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时大彬其人 时大彬(1573——1648)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是著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的儿子,他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沿袭的用泥片和镶接那种凭空成型的高难度技术体系。据后人简要统计,其存世作品,包括见于著述的不过数十件而已。 时大彬是宜兴紫砂艺术的一代宗匠,宋尚书时彦裔孙,时朋之子,生平活动期在明代万历朝至清代康熙朝之间。 大彬壶艺在明代就享有盛誉,多见于文人...
供春其人 供春(约1506—1566),又称供龚春、龚春。正德嘉靖年间人,生卒不详。原为宜兴进士吴颐山的家僮。吴读书于金沙寺中,供春利用侍候主人的空隙时间,学金沙寺老僧制壶。所制紫砂茶具,新颖精巧,温雅天然,质薄而坚,负有盛名。当时制成的树瘿壶,世称“供春壶”令寺僧叹服,后以制紫砂壶为业。款式多种不一,受当时爱陶人们的称颂:宜兴妙手数供春。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树瘿壶,就...
做好的壶首先要阴干,大概要两三天左右。器坯阴干后装匣钵进窑烧制。现在一般用隧道窑进行烧制,古代一直用龙窑烧制,解放后开始用倒焰窑。紫砂壶的烧制,还与泥质息息相关。不同泥质的壶,在烧造这道工序上,也有区别。 紫砂壶的泥原料,为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俗称“富贵士”。紫砂壶烧制的原料为泥土,紫砂壶泥分为三种:紫泥、绿泥和红泥。可以烧制紫砂壶的泥一般深藏于紫砂壶岩石层下且分布于甲...
紫砂壶的制作过程大致包括准备、制作、烧制和后续工序四个过程。这几个过程一般不是一个人完成,如烧制,一般都不是制作人员来做,从中可以看出社会的分工非常明显,这也是促使紫砂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一、准备 (包括准备工具、泥料、造型准备) 1.泥料准备 首先是从矿中挖泥,从矿层开挖出来的紫泥,俗称生泥,泥似块状岩石;生泥出来后需自然分化,然后破碎、碾细,并用60目筛子筛选;再手工或机械练泥。手工...
昨日,第二届中国紫砂原创专利作品展评在陶都宜兴举行,对一百多位紫砂陶艺家的五百多件获得国家专利的原创作品进行了展评。
移门而入,木搭子、尖刀、竹刀、木拍子等用具整齐地摆放在案头,工作室的女主人则凝心聚神地工作着,用木棰竖着捶到一定程度就横着捶,然后不断重复同样的动作,紫砂泥的内部排列逐渐呈现层状……蒋燕的手法谙熟干练,却又不乏细致,颇显大家之风范。在大自然会馆一楼东侧的蒋氏紫砂艺术馆兼蒋燕紫砂工作室里我见到了这位“蒋氏紫砂”军团里的女传人蒋燕。 作为蒋氏第四代传人,中级工艺美术师,70年代出生的蒋燕生长在一个紫...
昨日,记者从宜兴“第二届紫砂原创专利作品展览与评比”活动中获悉,今年宜兴市又有600余件紫砂作品获国家级专利。 近年来,宜兴市紫砂创作日趋活跃,文化内涵日益丰富,市场价值不断攀升,宜兴“紫砂”散发出前所未有的独特魅力。同时,加强紫砂知识产权保护、维护紫砂市场良好环境,也成为业界关注的一个重点。过去,一位艺人或几位艺人合作、历经艰辛设计制作的紫砂原创新品诞生,一旦被市场首肯或得到藏家关注后,由于法...
●首先,看壶内壁是否平整、光滑●其次,看内壁壶把处是否有印记●最后,检查壶的严密性 中秋节前,翟先生在太原市尖草坪区一家茶城买了一把价值近5000元的紫砂壶,本来打算在中秋节时送给爱喝茶的准岳父当礼物,可没想到,老人家一看到这把壶就告诉他说被骗了,这把壶一看就是假的,是用模具托出来的,根本不值几千元。沮丧的翟先生只能认栽了,因为不懂壶,让自己蒙受了经济损失。 紫砂壶,因其独特材质而表现出其他器...
