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记者昨在宋夹城考古现场看到,考古人员正在清洗刚发现的花瓶状铜器等文物,考古专家表示,以前没见过这些文物,到底是哪个朝代的什么“宝贝”,尚需考证。 因时间久远,铜器表面已经有些腐蚀,不少地方呈现青色,是不是古代使用的青铜器?考古人员表示,目前还不能断定。这些铜器很多都已散架,像一个个零部件,有细长的铜条,还有不少由3个细长的铜条固定在一个点像三维立体结构的器物。因为宋夹城是...
日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在建德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工作人员陪同下,深入航头镇、大同镇、李家镇等沿线23公里进行实地踏看,对涉及杭新景(寿昌—开化段)高速支线及连接线公路沿线上的航头东村洋池岗遗址,及劳村的商周时期遗址、大同高桥村古桥、古墓以及沿线可能涉及的古墓等文化遗产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记录,为下一步工作做前期准备。(浙江省建德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尧志刚)
日前,江苏省文物局向各市文化(文物)局及考古发掘资质单位发出通知,开启了首届江苏省田野考古工作评比表彰活动的序幕。“十一·五”以来,江苏省田野考古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在考古发掘、资料整理与报告出版、人才培养、考古成果向社会转化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管理办法》,切实推进我省田野考古工作的深入开...
历时20余年编撰而成的大型工具书《中国文物地图集·浙江分册》终于正式面世出版,3月26日《中国文物地图集·浙江分册》在浙江杭州举行首发仪式。 《中国文物地图集》是国家文物局于1986年启动的一项重大基础性工作,编纂该文物地图集是我国文物史上的首次尝试,运用地图形式,对建国以来文物调查所获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和科学总结。 《中国文物地图集·浙江分册》由国家文物局主编,浙江省文物局组织领导、负责编纂,...
国家重点项目工程,江苏溧阳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天目湖畔,电站建成后将有四个自然村被淹没水下,为了保护地下文物,从去年12月开始,江苏省文物部门组织专家对这一地区的古墓葬和古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这也是目前为止该市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文物考古发掘。整个发掘工作日前已经进入尾声,工程区域内共发现11处古墓葬和古遗址,其中宋代到明代的遗址2处,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土墩墓9处,这次考古发掘工作,由省文物局组织协调,市...
日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海明副所长率考古工作人员在丽水市及庆元县文物部门和庆元高速公路指挥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深入黄田镇、竹口镇沿线进行实地踏看,对涉及龙庆高速及连接线公路沿线上的后坑桥、培兰亭、黄坛青瓷窑址、黄坛缸钵窑址等文化遗产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记录,为下一步工作做前期准备。(浙江省庆元县香菇博物馆叶海)
京沪高铁工程沿线山东段的考古发掘情况,本报日前已独家报道了济南境内的两处。京沪高铁工程沿线山东区域还有其他数十处遗址,目前已有14处进行了考古发掘。从今天起,本报将由近及远,陆续推出济南境外部分遗址重大考古收获的独家报道。 对于京沪高铁工程沿线的文物保护工作,山东省文化厅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十分重视,组织沿线地区业务力量组成联合考古队,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统一领导调度,从2007年12月中旬开始,至...
2009年10月,在山东沿海水下考古发掘现场,一名身着潜水服、身负几十公斤重潜水装备的男子浮出了水面。风很大,一上船,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他叫张红兴,这次水下考古,他和队友们利用水下探测仪器———多波束声纳并结合水下探摸,发现水下文物疑存点十几处,确认了其中的几处水下文化遗存,顺利完成了调查任务。 “每一次水下考古对于我来说都是不寻常的探索。”!张红兴浑身散发着一种令人窒...
江苏溧阳抽水蓄能电站是江苏省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被列入国家首批拉动内需项目,此次考古发掘同样规模空前,共包含文物点11个,其中春秋战国时期土墩墓9座、明清遗址2处,发掘总面积达到9160余平方米,被誉为溧阳市最大规模考古发掘。在江苏省文物局的统一领导下,由具有团体考古领队资质的南京博物院负责,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常州市博物馆、南京大学考古专业、镇江博物馆、徐州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具体...
如今的考古学家已经不仅仅是“拿着小铲子挖土”的形象,现代的高科技手段为他们的考古工作安上了“千里眼”。GIS技术、遥感探测技术、地磁探测法、三维扫描等新技术在我国田野考古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属于空间信息系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
我国系统的环境考古工作始于上一世纪60年代的蓝田猿人综合研究,到如今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纵观这50年的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我国的考古学家历来就重视对古代人类的生存环境的了解,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很早就开始利用出土的动物化石来分析当时的古地理环境,他依据对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生态环境分析,对早期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后来随着孢粉学的诞生,利用孢子花粉重...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外观既凝重又动感十足。深咖啡色的玻璃幕墙上点缀着大大小小的“气泡”。 工作人员在研究文物。 古船用“水晶宫”保护起来。 博物馆中的展厅。 展馆中的鎏金腰带约有1.7米。 出水的文物。图/黎倪祥 去年12月24日,备受瞩目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正式开馆。从此,广东乃至我国没有大型水下考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