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黄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清康熙,高7.8cm,口径15cm,足径6cm。 碗广口撇沿,口沿至腹部轮廓线缓收,腹部微丰,圈足。碗内光素无纹饰。碗外以黄彩为地,以红、蓝、绿、粉、藕荷等色绘盛开的缠枝牡丹花纹。碗底蓝料方框内楷书“康熙御制” 双行四字印章款。 珐琅彩瓷是清代唯一在皇帝直接授意下创烧的,其艺术风格适应皇室富贵华丽的装饰需求,较之于当时流行的斗彩、五彩瓷更具魅力。它一经问世就秘藏于皇宫内...
青花雉鸡牡丹纹凤尾尊,高46cm,口径21.5cm,足径13.7cm。 尊敞口外撇,长颈,丰肩,鼓腹,圈足,俗称“凤尾尊”。通体青花色泽浓翠艳丽。尊上下两层均有雉鸡、牡丹、山石组成的画面,匠师用分水技法表现出青花色泽与纹饰的层次感,清新明快的色阶变化所产生的韵律美,使瓷绘纹饰获得了水墨画一般鲜明、生动、传神的艺术效果。
蓝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高5.2cm,口径11cm,足径4.4cm。 碗敞口,深弧壁,圈足。内施白釉,外壁蓝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装饰。足内施白釉,有胭脂彩双方栏“康熙御制”图章式款。 珐琅彩瓷器的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据清宫造办处的文献档案记载,其为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办处珐琅作的匠师将铜胎画珐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制的新瓷器品种。珐琅彩盛于雍正、乾隆时,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所需...
德化窑白釉暗刻牡丹纹盘,清,高3.8cm,口径22cm,足径14cm。 盘撇口,浅腹,圈足。胎体厚重。通体施白釉。盘心刻牡丹花纹。 刻花是用竹、骨、铁制的平口或斜口刀具在已干或半干的坯体上刻出花纹,其特点是刀锋明显,图案线条较划花深而宽,花纹有层次。这件瓷器上的牡丹花纹,刻划技法娴熟,图案清晰。
五彩缠枝牡丹纹尊,高58cm,口径19.5cm,底径18cm。 尊撇口,短颈,丰肩,腹垂直下削,胫部至底外撇,平底无釉。通体白釉,外壁五彩装饰。颈部绘青花、绿彩枝叶,配红彩牡丹。肩部绘青花锦纹一周。器身以绿彩绘枝干,间杂青花为叶,红、黄、绿、紫色牡丹遍布器身,茎蔓缠绕,花叶连绵,繁而不乱,色彩丰富艳丽。 顺治五彩器基本保留晚明时期古拙的风格,多以色调对比强烈的红、绿彩绘制粗犷的纹饰。此尊胎体厚...
青花五彩雉鸡牡丹纹尊,清顺治,高35.3cm,口径12.5cm,底径12cm。 尊唇口外撇,短颈,溜肩,筒形腹,平底内凹。通体青花五彩装饰。颈部绘山石花卉纹。腹部绘雉(音zhì)鸡牡丹纹,画面中一轮红日挂在天边,岩石上立一长尾雉鸡,周围盛开朵朵牡丹、玉兰,花繁叶茂,几只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外底素胎无釉。无款识。 此瓶造型古朴厚重,施彩丰富,具有中国传统花鸟画的特色。此种瓶式是清顺治、康熙时最为流...
五彩牡丹玉兰纹花觚,清顺治,高38.7cm,口径18cm,底径12.3cm。 觚(gū 音孤)撇口,直腹,中间略凸,胫(jìng 音敬)部外撇,平底。通体白釉闪青,口沿施酱釉。器身以青花五彩装饰。画面分三层,上部绘月影洞石花卉,牡丹、玉兰等众多花卉簇拥在洞石周围,竞相开放,五彩斑斓。腰部绘两组饱满的石榴纹。胫部绘垂枝海棠。外底涩胎。无款识。 顺治五彩瓷器造型基本保留了晚明时期古拙的风格,多以色...
青花缠枝牡丹纹军持,明永乐,高20.5cm,口径6.5cm,足径10cm。清宫旧藏。 军持撇口,圆唇,细颈,垂腹,腹下连以台座式托。上半部主体为玉壶春瓶式样。足内呈台阶状,有里外两圈涩圈,系窑内烧成时使用垫圈垫烧的部位。腹一侧置长流,无柄。通体青花缠枝牡丹纹。 军持有多种式样,这种造型的军持创烧于永乐时期景德镇官窑,宣德时也有烧造,品种有青花、白釉等,永乐器不署年款,宣德器署年款。军持原用途应...
