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月2日,市文物局(普查办)组织市级文物普查信息审核工作专班,对十堰市博物馆采集登录的文物信息开展离线平台数据接收工作。经过2天的接收,市博物馆收藏的35908件(2004件/套)文物信息全部通过离线工具接收至市普查办,标志着十堰市博物馆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采集登录工作任务。 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2015年全省可移动文物普查推进会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可移动文物普查进度,确保文物信息采集...
近日,西安碑林博物馆历时5年,完成了全国古籍普查工作,在全国古籍普查平台上登录古籍2150部。 据了解,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建立国家古籍登记制度,加强各级政府对古籍的管理、保护和利用。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利用“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平台”建立全国古籍普查基本数据库。在古籍普查登记基础上,由省级古籍保护中心组织本地区各古籍收藏单位编纂出版馆藏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形成《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9月12日下午,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组织召开了高校志愿者负责人会议,来自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树人大学、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等13所高校的17名负责人参加本次会议。 会上,博物馆总结了上半年工作及各校服务情况,并部署了下半年志愿者工作计划。同时,围绕下半年的日常志愿者工作、高校主题活动、讲解志愿者招募、大厅展览资源、蜡染展活动、中秋节活动、国庆节志愿者安排、...
9月13日,东阳市博物馆联合东阳日报小记者站共同举办了以“勿忘国耻,爱我中华”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70余名小记者团成员参观了东阳博物馆“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展”,在一块块黑白展板前驻足、凝神,对中国抗日战争那段悲壮而惨痛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在“抗战在浙江”、“抗战在东阳”板块,家乡人民在战场上的英勇壮举和流血牺牲激发了小记者们的强烈爱国情怀。 参观结束后,小记者们齐聚一楼报告...
9月14日,建川博物馆与17位雕塑家达成协议,正式启动“抗战国际援华义士广场”铜像雕塑群工程。工程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丰富馆藏而建,投资600万元,年底落成。 据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介绍,雕塑由“义士”的半身铜像加基座组成,基座上用中英文和“义士”本国语言介绍其事迹。“据统计,抗战期间,有上百万国际人士参与援华,我们选择了他们中间的杰出代表,向他们致敬。”著名...
黄庭都的博物馆房子有五层,里外都摆满了文物。 黄庭都的博物馆展示的文物琳琅满目。 黄庭都刚收藏的两件青铜器。 9月14日,罗山县定远乡农民黄庭都创办的民俗博物馆又收藏两件青铜器,件件珍宝入馆,他非常兴奋。 黄庭都从事文物收藏已有20多年历史,现收藏散落在大别山区的文物1万多件。2014年10月,他自费在家乡建起了民俗博物馆,免费对人们开放。他说:“俺要通过收藏与保护文物,让广大群众...
12日上午,首都博物馆画院河南分院美术馆首展揭幕暨2015年度中国画名家作品展馆在二砂文化创意产业园隆重开幕,展出持续至22日,共有60多位当代中国画画坛的佼佼者的70余件作品静候市民参观。 首都博物馆画院成立于2014年,目前在全国已建有多家分院场馆,另有多家分院美术馆正在筹建中,预计到2015年底在全国完成12家分院场馆建设。 本次展出是首都博物馆画院河南分院的第一次开馆展览,河南...
9月13日上午,伴随着共祭中华三祖大典在涿鹿中华三祖堂的举行,位于中华合符坛南侧的中华文明源•三祖文化博物馆也正式开馆。 据介绍,中华文明源•三祖文化博物馆位于涿鹿县中华三祖文化园区内,建筑面积9900平方米,总投资2亿元。 博物馆以黄帝、炎帝、蚩尤三大人文始祖在涿鹿风云际会、征战融合为历史背景,以“千古文明开涿鹿”为策展主线,以“一座博物馆,穿越五千年”为主题,充分展现中华三祖文化“...
13日上午,近百件从民间征集来的月饼模子在洛阳博物馆展出,除了常见的圆形,还有寿桃形、蝙蝠形、莲蓬形等各种新奇的形状,感觉“萌萌哒”。据非遗传承人裴非介绍,中秋是中国传统佳节,月饼传承的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还有传统的文化。 展出现场,记者看到除了形状各异,这些月饼模子的大小也不一,最大的直径约40厘米,做出的月饼估计够10个人吃。从图案上看,更加丰富,既有“寿”、“喜”、“和平”等文字,还有...
晋国博物馆入口正前方名为《晋魂》的雕塑。雷蕾摄 33年前,晋国早期国君仅仅是历史记载中的名号,1992年之后山西曲沃的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将这些古老的文字变成了实证。9月11日上午,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的记者走进晋国博物馆,亲眼目睹公元前1040年后,晋国的文化与辉煌。 晋国博物馆位于曲沃县曲村镇,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马——曲村遗址”而兴建的全省第一座以晋文化为主题的遗址类博...
(1)9月12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四堡雕版印刷的传承人马力(右)在展示他的雕版雕刻技术印刷的《兰亭序》。 当日,由福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的“中国印刷博物馆福建印刷文化保护基地展览”在厦门文化艺术中心举行。展览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印刷技艺演示等形式介绍保护基地的情况。林善传摄 (2)9月12日,观众在展览现场参观。 当日,由福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的“中国印刷博物馆...
以文物征集为主题的“近藏集粹”展11日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该展展出了该馆近年征集的121件套代表文物。从2003年成立以来,该馆用于文物征集的经费共计8.5亿元人民币(下同)。 近10余年,国家博物馆实现新入藏青铜器、佛造像、书画碑帖、陶瓷器、家具、漆器、玉器等珍贵文物藏品40多万件。“近藏集粹”从中遴选精品,分为“宗邦重器”“文人翰墨”“出世神韵”“传世良工”和“国宝回归”五个主题单...
13日,以“一座博物馆,穿越五千年”为主题的三祖文化博物馆今日开馆,海内外的千名华人来此游览,学习了解五千年的华夏文化发源史。 涿鹿县委书记陈岗介绍,博物馆以黄帝、炎帝、蚩尤三大人文始祖在涿鹿风云际会、征战融合为历史背景,以“千古文明开涿鹿”为策展主线,以“一座博物馆,穿越五千年”为主题,展现中华三祖文化“和合”理念,旨在弘扬“血脉同根、文化同源、民族同心”的文化内涵。展陈内容分为“中华三祖风云...
打开手机,下载海盐县博物馆APP,不仅能看到海盐县博物馆馆藏珍品的图文介绍和语音讲解,还能通过屏幕观看馆内3D实景,全面了解海盐的“前世今生”……近日,海盐县数字博物馆工程正式启动建设,今后只要点击智能手机屏幕,随时随地都能轻松浏览海盐5000年历史文化。 数字博物馆就是将整个博物馆环境制成3D模型,浏览者能在虚拟的博物馆中随意浏览,观看馆内各种藏品的三维仿真展示,查看各种藏品的相关信息资料,通...
据《劳动报》报道,昨天,国内规模最大的文保科技中心“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落成。新的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延续原来上海博物馆传承有序的青铜器、陶瓷、书画等工艺品的传统修复技术,加上先进设备的引进,进一步融合传统修复技艺和现代科学保护技术,增强文物保护和修复研究实力。 在超过9000平方米的实验科技大楼,配备了超过6000万元的先进科研和修复设备。其中有今年7月刚刚引进的高精度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