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一件中国西汉时期的黄玉带钩4日以82.525万英镑在伦敦创造了世界玉器拍卖价格的最高纪录。 估价为10万至15万英镑的黄玉带钩把4日在伦敦克里斯蒂拍卖行进行的中国艺术品拍卖会推向高潮。现场竞拍者、电话委托竞拍者和网络竞拍者竞争激烈,最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上海买家通过网上竞价将带钩拍走。 一个估价为12万至15万英镑的清代乾隆年间青花瓷瓶拍得30.125万英镑,成为当天拍卖会的第二高价,买...
香港佳士得2008秋季拍卖会,将于11月29日至12月3日在香港举行,11月2日—3日在上海四季酒店预展。 佳士得本次秋拍约2500件拍品,总估值为17.5亿港元。拍卖包含16个类别的收藏珍品。其中,除传统工艺品,古代绘画,名表,东南亚当代艺术等之外,佳士得继2001年后,再次在亚洲举办名酒拍卖,当中包括一些直接来自波尔多葡萄酒酒庄拉图堡的名酒收藏。 此次在上海举行的预展中,与该拍卖行之前...
赵亚南的作品中,那些绽放的花花草草,战事硝烟中玩耍的孩童,肆意流淌的岩浆,灾难和幸福同在讲述着一个世界——一个美丽世界。大胆的色彩运用,锐利的线条,温和的晕染,平滑的肌理,交织着赵亚南心中那个矛盾的世界。多年专科院校造就的美术功底,使得赵亚南能够熟练的运用绘画的技巧。大幅的画面更加完整的叙述着若有若无的预言。 超现实主义所追求的梦境般的现实,丰富的想象力、富于诗意的画面情节,在赵亚南的笔下现实、...
继去年第二届中国民间藏玉精品展在广州艺博院成功举办后,由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民间藏玉精品展将于11月8日到16日亮相佛山,在佛山市创意产业园会议中心举行,展览从全国近百位收藏家处征集了180余件(套)玉器,供珠三角的藏家们玩赏。据悉,这些展品玉器涵盖了从史前时代至近现代完整的玉器发展史,向世人全面展示了民间藏玉的风采。 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民间藏玉...
根据省人大2008年执法检查工作安排,10月7日至9日,省人大副主任崔玉琴率第一执法检查组赴定西、天水两市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甘肃省文物保护条例》(简称“一法一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由崔玉琴副主任任组长的第一检查组成员有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周德祥、省文物局副局长马玉萍。定西、天水两市及有关县市区领导、文物部门负责同志陪同检查。 崔主任一行采取听汇报、召...
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拍卖中精品荟萃。英国私人收藏的一批玉器是全场的亮点,其中多件珍品曾于著名的约翰.布查南-渣甸爵士(Sir John Buchanan-Jardine)的私人收藏。布查南-渣甸爵士在经历过显赫的军旅生涯后,成为了怡和集团的总裁。这批珍稀中国宫廷玉器,继1935年在伦敦皇家美术学院展出后,首次在艺术市场上亮相。本场也将包含明、清家具精品。 白玉雕穿花八吉祥盘龙纹双兽耳活环盖瓶...
由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的新疆和田金丝玉雕艺术展,于11月1日至9日在广州市二沙岛岭南会展览馆展出,200多件色彩丰富、石质温润、巧色有如天成的金丝玉雕艺术作品,给爱玉、赏玉的市民平添一个以玉会友、大开眼界的好去处。 “自古美玉出昆仑”,昆仑山下的和田美玉是国内近代玉雕作品的主要原料。金丝玉生成于数亿年前,主要分布在新疆和田地区的戈壁滩上。据玉石专家介绍,金丝玉因石质...
玉马蹄形器,高9.5cm,上口9-7.1cm。下口6.9-5.5cm。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器以青色玉料制成,筒状,表面有蚀斑,下口处呈褐色,略有伤缺,壁较薄,表面光滑。这种玉器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多有发现,一些作品置于入葬者的头骨之下,截面多呈椭圆形,上口略宽,呈坡状,下口较平,有的近下口处钻有小孔。由于作品整体似马蹄形,故称马蹄形器,又有收藏者称其为发箍。对于马蹄形器的功用,研究者们多有推测,...