罐高6.1厘米,口径2.8厘米,底径3厘米;釉汁晶莹、透青,青花翠蓝艳丽,形制规整,胎薄体轻。底为涩胎圈足,胎质洁白细润。 元明时期不少的罐,原本是带盖的。但盖子太容易破损也太容易丢失,古罐缺盖,也就理所当然。有时,罐带盖,反倒有些不合情理不自然。数百年下来,盖子那么完美,尤其是一些珍稀品,要留心,其中多数有诈。然而,老盖子的釉色和胎色,常常同器身的胎釉色调会不一致,这是为什么?是因为烧造时,盖...
青花怪石牡丹纹菱花式盘,明洪武,高4.4cm,口径55.8cm,足径34.8cm。清宫旧藏。 盘通体呈12瓣菱花形,圈足也随器身作花瓣形起伏。折沿,浅弧壁,菱花形圈足。内外青花装饰。折沿上绘卷草纹。内壁绘折枝牡丹、石榴、菊花、茶花,内底绘怪石、牡丹,以回纹作边饰。外壁绘与内壁相同的折枝花卉纹。圈足内砂底无釉,呈火石红色。 此盘属于目前所见洪武官窑瓷盘中最大类型的盘子,通体甚至连圈足都做成菱花形...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执壶,高32cm,口径7.3cm,足径11cm. 壶唇口,细颈,斜肩,硕腹,圈足。壶身作玉壶春瓶式,壶体一侧置弯曲细长的壶流,并以一云板形饰件与壶身相连,另一侧置曲柄,连接于颈腹之间,柄上端置一小系。壶通体绘釉里红纹饰,唇口绘回纹一周,颈部分层绘焦叶纹、回纹、缠枝灵芝纹各一周,腹部满绘缠枝牡丹纹,壶流亦满饰缠枝花卉,壶柄绘有缠枝栀子花等纹饰,近足处为一周变形莲瓣纹,足外墙绘卷草纹...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碗,高10cm,口径20.6cm,足径9.1cm. 碗撇口,深弧壁,圈足。内外釉里红装饰。内外口沿均绘回纹,内壁绘缠枝菊纹,内底双线圈内绘折枝牡丹纹,外壁绘缠枝牡丹纹,圈足外墙绘回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此碗的造型和纹饰构图都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为洪武釉里红瓷器的代表作品。特别是其釉里红纹饰的发色,在传世或出土的洪武釉里红瓷器中,称得上较为纯正。
釉里红折枝牡丹纹花口盘,高8.6cm,口径45cm,足径22.1cm. 盘菱花形口折沿,瓣形的弧壁与花口对应,圈足呈梯形,细砂底,泛火石红色。盘胎体厚重。图案采用釉里红线绘装饰技法,颜色鲜亮。盘心为主题纹饰,内绘折枝牡丹纹,盘心与内壁转折处绘两两对称的花卉图案,装饰繁缛,勾绘娴熟。 明洪武釉里红器装饰以植物题材为主,其植物种类之繁多,内容之新奇,是以前各时期所无法比拟的。这件洪武釉里红大盘纹饰...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军持,高14cm,口径2.3cm,足径7.1cm. 军持小口,口下出沿,短颈,扁圆腹,平底。肩部置一短流,无柄。通体釉里红装饰,腹部绘缠枝牡丹纹,花叶布满器身,釉里红发色略显灰暗。沿上绘蕉叶纹,颈部绘卷草纹,肩部绘莲瓣纹,近底处绘变形莲瓣纹。 明初洪武时,景德镇窑烧造釉里红瓷器已很盛行,这件釉里红军持为佛教僧侣用以饮水或净手的器皿。其造型独特,堪称洪武釉里红瓷器中的珍品。
青花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明洪武,高32.2cm,口径8.7cm,足径11.9cm. 瓶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外壁通体青花装饰,内口边绘青花卷草纹,颈部自上而下绘蕉叶纹、回纹、卷草纹,腹部主题纹饰为缠枝牡丹纹,上下分别以下垂如意云头纹和变形莲瓣纹做边饰,圈足外墙绘卷草纹。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玉壶春瓶是明代流行的瓶式之一。这件洪武玉壶春瓶纹饰层次分明,布局疏朗,青花色泽沉静,青料聚集处有凝滞...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