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遗产编号 ⅱ-4 所属地区 湖北·潜江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湛江 申报日期 2007 潜江锣鼓简介 潜江的乡村锣鼓,源远流长,主要由五件构成:锣、鼓、钹、马锣、勾锣。锣有大锣、小锣,鼓有大鼓、小鼓,钹有大钹、小钹。潜江人对这套打击乐器有一个专用名称叫“锣鼓家业”,或简称“家业”。潜江锣鼓有长槌、紧急风、凤点头、凤凰展翅、鹞子翻身、八哥洗澡等十个...
遗产编号 ⅱ-3 所属地区 湖北·十堰·丹江口市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丹江口市 申报日期 丹江口市(古称均州)官山镇的吕家河民歌村有190多户700多人,全村男女老少均爱唱民歌。能唱2小时以上民歌者有80多人,能唱千首以上者有4人。吕家河民歌分为阴歌、阳歌和叙事诗,曲调达79种,全国罕见。 专家称,吕家河是中国黄河流域文化与长江流域文化相互影响...
遗产编号 ⅱ-6 所属地区 湖北·十堰·房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房县 申报日期 2007 房陵锣鼓歌遍布在千里房县的20多个乡镇300多个村庄,尤其是在门古寺镇、桥上乡、上龛乡、九道乡等高山地区,流传的房陵锣鼓歌最为历史悠久。 房陵锣鼓歌的种类繁多,曲目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房陵锣鼓歌包括阳锣鼓、阴锣鼓、喜庆锣鼓和庙会锣鼓四大类。锣鼓歌是房陵民...
遗产编号 ⅱ-7 所属地区 湖北·十堰·竹山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竹山县 申报日期 2007 黄州民间吹打音乐属《牌子锣鼓》,黄州人叫“地锣鼓”,外地人称“黄州点子”。 黄州牌子锣鼓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的黄州地域是按保、甲制划分的,每年的灯会,差不多每一个“甲”就有一条龙灯,有龙灯必有锣鼓班,以解放前为例,当时城区内就有七、八套锣鼓班,加上...
遗产编号 ⅱ-8 所属地区 湖北·十堰·竹溪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竹溪县 申报日期 2007 向坝民歌(竹溪民歌)涉及竹溪县15个乡镇,有山歌、田歌、情歌、薅草锣鼓、船工号子、竹溪花鼓、竹溪丧鼓等表现形式。2003年,竹溪县有关部门出版了《向坝民歌集》;2005年,竹溪县向坝乡被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省级民歌之乡”。 向坝民歌演唱形式,大多...
遗产编号 ⅱ-1 所属地区 湖北·武汉·江汉区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江汉区 申报日期 2007 上世纪20年代,现活跃在舞台上的“单弦拉戏”第二代传人顾耀宗的父亲顾伯年在苏州学艺,师从民间艺人玉春普,学习“三弦拉戏”。在多年的演奏生涯中,顾伯年遂尝试改用小三弦,经进一步实践,其又将三弦去掉两弦,只存一弦。 特征:“单弦拉戏”演奏时使用一弓一弦一...
遗产编号 ⅱ-3 所属地区 湖北·武汉·新洲区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新洲区 申报日期 2007 基本简介 八十八行,是流行于鄂东一带的一种自娱性的广场艺术,因在灯节期间演唱,故又称为灯戏或灯调。八十八行大约滥觞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盛行于太平天国时期,到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 表演风格 八十八行行业众多,有表现农林牧副渔的,有反映手...
遗产编号 ⅱ-4 所属地区 湖北·武汉·新洲区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新洲区 申报日期 2007 由古代的鼓吹乐演绎发展而来。唐明皇(玄宗李隆基)将民间锣鼓音乐引入宫廷,依宫廷诗词歌赋作曲,书于木牌,供演奏时对照,故名“牌子锣鼓”。后来唐明皇封作曲者为“老郎”,并规定农历3月18日为“老郎”纪念日。此后牌子锣鼓又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多用于婚丧、祝寿、祭祀...
遗产编号 ⅱ——1 所属地区 湖北·咸宁·通山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通山县 申报日期 2006 通山县其特定的地理环境,形成了通山人民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山歌、山鼓。 通山山歌,亦名樵歌,是当地人民以世代相传的独特腔调和方言土语唱出的民间歌曲。其唱腔丰富表高腔山歌、平腔山歌、哭腔山歌、盘歌、急口令等。山鼓是以“打山鼓”伴唱的民歌曲...
遗产编号 ⅱ——2 所属地区 湖北·咸宁·通山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通山县 申报日期 2006 通山神歌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近千年的历史,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种格式十分讲究的民间音乐形式。一首神歌实际上是一首七言绝句,所以人们又把吟唱神歌称作赛诗会。它的流传主要分布在老环城和厦铺一带。 通山神歌只在初一至元宵节期间吟唱,这是从有神歌以来的老规矩,...
遗产编号 ⅱ——3 所属地区 湖北·咸宁·通山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通山县 申报日期 2006 咸宁地区通山县通山山鼓:相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通山山鼓,是农民在野外劳动时,边劳动边以山鼓伴奏、唱歌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 山鼓的形状如戏曲中所用的小堂鼓,尺寸形制略小,鼓身两边安铁环,系有牛皮带或缎带,便于鼓匠挂在胸前。演唱时,鼓...
遗产编号 ⅱ——5 所属地区 湖北·咸宁·嘉鱼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嘉鱼县 申报日期 2006 《嘉鱼县志》曾记载“泥呜嘟,古称吴嘟,为三国东吴时??洲牧童所创”,随后流传于长江中下游。它最初只是顽童撮土而成,“呜嘟”二字就是由其发音而来。这件从荆楚文化遗存中发掘出的乡土乐器,已有2700余年历史。呜嘟音色圆润,浑厚悠扬、低沉古朴,清幽时,让人心静...
遗产编号 ⅱ——5 所属地区 湖北·襄樊·襄阳区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襄阳区双沟镇文化站 申报日期 2006 基本介绍 所属地区: 湖北 ? 襄樊 ? 襄阳区 文化遗产名称:襄阳火炮 遗产编号:ⅱ——5 遗产类别:民间音乐 申报日期:2006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襄阳区双沟镇文化站 襄阳火炮也叫“襄阳打火炮”...
遗产编号 ⅱ-2 所属地区 河北·沧州·沧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沧县 申报日期 2007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队近日在位于京杭大运河畔的沧州市沧县捷地乡,发现了7名大运河船工号子的传承人,并对号子进行了抢救性记录和整理。这是河北省第一次发现并记录大运河船工号子。 据参与普查的河北省沧县文化馆馆长王建国介绍,沧县捷地乡是京杭大运河上的重...
遗产编号 ⅱ-1 所属地区 江西·宜春·丰城市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丰城市 申报日期 2006 花钗锣鼓,俗称“吹打”,属民间乐队,有300多年历史,分布丰城河东一带,民间婚丧节庆均演奏花钗锣鼓,其风格粗犷,节奏明快,音乐优美,曲调激越。 花钗锣鼓由旋律(唢呐)和打击乐两部分组成,乐队一律是七人十件乐器;其曲调部分由两支唢呐演奏。 司鼓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