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1年河北春季书画拍卖会将于5月15日在石家庄举行,200多件书画作品将再现中国书画艺术的璀璨历程,其中有“画状元”美誉的明代著名画家吴伟的作品,更是首次在河北拍卖市场亮相。据拍卖会主办方负责人王增辰透露,本次拍卖会有两件作品令人瞩目。一幅是明代画家吴伟的《人物》,吴伟的画作继承了南宋“马夏”院体山水画的传统,山水人物兼工,豪迈简括,纵逸洒脱,他...
本报2011年2月12日见报的调查报道《为建豪华别墅,南京将军山明朝古墓群遭破坏》,引发国内广泛关注。 变为“别墅山”的将军山沐氏墓葬群文物区,上升为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但沐氏后人发现,其保护情况依然“换汤不换药”。 沐氏后人沐广飞认为,在复地朗香别墅工地上,将军山明功臣墓的核心沐英墓已被“保护得面目全非”。 R...
1978年5月11日, 《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当日,新华社转发了这篇文章。12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同时转载。 文章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践第一的观点,正确地指出任何理论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不是一堆僵死不变的教条,它要在实践中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当然,依然存在着“圣经上载了的才是对的”错误倾向。这...
4月27日,在“南澳Ⅰ号”打捞船“南天顺”上,记者正在拍摄前一天出水的青花弦纹碗和青花花卉纹小罐。本报记者 王国平摄 “好家伙,了不得,太棒了!” 这是88岁的“文保老人”谢辰生对“南海Ⅰ号”宋代沉船和“南澳Ⅰ号”明代沉船打捞情况的评价。不过,一辈子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谢辰生同时也补充说:“‘水下’的事,我真的不清楚,只是从报纸上零星了解到一些,这是个新领域,我没有发言权。” 新事物,意味...
日前,记者在河北大学考古专家李文龙副研究员的带领下,来到保定市南河坡街,现场考察了一处明代祭坛的遗迹。 此处祭坛是一个高台,位于保定市南河坡街和天坛街丁字路口中间,近百米见方,高1.5米至2米。高台的正南有一处上坡路,两侧有石条铺路;高台的北侧曾有3间小庙,现已无存,台上有大量新土,好似一处建筑工地,最北侧有几棵高大的杨树。据李文龙介绍,高台的东西两侧均有三合土台基夯层,其上有抹灰青砖砌的护墙。原...
…… 全文阅读 原文发表在《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21期 ■ 返回
提及关羽,他那红脸、美髯的标志性形象便会出现在人们眼前,但最近热映的古装电影《关云长》中,甄子丹扮演的关羽一改“红脸长须”的传统形象,塑造了一个“脸不红须不长”的关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无独有偶,家住侯马市文明西路的晋王平收藏了一幅明代关羽画像,居然也是“脸不红须不长”。昨天上午,记者在晋先生家中,见到了这幅罕见的明代短须关羽画像。 据晋先生介绍,这幅画像是他前不久在当地古玩城地摊上发现后买来...
(记者 袁文 新闻观察员 刘群)昨晚,地铁8号线旧鼓楼大街站的施工工地内,工人挖出半截白色石碑。西城区文委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进行鉴定,初步断定为明代石碑,具体情况需挖出另外半截才能判断。 上午9时许,记者赶到地铁8号线旧鼓楼大街工地看到,半截石碑长约90厘米,宽约70厘米,厚约40厘米,摆放在离工地东门约50米的地面上。 经过昨夜雨水洗刷,白色石碑表面比较干净,能清楚地看到碑文。石碑顶部刻有两...
(通讯员时丽霞 郎丰杰)近日,延庆县永宁镇新华营村发现唐代墓葬和明代墓葬各一座,两墓有叠压现象,该县文管所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4月29日下午3时许,延庆县文委接到群众报案,称挖水管沟时,发现大量青砖。接报后,该县文管所工作人员立即赶到现场,经初步勘查判断,村民所指的青砖为唐代墓砖。随后,工作人员在永宁镇政府和新华营村的配合下,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 经过一天紧张工作,工作人员清理...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项目启动会5月6日在北京召开。这也标志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三期正式启动。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01年由科技部组织实施,国家文物局配合参与项目的管理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作为主要承担单位,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等30余家国内一流科研机构参与项目的实施。自该工程启动以来,经历...
□首席记者 王鲁峰 实习生 蔡曦文 记者 平伟 图 为什么有的紫砂壶清秀飘逸?有的古朴敦厚?有的轻快明朗?有的粗犷典雅?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徐元明认为,紫砂壶讲究“精、气、神”,而这主要是通过其造型变化来体现的。 5月9日上午,2011河南第三届紫砂艺术节上,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徐元明做客“中原紫砂壶友交流会”,主讲《紫砂造型设计》。他说,一把紫砂壶由点、线、面、体组成,最终构成壶的口、盖、纽...
古墓挖掘现场。(资料照片) 山东济南市考古人员近日在济南槐荫区段店办事处后周王庄腊山河畔,抢救性发掘了一座迄今为止济南最大的南北朝时期北齐古墓,首次发现3个具有千年历史和重要考古价值的彩绘石俑。 抢救性发掘 该墓是济南考古史上最大的南北朝时期古墓,针对它的这次抢救性发掘过程堪称曲折。 据了解,这座古墓是北齐王太妃墓,在上世纪70年代就曾有发掘。当时的济南历城县西郊公社后周大队(今槐荫区段店...
北京匡时2011春季艺术品拍卖会拍将于6月初隆重开拍。继五周年秋拍明清犀角雕刻专场取得100%的成交佳绩后,秉承这一良好态势,北京匡时今年春拍再次推出“意韵悠扬——明清犀角雕刻专场”,特别精心遴选了近二十件明清犀角艺术珍品,品质优良,雕刻工艺精湛绝伦。 本次春拍中有一件清早期 犀角雕九龙杯,与明代以来犀角杯的传统风格迥异,在造型和基础纹饰上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一件清宫旧藏的犀角雕万福来朝图杯极其相...
“怎么那座‘小庙’还没开始修缮呀,不会是不管了吧?”近日,看着院内破败的明代古建,远洋山水小区的不少业主担心起来。 石景山区远洋山水小区内,有一座明代建筑崇兴庵,尽管已经被列入石景山区第四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年久失修,院内已经破败不堪。此前,石景山区文委表示,修缮工程已经立项。 近日,记者再次来到该小区,看到崇兴庵仍旧是半年多前的样子,修缮...
□ 学平 陶都宜兴,这是一方灵秀的乐土,孕育出神奇的五色土及其紫砂文化,滋养着生于斯、长于斯的艺术家们。在他们当中,有一位艺坛才俊格外耀眼,他就是中青年画家、紫砂陶刻艺术家狄夕明先生。自幼学习绘画和紫砂艺术的他,对陶刻艺术有着独到的创作感悟和深厚的艺术积淀。 苏东坡在《赤壁赋》中说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大自然是我们艺术创作题材和灵感无穷无尽的宝库。熟悉狄夕明的人,会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