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大遗址保护专项经费的设立以及“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我国大遗址保护的全国性格局初步形成,并朝着“六片、四线、一圈”为核心、150处大遗址为支撑、覆盖全国、全面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历程的大遗址保护新格局迈进。这是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实践的一次大提升,也是探索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
山西省政府日前下发《关于公布我省大同云冈石窟等二十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通知》,对我省2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规划保护工程。太原天龙山石窟和龙山石窟名列其中。 我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从2009年开始,目前已公布四批。期间,2009年公布4处,2010年公布12处,2011年公布20处,2012年公布20处,共计56处。按照省政府要求,被列入其中的文物古迹需被相关市、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班德林与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一起为中国舞龙点睛。 安徽工艺师在做铸胎掐丝珐琅。 上海绒绣工艺师在制作京剧大师梅兰芳肖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与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共同为亚太中心揭牌。 外国民间艺术家在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 “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
三门峡(河南),2012年10月31日 国家非遗“地坑院”得到有效保护 10月30日,在陕县张汴乡曲村,一位村民在垒砌一座地坑院的甬道进口。 近年来,河南省陕县按照“保护先行、协调开发、注重品牌、永续利用”的思路,对全县境内的数百座由于风雨侵蚀、年久失修坍塌、废弃的地坑院进行维护修缮,加强保护和管理,并挖掘其潜在价值,进行全面开发,确保这一国家非物质...
10月17日,国家文物局组织召开了《龙岗寺遗址保护规划》专家评审会。《龙岗寺遗址保护规划》获得与会专家的一致原则同意,通过了国家文物局审批同意。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组长黄景略,全国政协委员、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前所长刘庆柱研究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侯卫东教授,ICMS专家组成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吕舟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研究院赵中枢教授...
近日,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在信阳市调研期间,专程到革命老区新县考察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河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刘春良一同调研。卢展工书记考察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许世友将军故居纪念馆,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等文物博物馆单位,详细察看了革命旧址保护维修、开放利用、陈列展览等情况,听取了有关方面的汇报,对新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卢展工强调,...
10月30日,洛阳市文物局局长刘德胜、安全保卫科科长苏应礼到孟津调研文物保护工作。孟津县委常委、副县长崔益铭、县文物局局长李乾有陪同调研。孟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全县境内有不可移动文物1029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刘德胜一行实地察看了送庄镇、平乐镇文物管理站、北魏孝文帝长陵以及负责邙山陵墓群安全的孟津县公安局文物巡...
10月30日,新乡市卫滨区人大副主任徐京英、教科文卫委主任陈和平、副主任张振宇及部分人大代表一行在区教文体局主任科员李永刚等相关人员的陪同下,对辖区内文物保护工作进行调研。区人大领导和代表们首先在区人大会议室听取了卫滨区教文体局局长王静所作的《卫滨区文物保护工作情况汇报》,而后,区人大领导和代表们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河朔图书馆旧址、尊胜陀罗尼经幢”及新发现的“老君庵遗址”等部分市、县(区)级文物...
正在北京举行的2012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顾问委员会会议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古斯塔夫·阿罗兹接受记者采访表示: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取得很大进步,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树立了典范。 他认为,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快速的经济发展、广阔的地域、庞大的人口数量、频繁的人口迁移等等,都为保护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但是,中国在发展经济中做到了保护好文化遗产。其中,科技的进...
由国家文物局主办,陕西省文物局承办、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暨砖石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协办的“石质文物保护修复行业标准培训班”开班仪式于10月25日在古都西安举行,来自全国31省市、95家单位的108人将接受为期七天的理论学习与现场实践。国家文物局科技司科技与信息处刘华彬处长、陕西省文物局郭宪曾副局长、法规处李斌处长、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赵强院长等相关人员出席了开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