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央视近期播出《寻宝·走进晋江》节目,某藏友展示一件青花热水瓶,声称它是明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装开水用的,市场价值至少在100万元以上。他言之凿凿的“证据”,则是瓶底文字:“明成祖内阁司礼太监御宝 大明永乐六年戊子秋。” 这一说法遭到出镜专家当场否定,“一般来说,没有把皇帝的帝号(写上去的),明成祖,清世宗,没有这么写的。R...
看央视的宝贝节目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别的不说,至少它会时不时地弄出个莫名的小幽默逗你开心。随便举例,有一回,它漫不经心地就把与陆游、杨万里齐名的南宋诗人范成大改名为“范大成”(这大概是想当然吧,名曰“大成”的人多得不可胜数)。而前不久,它则将翰林院编修搞成“翰林院修编”!好一个“修编”,在下孤陋寡闻,几十年来还是头一回听到这个官衔,不知是哪个朝代设的。有副名联“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可...
近日播出的央视《寻宝》节目中,一位藏友展示了所谓郑和下西洋时所用的青花暖水瓶,并称市价应至少在一百万元以上。藏友言之凿凿,引来现场专家的调侃,称假若郑和地下有知,肯定会打喷嚏。实际上,类似的滑稽事在鉴宝类节目中出现已不是一回两回。本该富有文化内涵的收藏节目,也因为只围着藏品值多少银两打转,满场充斥着“铜臭味”。 不难发现,当下鉴宝类节目泛滥荧屏,且节目形式大同小异,请上几...
明代热水瓶现身寻宝节目 上周末的央视寻宝节目中,一位藏友展示了让人震惊的“明永乐青花热水瓶”,他说:“明代的时候没有胆,那时还没这个工艺,装开水进去用棉被包起来(以保温)。”他还称,这是郑和下西洋装开水用的,若属真品,市场价值至少在100万元以上。但专家当场指出其破绽。 ———现代快报(微博)17日 新闻 瓶...
藏友拿出的“青花瓷热水瓶” 青花冲锋枪 青花电视机 《寻宝》惊现奇葩藏品 亮瞎人眼网友吐槽 “青花热水瓶”,郑和带着下西洋? 上周六,央视一套播出的《寻宝走进晋江》栏目惊现郑和专用青花瓷热水瓶,如此奇葩的藏品逗乐了专家,雷翻了网友。 一位藏友带着明永乐年“青花瓷热水瓶”登上《寻宝》栏目,他声称“明代的时候没有胆,那个时候还没有这个工艺,装...
藏友拿出的“青花瓷热水瓶” 青花冲锋枪 青花电视机 《寻宝》惊现奇葩藏品 亮瞎人眼网友吐槽 “青花热水瓶”,郑和带着下西洋? 上周六,央视一套播出的《寻宝走进晋江》栏目惊现郑和专用青花瓷热水瓶,如此奇葩的藏品逗乐了专家,雷翻了网友。 一位藏友带着明永乐年“青花瓷热水瓶”登上《寻宝》栏目,他声称“明代的时候没有胆,那个时候还没有这个工艺,装开水进去...
如火如荼的北京大学第五届全国中学生考古夏令营活动正在三星堆博物馆进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赵辉为现场参加夏令营的中学生带来一场名为《考古学是什么》的讲座,讲座后,他接受成都商报记者的专访,讲述了过云楼事件背后的故事。 6月4日在北京匡时拍卖会上,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以1.88亿元的价格成功拍下“过云楼藏书”,然而在6月12日,北京大学透露行使优先购买权对“过云...
上周六晚上播出的《寻宝——走进晋江》中,一位藏友展示了让人震惊的明永乐青花热水瓶,他说:“明代的时候没有胆,那个时候还没有这个工艺,装开水进去用棉被包起来(用以保温)。”他还称这是郑和下西洋装开水用的。 该藏友的证据,是青花热水瓶底的文字:“明成祖内阁司礼太监御宝、大明永乐六年戊子秋。”他觉得如果这是真品的话,市场价值应该至少在一百万元以上。但青花热水瓶把现场的专家和观众都逗乐了。专家认为破绽...
电视鉴宝节目遭遇诟病由来已久,在笔者看来,这类节目在浮躁的舆论环境下已经逐渐偏离本质,更像是一场哗众取宠的闹剧。中国是文物大国,在盛世收藏的社会环境下,合理鼓励物质生活逐渐宽裕起来的人们进行收藏,既可以提高大众的艺术审美能力,又能够指导大众投资理财,原本是一举两得。 但现实是,不少电视鉴宝节目,一味向“钱”看,完全忽略了“美”。由此曝出的丑闻比比皆...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文物局对当前个别电视鉴宝类节目乱象的整治措施,连日来在收藏界、鉴定界博得不少认同声。连一些参与鉴宝节目的专家都认为不能再这样误导下去了。 宁可说错 不可犹豫 上海古陶瓷鉴定家高阿申几年前曾是北京、湖南等鉴宝栏目的特聘专家,但最后他选择了离开。“怪就怪我不敢大胆说,”高阿申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就说一只明代瓷瓶吧,究竟是明嘉靖还是明万历的东西,我认为还需要商榷,但有专...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电视鉴宝收藏类节目不下20档,最兴旺时多达50档。“鉴宝”节目的繁荣使大批观众把目光投向了收藏市场,但也有不少观众对节目中那些藏品、专家信疑参半,觉得就像是娱乐节目。而事实上,也确实有个别节目在以“鉴宝”为噱头,过分关注文物的经济价值,宣扬错误投资收藏理念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乱象。 为此,国家广电总局日前联合国家文物局一起发出通知,再度强调了文物鉴定类节目的真实性,规定...
□相关新闻 据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 针对当前个别广播电视鉴宝类节目过分关注文物经济价值,宣扬错误投资收藏理念,存在过度娱乐化的现象,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文物局近日就进一步加强文物鉴定类广播电视节目的规范和管理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广播电视机构对照通知规定进行全面检查。 通知要求文物鉴定节目中出现的用于鉴定的文物必须为法律规定允许买卖的文物;文物鉴定类广播电视节目不得从事文物的商业经营活动...
□据羊城晚报报道 在鉴宝节目连番上演造假闹剧之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文物局日前就“进一步加强文物鉴定类广播电视节目的规范和管理”连出多道限令。网友难得一边倒地持支持态度:“鉴宝节目早该管管了!” 限假货西周的少上周的多 限令1:节目中出现的用于鉴定的文物必须是以合法方式取得的文物,也必须是法律规定允许买卖的文物。 短短几分钟,“专家”绕着藏品走一圈,掂掂瞧瞧,便能做出真假判...
节目常以主持人棰砸赝品来制造高潮 近日,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同时下达多个文件,要求同时就加强文物鉴定类广播电视节目管理,并对拍卖等作出进一步的具体规定(本报曾报道)。昨日,成都商报记者就此采访了马未都等相关业内人士,马未都表示,“不估价才能真正避免鉴宝节目过度娱乐化。” 近期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同时下达多个文件中,均要求同时就加强文物鉴定类广播电视节目管理,要求各级广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