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走进那些历经风雨的老街和民居,深深的庭院里头有历史,历史中有故事,故事里有人……它们永远在精神的世界里守卫着游子的灵魂,安放着故乡的味道,也铭刻着祖先的骄傲。 一纸公文,引发人们对福建上杭这座千年客家古城古建筑保护的关注。 近日,福建省《上杭县“城市建设年”大会战实施意见》公布,明确该县从6月份开始,改造建设客家新天地等五大片区。其中,̶...
据中国之声(微博)《新闻纵横》报道,提到福建上杭,大家可能会想到紫金矿业,却未必了解闽西的上杭县是个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客家古城。上个月,名为“拯救老上杭”发的数百条微博又让人们的目光聚焦到了上杭。因为当地要搞“城市建设年大会战”,老百姓担心会不会把有上百年历史的民宅也拆掉。究竟真相如何? 网民呼吁"拯救千年客家古城" 当地人对老宅的担忧,甚至外地人对上杭的关注源于6月初的一份文件。《上杭县“...
记者日前从嘉应学院获悉,由嘉应学院美术学院教授熊青珍创作的陶瓷工艺品“客家·陶瓷文房四宝”(如上图)荣获国家专利。 “客家·陶瓷文房四宝”由工艺品笔筒、印泥盒、笔架、砚台组成。作品以梅州客家地区的特色建筑围龙屋和土楼为设计元素,可以组合可以拆分。拆分后,作品分为土楼笔筒堂中印、围龙笔架半月砚两部分。组合后,作品展现出来的是客家围...
赣南客家围屋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城堡”,是璀璨的民居建筑奇葩、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同为客家民居的福建土楼早在2008年申遗成功,赣南客家围屋却至今未与“世界文化遗产”结缘,这不能不说是赣南的一个遗憾,也是客家围屋的遗憾。 从去年开始,我市决定正式启动赣南围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将龙南、安远、定南、全南四县捆绑...
曹保明在讲述对梅州古村落的看法。 人物简介:曹保明,著名文化学者、民俗学专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在参加全国古村落工作经验交流会暨第二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之前,曹保明已经在梅州呆了3天,带队对梅县南口镇侨乡村申报“中国古村落”进行实地考察。曹保明有着一股东北人的豪爽气,记者联系采访他...
南方日报(微博)讯(记者/黄少宏 通讯员/王建锾)梯面打造特色旅游名镇,为脱贫注入新动力。日前,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建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桂芳,市政协主席苏志佳等领导到花都梯面镇视察扶贫开发和名镇建设情况。 据悉,截至目前为该镇投入扶贫资金约3.3719亿元,规划建设的30个项目已全面启动,扶贫工作初步实现“一年见成效”预期目标。今天,花都区公布2012年扶贫工作计划,将挖...
梁小玲与她的“镇馆之宝”唐僧取经布绢画。 乾隆木雕。(梁小玲藏品) 清末紫檀屏风。(梁小玲藏品) 梁小玲目前“蜗居”在深圳坪山一栋古民居里。 梁小玲是一位以收藏客家文物为主的名家,其藏品不乏珍品精品,在国内有着较高的知名度,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研究员、中国收藏家鉴定委员会委员刘静在看了她的藏品后,写下:兢兢业业历尽资材,勤勤恳恳为中...
最近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微博)小佑轩画廊展出客籍画家彭强华新作40余幅。其作品主要表现客家风情和江南乡村生活,颇具诗情画意,重墨韵而不忽视色彩,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画面真切而不落纤巧;色彩浓艳而不伤于雅。近年曾在增城、鹤山、梅州等地举办个展,作品被海内外多家博物馆、美术馆收藏。 彭强华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南方分院特聘画家。
永定土楼 2011年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暨福建土楼文化节”,将于9月9日至11日在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发源地和核心分布区永定县举行。 福建永定是中国重点侨乡,是著名的土楼之乡,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发源地和核心分布区,也是一个纯客家县份。该县目前仍然完整保存有圆楼、方楼等各式土楼23000多座。这些土楼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功能齐全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东...
已经有400多年历史的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承启楼,被称为客家“土楼之王”。这是福建发展土楼旅游最重要的景点之一。客家土楼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志碑,就立于承启楼门前。 然而,传统土楼生活与步步推进的旅游开发之间,已是矛盾毕现。进入今年8月,当地至少有3座 。 土楼仍然抵制游客购票参观。起因是7月初,一场因乡政府治安人员清理摆摊小贩导致的冲突爆发,世代居住于承启楼的原住民关闭...
25日,闽西首家客家木偶艺术协会在上杭举行成立仪式。 上杭是客家木偶戏的发源地,素有“木偶之乡”的美誉,根据文献记载,客家木偶戏形成于明朝初年,在六百多年的时间里逐渐从上杭流传到连城、长汀、武平、永定以至粤东北、赣北、闽南以及台湾等地。1955年上杭木偶戏先后参加华东木偶戏汇演、全国13省木偶戏调演,连连夺魁,其代表剧目《大名府》还晋京中南海怀仁堂,为周恩来、朱德等党...
近日,笔者走进五华县梅林镇文化站参观,惊喜地发现该站建立了一个“客家博物馆”,虽然暂时只有一个房间,展出的物品不过百余件,但这些活生生的文物原汁原味、古色古香,能够勾起客家人久远的记忆,给人无限的岁月感叹和遐想。 “哇,那火窗是用来在寒冷的冬季放些木炭取暖用的;箩格是用来探亲时装礼物的;油灯、马灯是用来照明的……”。在展...
今年惠阳区财政专门安排1000万元用于客家围屋的保护和维修,重点对历史悠久并有一定社会地位及知名度且急需抢救的客家围屋进行修缮和保护。昨日,惠阳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区人大代表调研重点文化建设项目,提出要利用好区财政这笔修缮专款,集中力量重点修缮1~2座客家围屋。 惠阳部分区人大代表到会龙楼实地了解客家围屋的现状。 多处客家围屋年久失修受损严重 秋长是叶挺、叶亚来、高恬波等名人...
广东东莞市清溪镇是客家人聚居地,也是著名侨乡,目前该镇正大力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名镇建设,遍布该镇各个角落、由历代华侨修建的客家碉楼再一次引起了海内外乡亲的关注。近日记者走进清溪,走近雕楼。记者登上当地民房的楼顶,极目远眺,看到一根根似烟囱一样的灰色柱子直插苍穹,把清溪上空的天际线勾勒得高低起伏、参差错落。这就是客家碉楼,一个坚固的客家文化符号,一个客家精神的重要载体和物化表现。它似一座座丰...
最近,江西省文化厅批复设立赣州客家民俗博物馆,这是经省级文物行政部门批复的赣州市首家民办博物馆。 该馆法人代表为赣南师院美术学院教师陶晓俊,历时二十年,收藏客家民俗文物万余件(套),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发掘、保护客家民俗文化,于赣南师院设客家民俗文物陈列馆,展出匾额、银饰、度量衡、灯具、锁具、陶瓷器、铜镜、木雕、女红等文物1200余件(套),成为该校教学、科研和对外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