铁路和京津高速公路工程文物保护考古勘探工作,近日,天津文物部门在天津市武清区北运河两岸、旧县城关附近、高村兰城发现了多处汉魏、金元、明清时期遗址和墓地。 京津城际铁路和京津高速公路两项工程均经过天津市武清区,走向大致与京杭大运河重要部分——北运河相平行。经过考古勘探,在上述两项工程征地范围内发现了达村、南辛庄、富村、白古屯、黄辛庄、八里庄等十余处金元时期遗址以及东岗子等明清墓群。...
日前,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和宿州市文物管理所联合对途经宿州市区的一段隋唐大运河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一个罕见的宋代石建筑码头。同时还发现了沉船木块和涉及10多个窑口的1800余件瓷器。 新发现的宋代石建筑码头位于宿州市护城河内,考古人员据此判断当时应属于“闹市区内”。安徽省考古研究所专家贾庆元介绍,此次发现的宋代石建筑码头保存比较完整,全部是用巨石堆砌而成,目前已发...
日前,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和宿州市文物管理所联合对途经宿州市区的一段隋唐大运河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一个罕见的宋代石建筑码头。同时还发现了沉船木块和涉及10多个窑口的1800余件瓷器。 新发现的宋代石建筑码头位于宿州市护城河内,考古人员据此判断当时应属于“闹市区内”。安徽省考古研究所专家贾庆元介绍,此次发现的宋代石建筑码头保存比较完整,全部是用巨石堆砌而成,目前已...
真的,大到运河自身,小到我自己,过去的一年,仿佛都是“运河年”。 全国政协十届四次全体会议前夕,文物专家罗哲文先生找到我说,希望在政协会上搞一个集体提案,主题是保护大运河和申请世界遗产。果然,这个提案一出现,立刻得到58位政协委员的响应,联名提出,并在社会上得到广泛宣传和热烈呼应。 从这个时候开始,一年里我先后参加了3次大型有关大运河的保护和“申遗...
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11日举行了一场主题为“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集体采访。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向在座的中外记者宣布:“大运河已经列入重新设定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璀璨文明:大运河“申遗”必备的优势 单霁翔所指称的“大运河”...
58位政协委员联合向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交了一份提案,呼吁从战略高度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并在适当时候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这58位委员中,既有北京、天津、江苏、河北等大运河沿岸6省市的现任政协主席及原政协主席,也有国家文物局前任局长张文彬和现任局长单霁翔。舒乙、王铁城等知名人士也纷纷签名。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隋代开...
由200余名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以及运河沿线省、市政府官员组成的全国政协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昨天到达杭州。在接下来的3天时间里,一场关乎京杭大运河的保护与申遗的研讨盛会将在杭州隆重举行,并将通过《京杭大运河保护和申遗杭州宣言》。 运河“申遗”开始提速 从3位老专家联名写信给京杭大运河沿线的18个城市的市长呼吁申遗,到今年全国政协会议上58位政协委员呼吁抢救性保护京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