玉勺,长16.5cm。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 勺玉料呈灰白色,局部颜色因久埋而产生变化。此勺出土时断为数段。勺形窄而长,头部似舟,池部为下凹的弧形曲面,勺柄细长,近似片状,表面下凹,端部略宽,有一孔。 此玉勺工艺精致,边沿光滑平整,两侧对称性良好,勺头及柄部的凹面应为砣具砣出。其工艺水平与近代琢玉的差别不是很悬殊。勺柄较长,可以远伸,但薄而易折,使用时必须谨慎,因而不是通常情况下使用的餐具。...
玉环,外径9cm,孔径6.2cm,厚1.3cm。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 玉环因沁蚀成牙色,外沿薄,近孔处较厚,剖面近于三角形。此环造型规矩,素面无纹,磨制光润。 含山文化出土环形器多件,唯此器最精美。玉环在新石器时代诸文化中曾有多处出土,数量较多,但剖面呈三角形的非常罕见,它对后世特别是战国时期玉环的影响颇大。 此玉环为1987年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墓葬出土。
玉双虎首璜,长11.9cm,厚0.4cm。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 璜为较窄的弧形,近于半圆,中部厚,边缘略薄。璜两端呈虎首形,形似剪影,其上有阴线界出的五官,虎的獠牙极夸张,虎眼用穿孔表示,孔中可穿绳系挂。 此玉璜虎形之表面特征明确,说明在新石器时代虎与人关系之密切,在社会生活中已出现对虎的崇拜,这对于了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期人们的生活及普遍存在的动物崇拜非常重要。 此璜为1987...
玉立人,高9.6cm,肩宽2.3cm,厚0.8cm。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 玉料因受沁呈鸡骨白色。玉人作立状,方头,以阴线方格纹刻划出冠,大眼,三角形鼻,大嘴,唇上有须,两耳垂处各有一圆形钻孔。双臂贴胸而抱,十指分开,腕部有阴刻衣纹。束腰上雕出斜纹带饰。双腿间有缝隙,雕出脚趾。 此玉人比例匀称,雕刻刀法简练,展示出古人部分服饰的简貌,也反映了江淮地区史前时期匠人们的雕刻技能,为迄今所见新石器...
玉刻图长方形板,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长11.4cm,宽8.3cm,厚0.7cm。 玉板片状,中部微隆起,边缘呈阶状凹下。玉板表面饰有阴线琢出的环形图案及放射形的箭头状图案。 此玉板于1987年在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出土时夹于玉制的龟背甲及腹甲之间,表明它是占卜的工具。对于图案所表现的内容,学者们有多种解释,或认为是上古之时的河图、洛书,或认为是文字产生前的八卦图像,或认为...
玉花斑弧刃斧,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长23.7cm,宽8.7cm。 此玉斧玉料呈青灰色并有较多的自然纹理而形成暗花。斧为长条形,略扁,刃部呈前凸的弧状,斧顶略窄,近顶部有一圆孔。 此玉斧于1987年在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新石器时代墓地的M4号墓葬出土。墓葬中有大量的随葬玉器,其中包含许多精品,如玉勺、玉龟甲、玉刻图板等,并有大量玉斧。由此推测,墓主人是地位显赫的人物,所葬玉斧既象征权力,又标志...
玉鹰攫人首佩,长9.1cm,宽5.2cm,厚2.9cm。 佩玉料呈青黄色,局部有褐色斑,片状,边缘略薄,两面图案相同。作品上部为一只展翅之鹰,鹰头侧转,双爪下垂各抓一人首。作品为镂雕,鹰身上的一些装饰纹用凸起的线条组成,这些工艺同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的玉器工艺类似。 同样题材的镂雕玉器在上海博物馆及天津艺术博物馆都有收藏,带有类似的鹰鸟纹图案的玉圭在一些博物馆也有收藏,有的学者推测这些作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