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清初一切沿袭明朝旧制。景德镇御器厂因停烧已久,顺治时则采用"有命则工,无命则止"的进御形式。顺治十一年(1654年)在景德镇设厂,奉命为宫廷烧造瓷器。康熙初年三藩之乱,御厂一度停烧,至康熙十九年(1680年)正式恢复御器厂的烧造。御厂对清代景德镇瓷业发展而言,在技术上一直是担任着领航者的角色。清代陶瓷生产首先废除了匠籍制,产品实行官搭民烧,并形成固定制度。匠籍是封建国家转为手工业工人立的户籍,他们...
元青花是一种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再施以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它开创了中国陶瓷史上青花瓷器的先河。蓝色的花纹与洁白的胎体交相映衬,浑然一体,宛若一幅雄奇瑰丽的水墨画。它上承宋瓷,下启明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一抹湛蓝逸海韵 蓝色,总会令人联想到碧空如洗的天空,清静,悠远,深邃无垠及天籁。湛蓝澄透的大海,幽玄,神秘,滟滟随波连琼瑶。 折枝花卉纹八棱玉...
中国文化很早就传入朝鲜半岛,并在典章制度、民俗风习、思想学术、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对朝鲜半岛保持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倍受世人喜爱的青花瓷也不例外。 据目前所发现的文献资料,朝鲜青花的出现应不晚于十五世纪中期的李朝早期。据史书记载,宣德三年(1428年),明朝使节尹风献青花瓷给世宗(在位1418-1450年),青花瓷就成了李朝宫廷用瓷。朝鲜史籍《经国大典》记载:世祖时,帝王酒器用金、银和青花、...
提起青花瓷,人们都知道它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其瓷白中泛青、其花青翠欲滴、是典雅素静的"人间瑰宝".但问起它的来历,人们不一定知道这里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相传元代时,镇上有个刻花的青年工匠,名叫赵小宝。小宝有个未婚妻、名叫廖青花。一天,青花问小宝:"这瓷坯上的花儿,如果能用笔画上去,不更好吗?"小宝皱了皱眉头,说:"我早就想过。可是找了许多年,找不到一种适合画瓷的颜料啊。" 手...
4月2日上午,巴中市恩阳区居民伍永学在屋后修路时,挖出一座明代古墓,文物专家从中发掘出一个宋代陶罐和一个明代青花瓷碗。据文物部门介绍,该墓穴系夫妻合葬墓,初步推断修建于明代。 村民修路挖出疑似墓穴 4月2日上午,家住恩阳区松梁村2社的村民伍永学正在修一条通往自家院坝的简易公路,修建过程中,突然挖出了两个石头打造的疑似墓穴。 因为平时村干部讲过挖到疑似文物后要立即报告,于是伍...
古墓发掘现场。 宋代古墓藏品。 明代古墓藏品。 4月2日上午,巴中市恩阳区居民伍永学在屋后修路时,挖出一座明代古墓,文物专家从中发掘出一个宋代陶罐和一个明代青花瓷碗。据文物部门介绍,该墓穴系夫妻合葬墓,初步推断修建于明代。 村民修路挖出疑似墓穴 4月2日上午,家住恩阳区松梁村2社的村民伍永学正在修一条通往自家院坝的简易公路,修建过程中,突然挖出了两个石头打造的疑似墓穴。...
深圳御宝轩展出王步青花花鸟纹瓶 王步(1898-1968),字仁元,号竹溪,晚年作品常署名陶青老人。王步出生于陶瓷世家,其父秀青是清同治、光绪年间的优秀青花画手。王步自幼受家庭艺术氛围的熏陶,从小热衷绘画,9岁开始拜师学瓷,自1907年始从事陶瓷美术创作达60年之久,深得古瓷画艺之精髓,以擅长青花著称。王步作画数年来,创作釉上、釉下、堆雕、刻花等作品不计其数,尤其精于青花瓷的绘制,借鉴水墨...
