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8月22日,凤翔县文物部门在该县柳林镇发掘了一座比较完整的汉代砖室墓,墓葬内的所有文物基本保存完好。 据了解,这个墓葬是凤翔县供电所在该县柳林镇关村六组新庄架设电线过程中发现的。经博物馆工作人员详细查看,初步确认为汉代砖室墓。该墓呈南北向,残深4.2米,因墓道位于村民住宅下,仅发掘了主墓室部分。经清理,墓葬内共出土大小陶灶两件,釉陶仓、釉陶奁、釉陶壶、陶狗、陶甑各一件,线描陶鸡两件,大小陶罐五...
记者今天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陕西安康城南曾家梁市政建设工地发现汉代墓群,安康历史博物馆田野考古队对其中已经暴露的两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的清理,出土各类文物两百多件,并首次发现两颗动物獠牙,为该墓葬增添了新的文化内涵。 据介绍,两座墓葬均为东西坐向,自北向南依次编号为M1、M2,一号墓墓室顶部发现两个盗洞,随葬品大多被盗,仅出土少量陶制鼎、灶,五铢铜钱等生活用品及随葬明器。二号墓因机械取土,墓室前半...
继陈家沟文昌宫梁发现汉代墓葬之后,近日安康城南曾家梁市政建设工地再次发现汉代墓群。安康历史博物馆田野考古队对其中已经暴露的两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的清理,出土各类文物两百多件,极大的丰富了安康市馆藏文物的种类和数量。 墓群位于文昌宫梁东约500米的曾家梁,因市政建设工程取土暴露,安康历史博物馆田野考古队接到热心群众举报后,迅速组织精兵强将进驻施工现场,对已经暴露的两座砖室墓葬进行了为期六天的科学清理发...
为配合青(州)临(沭)高速公路建设,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沂南县文物管理所于2010年3月对宋家官庄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汉代墓葬16座,出土文物70余件,为研究鲁东南地区汉代封土家族墓提供了一批新资料。 墓地位于临沂市沂南县杨家坡镇宋家官庄村东约1000米,南部毗邻日(照)东(明)高速公路。据了解,墓地封土东西长约40米、南北宽约30米,相对高度不足2米,系黄褐色沙土夹杂大量黄黏土和石英石...
记者8月9日从省文物局获悉,南水北调邢台张夺遗址考古又新发现战国汉代时期墓葬93座,并出土260余件器物。 据悉,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邢台市文物考古队于2009年在张夺2号遗址区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汉代窑址2座及战国至汉代时期的古墓葬104座。受河北省文物局委托,今年又对张夺2号遗址区域追加了考古发掘面积(现已定名为张夺村南墓地)。之后,张夺村南墓地由张夺村南1号墓地和张夺村南2号墓地组成,...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近日,由山东省考古学会、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举办的“山东地区汉代墓葬研讨会”,在济南顺利召开。来自北京、湖南、河南及省内高校、研究单位的60余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就山东地区汉代墓葬及汉代文化表现形态进行广泛的研讨。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王永波代表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讲话,向与会人员介绍了近年来山东地区考古发现与研究情况,以及山东省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思路。会议提交论文30余篇,涉及到山东汉...
考古人员展示新发掘出的陶罐。 发掘出的青铜镜。 8月25日下午,胶州九龙镇大闹埠汉代家族墓葬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共发掘出13座墓葬,从墓葬内发掘出铜镜10余个、铜钱100余枚、陶器20余个和头饰6个以及石制研磨器1个,共从墓葬内发掘出140多件文物。据考古人员介绍,该处墓葬发掘工作持续了半个月时间,从出土的文物来看,是从西汉晚期到新莽时期和东汉早期的家族墓葬,他们将对这些文物清洗后进行技术...
2008年12月22日,西安市文物稽查队接到举报,反映在西安南郊某开发区工地内有座古墓葬被挖毁。接到举报后,稽查队立即出发,迅速赶到该施工工地,经过现场勘察,除在工地基坑西北方位发现少数青砖的残片外,并没有发现被挖毁的墓葬。稽查队员们疑惑起来,难道是举报人反映的情况有误,还是队员们没有找对施工工地呢?正在大家思索的时候,那几个青砖残片引起了队员们的怀疑,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可以断定,这不是普通的青砖残...
7月29日,在合江县合江镇曹房5社发现一处汉代墓葬群,整个墓群共6座,人字坡顶墓室,自西向东依次编号为1至6号墓,墓均为长方形单室崖墓。 据合江县文管所负责人介绍,该崖墓群地处长江岸边的低缓山丘上,是一家落户此处的煤炭精选企业施工中不慎挖到的,刚打开墓室时,施工企业立即同县文物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县文管所即可派人前往,并将墓室进行保护。由于企业施工工期在即,文物管理部门对崖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通过...
近日,经过考古学家近3个月的精心发掘,位于我市大坞镇西北染山脚下的一座典型汉代墓穴终于向人们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此墓是由原山石凿成的长方形多室墓,东西长6.2米,南北长12.3米,由墓道、前室、南北两耳室和五个墓室组成,每个墓室南北长3米,东西宽2米,高2米。这次抢救性发掘出土了一批鎏金青铜器和车马冥器饰件、五铢钱、玉器、原始青瓷、12块汉画像石及玉衣的玉片等,且部分玉衣的玉片雕有图案并镶嵌金...
经过考古学家一个多月的精心发掘,位于滕州市大坞镇西北染山脚下的一座典型汉代墓穴终于向人们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此墓是由原山石凿成的长方形多室墓,据勘测,东西6.2米,南北12.3米,由墓道、前室、南北两侧室、五个墓室组成,这次抢救性发掘共出土汉画像石12块、画面14副、墓圹壁画11处和一些青铜器、瓷器、玉器、陶器等物品,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墓室主人当年生活的现状。 从墓葬的形制、墓主身穿玉衣且衣...
最近,盂县发现了一处较大规模的古代墓葬群。经过半个多月的清理,证实这是一处成片、成规模的汉代墓葬群,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墓葬群位于盂县孙家庄镇大吉村,是在今年3月中旬修筑县重点工程水神山公路时发现的,古墓文物未造成破坏。通过省市文物专家半个多月的挖掘清理,证实这是一处汉代和明清前期的古墓群。墓中的尸体呈仰卧状或侧卧状,其中陪葬品不算多,大多为陶器,少的有二三件,多的有十来件。 考古专家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