2011年春拍尘埃落定,纵观各地春拍,紫砂艺术品高价频出,目前在拍卖场上紫砂艺术品成交价格的前十名,有八个纪录都是在今年春拍缔造的,这无疑给紫砂市场奠定了继续发展的坚实基础。虽然时大彬的圈扭壶在2010年杭州西泠秋季拍卖会上拍出了1344万元的高价,创造了紫砂拍卖的最高成交记录,但是相比同等艺术价值级别的瓷器、玉器、书画等,紫砂艺术品的价值仍然被严重低估 紫砂成为拍场新贵 20世纪80年代中期...
醉壶楼紫砂博物馆馆长胡寿信在摆设紫砂壶,为正式开放作准备。 温州网讯 “收藏了那么多年,现在紫砂壶终于有个宽敞的家了。”昨天中午,醉壶楼紫砂博物馆馆主胡寿信在布展之余感叹道。据了解,该馆是我市首家民办紫砂博物馆,收藏了370余件紫砂器,将于近期开馆。 醉壶楼紫砂博物馆位于龙湾区永中街道城北村,占地1000平方米,由胡寿信、张华夫妇创办,主要从事紫砂器的收藏、保护、研究、...
紫砂壶的认知、解读 从实用的角度看——紫砂壶是养胃、养人的茶具。 关于紫砂壶的奇妙,历朝历代不知道有多少人编过多少传奇故事,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写过多少诗词歌赋。依据本人的梳理与归纳,紫砂壶的奇妙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发味留香。能够泡茶的器皿有很多,如铜壶、锡壶、石壶、玉壶、瓷壶等等。许多人,尤其是老茶客,不约而同地首选紫砂壶,自然是有原因的。 常言道:水是茶之母,壶是茶之父。...
亚明提梁壶 亚明盖款 高逢春款 图中这件鼓腹提粱壶作于上世纪80年代末,通高11.5万厘米。壶腹扁圆,大口短流,提粱秀立。泥色深紫,给人以简洁优美、刚柔相济之感。制壶者高逢春。壶身所刻“清风明月己巳夏月亚明”字样,为亚明手书,镌刻者即亚明弟子卢星堂。 亚明(1924—2002),当代著名画家,南京大学教授。历任江苏省美术工作室主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
本报讯 8月11日,一批明清紫砂珍器自南京启程,运往浙江慈溪展出。这是南京民俗博物馆与慈溪市博物馆进行馆际交流的内容之一。参展的120件紫砂器为本报专家、紫砂鉴赏大师沙志明先生六十余年收藏之精华,其中有时大彬、陈用卿、王南林、朱元熙、杨彭年、邵大亨、范大生、俞国良、裴石民等名家大师的精心力作,以及明清两代制作精良、极具研究价值的无款紫砂古器。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副馆长严文英、主任马麟带领工作人员精...
石瓢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带动下,宜兴紫砂开始走向世界。因为紫砂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紫砂泥本身的特性又能使茶冲泡出最好的效果,因此东南亚地区出现一股收藏紫砂壶的热潮,一时间,紫砂器皿市场极为火爆,价格飚升,明清名家的作品升至数万甚至数十万港币。受海外市场的影响,国内紫砂壶的价格一直较为坚挺,名家壶一般约一至八万元人民币,珍品的价位要更高一些。因紫砂壶制作工艺复杂,存世量极为有限,所...
顾景舟 “十一头提梁壶”顾景舟 “仿古如意壶”顾景舟得意之作最被看好进入9月,佳士得、苏富比的一系列秋季拍卖会将陆续开槌,北京各大拍卖公司的秋拍也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关键阶段。在今年秋拍中,紫砂板块一如既往地引人注目:会不会刷新成交纪录;各拍卖公司将打出什么牌出奇制胜;藏家壶友在经过几次拍卖高潮后,收藏理念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hellip...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