资料图 青花瓷具有非常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历来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青花瓷的历史价值非常高,起源于唐代。宋代青花瓷虽有生产,但仍属于初级阶段,发展缓慢,传世器物很少。元代青花瓷趋向成熟,尤以江西景德镇青花瓷最为精致,有一定数量的青花瓷器传世,成为今天世界各大博物馆的珍藏品与各种拍卖会上的抢手货。 元代的青花瓷器发展已比较成熟,青花料在当时分为进口和国产两种,早期使用的色料来自海外,...
宣德款青花龙纹笔筒 笔筒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 笔筒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房用具之一,它既可供使用,又可作观赏,因而书房的陈设高雅便成为品评文采的标准之一,各种式样精美的笔筒应运而生,许多供皇室御用的笔筒,成为中国历代工艺品宝库中的精品。笔筒自明代开始历经多年的发展,经过能工巧匠的设计加工,材质多样、雕镌精致的笔筒至今盛而不衰。现如今,笔筒俨然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
唐代是一个与外邦交往十分密切的朝代,这时的青花瓷处于一个滥觞期。而到了宋代,唐青花经过初创期以后,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而是走向了衰败。真正成熟的青花是到了元朝才出现的。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 唐青花 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
元青花是我国的国粹,也是我国的珍品。如今正因为其存世量的稀少,使得青花瓷的收藏与拍卖行情不断高涨。可以说,保存至今的完整元青花少之又少,目前还没有一件元青花是传承有序的。元青花神秘而美丽,其身世之谜在业界仍有很多争议。 众所周知,陶瓷史是由一连串的标准器串成的,标准器要有准确的年代、窑口。尽管业界对元青花的器型、釉色、纹饰,及苏麻离青的来龙去脉等有过很多论证,但元青花的窑场和烧造却一直没有...
宋代名窑蜂起、名瓷迭出,是中国瓷业的巅峰。 赵宋一代,瓷窑众多,特色各具,其中以五大名窑(钧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八大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定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建窑系和越窑系)为代表,它们最能突显宋代瓷器的沉静素雅之美。 在学术界,大都把扒村窑归于磁州窑系。磁州窑系的典型特征是“白地黑花”,“白地黑花”是扒村窑的典型产品。 扒村窑与钧窑近在咫尺...
嘉万时期的青花瓷纹饰题材以仙道元素居多,而这种云雾缭绕的道教气氛在崇祯时期却大为改观。崇祯青花的纹饰内容丰富,以前官窑器上纯粹表达帝王意志及其喜好的规范图案逐渐减少,各类动物纹、山水景物、人物故事图案大批出现。尤其是人物故事题材,多反映戏曲小说、历史故事等叙事性内容,世俗人物开始成为青花人物画的主角。在笔触描绘上,较之元代、明早期和明中期同类题材的拘谨,也明显放开了手脚,人物身形普遍拉长变高,潇洒...
青花的呈色主要是用氧化钴,由于钴土矿来源的不同,以及釉料,烧成气氛,操作手法的差异,致使各历史时期及现今生产上的青花呈色各有不同的特色大致上可分以下几种典型色调: 1.永乐宣德青花的深蓝色。青色比较凝重,透骨,色彩效果上比较庄重有分量。一九五六年景德镇陶研所曾为国家用瓷制作过这种色调的青花瓷器,效果很好。 2.成化,正德青花的淡蓝色。青色比较清淡,雅致,匀净,秀美。适宜于装饰精细轻...
中国与瓷器,这两个词已经是紧密相连的了。平常生活中,瓷器总伴随着我们。但一只按照古法全手工制作的青花瓷碗,到底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这真的是段复杂而有趣的故事。 从一块块泥巴变成精美的瓷器,这真的是件很神奇的事情。一般说来,古法制作一个瓷器需要经过七十二道工序。舂泥、拉坯、印坯、利坯、画胚、施釉、开窑……景德镇的老匠人一生只从事一项工作,拉坯的一辈子拉坯,烧窑的一辈子烧窑!每一步技法都是需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