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持有者拿西藏问题勒索 兔首、鼠首铜像目前的持有人、法国已故服装设计师圣罗兰的生意伙伴兼同性恋人皮埃尔·贝尔热称可以把铜兽首归还给中国,但他开出条件:让达赖回西藏。这一赤裸裸的敲诈勒索行为也给这场文物之争增添了强烈的政治色彩。 以北京律师刘洋为代表的中国“追索圆明园流失文物律师团”19日已向巴黎一家法院递交禁止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被拍卖的请求,刘洋等一行...
西藏民间木雕的显著特点是根据内容表现需要,抓住对象的特征进行一定的夸张和概括。 木雕作品中有如巨盆般的莲花,头大身小的飞天仕女,眉长眼大的精怪,拳头大的果子,伞一般大的树叶……这都是夸张的表现,民间艺术家对夸张有十分丰富的经验。藏谚云:百斤羊子九尺长角,一根尾巴往下拖。木雕作品中还有一些“亮相”式的形象,很生动,就是既夸张又表现了事物本质的内容。...
日前,记者从自治区文化厅了解到,为贯彻落实全区古籍保护工作会议精神,确保高质量完成我区古籍普查工作,自2008年10月自治区文化厅成立自治区古籍普查队开展古籍普查工作以来,目前,古籍普查队已顺利完成普查试点工作。 根据工作安排,古籍普查队在完成对西藏博物馆、罗布林卡两个试点单位普查的基础上,先后赴日喀则地区萨迦县萨迦寺和山南地区乃东县吉如拉康进行了古籍普查。 在普查工作中,发现的古籍内容涉及历...
韩书力作品 本文所说的风格是一个同质性的概念,即“不关注个别,而关注一般,不聚焦个体,而聚焦整体”(万书元《艺术美学》41页),而且立足点是五十多年来的西藏当代美术。西藏当代美术之所以是当代的而不是传统的,就在于它的现代性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旨趣。西藏当代美术是从西藏传统美术中走出来的,所以它必然带着传统艺术的基因。我们能够从材料技法、造型程式、创作理念等方面看出它与传统美...
唐卡和壁画是西藏寺院绘画艺术的两朵把两者放多一起做比较观赏,别有一番妙趣。 可以说它们是姐妹艺术,甚至是孪生姐妹。但从绘图使用的材料、工艺、技法等来看,却又有许多相异之处。壁画是纯粹的绘画,而唐卡除绘制外,还有刺绣、编织、剪贴、版印;壁画会与固定的墙壁上,难以移动;唐卡则可随处悬挂,携带便利;两者都集中于寺院,但唐卡也分散于各家各户,尤其在牧区,牧民住的帐篷,挂有唐卡,大都是菩萨像或格萨尔王画像...
2003年西藏自治区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同时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计7大类,15项,24个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被列入了2006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518项国家级名录之中,她涉及民间文学、民间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目前西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61个,列入自治区级非...
绚丽的唐卡也是藏族文化的经典之一 即将来沪展出的藏族艺术品 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西藏文化艺术展,“吉祥哈达:西藏大型文化艺术展”12月13日将在上海东亚展览中心开幕。早报记者昨天获悉,在为期近10天的展览中,既有藏族民居帐篷等实景搭建,又有普通藏民生活场景和藏族家居及民俗用品展示,西藏唐卡艺术家、民间传统艺人、著名藏医也将来沪展示绝活,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西藏僧侣现场...
2008年11月16日,红门画廊创始人华莱士先生宣布启动年度资助项目以帮助在拉萨致力于培养及促进西藏当代艺术的埂敦群培基金会。每年,红门画廊将会为仅仅会资助五万元人民币(约合7325美元)以帮助他们的自身发展及开张艺术活动。 画廊总监华莱士先生及画廊艺术总监裴大利先生在位于798 l 红门画廊举行的《重返拉萨:第二届西藏当代艺术展》上宣布了这个消息。绝大多数参展的西藏艺术家,同时也是埂敦群培基金...
10月23日,藏族工人在昌珠寺经堂内夯打阿嘎土。 国家投资2858万元的西藏山南地区昌珠寺维修工程,于今年10月15日动工。工程将全面维修这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国家重点文物古迹。 新华社记者索朗罗布摄 10月23日,昌珠寺管理人员在保养文物。新华社记者索朗罗布摄 10月23日,西藏信教群众在昌珠寺朝佛。新华社记者索朗罗布摄 昌珠寺内供奉的千手千眼观音佛像(10月23日...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了解到,截至9月30日,西藏在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新发现文物点1096处。 据介绍,这次普查从3月开始,以县为单位开展。截至目前,西藏共有28个县启动了实地文物调查工作,调查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共登录不可移动文物点1475处,新发现文物点1096处,复查文物点379处。其中,在阿里地区新发现了70余处石框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资料图:萨迦寺 西藏自治区政府日前透露,自治区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利用和管理工作,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其中以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为主的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项目和“重点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国家先后投资近10亿元人民币。 据介绍,自2002年开工的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国家共投资3.8亿元。另外,国家已安排专项资金5.7亿元,用于包括180个重点建设项目在内的西藏...
9月上旬,拉萨市民在拉萨河边洗浴,藏民族一年一度的沐浴节开始了。每年藏历七月,在西藏,在拉萨河畔,从城市到乡村,从牧区到农区,都有一个群众性的洗澡活动,这是藏族独有的沐浴节。沐浴节为七天,这七天中,每到日落西山之时,一那群接一群的男女老少,全家出动,扶老携幼,纷纷来到河溪之中,尽情地在水中嬉戏、洗澡、游泳。人们来到河边,先洗头,后脱光上身,用水擦身,最后下河洗澡。人们不仅洗浴,也顺便把家中的衣服、...
西藏文化、文物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历来重视西藏文化、文物的保护工作,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全面保护。西藏文化、文物的保护,成效显著,举世关注,意义重大。 [作者简介] 冯智(藏族),副研究员,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副所长,100101。 ① “五明”是藏传佛教根据古印度佛教传授僧徒的大小五类学问。“大五...
二十五日发表的《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白皮书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和发展西藏的传统文化,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多种手段,使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得到了继承、弘扬和发展。 白皮书表示,民主改革以后,中央政府高度重视西藏文物保护工作,从政策、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西藏的文物管理机构逐步健全、文物保护队伍不断扩大,文物保护体系渐趋完善,文物研究...
日前,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就西藏自治区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工作,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请您概述一下西藏自治区的文物资源,这些文物有怎样的独特价值? 单霁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西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独特的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西藏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根据这些年文物工作者广泛调查的数字表明,目前分布在全区范围的古代文化遗址、古墓葬、石刻艺术以及宫殿寺庙、庄园建筑等各类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