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自治区非遗办相关负责人彭措朗杰对记者说,这几年,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自治区层面,都高度重视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成绩突出,特别是在各个非遗项目申报上,硕果累累。目前我区已经初步形成金字塔型非遗保护体系,塔尖有藏戏,《格萨尔》已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月底10月初有望公布。我区60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222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级非遗保护名录,这构成金字塔的塔身。另...
8月23日,由日本北海道立美术馆、北海道新闻社、北海道放送与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圣地西藏展实行委员会共同主办的“西藏艺术与考古展”在日本北海道立美术馆圆满落下帷幕。 此次“西藏艺术与考古展”是日本大广株式会社与中国有关部门经过近3年的精心策划共同推出的,共展出西藏自治区博物馆、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加寺及避暑山庄博物馆等收...
昨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博物馆筹备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经过公众投票及评标委员会专家评审,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博物馆设计方案敲定,市民呼声较高的04号“星河”方案最终胜出。 该方案的设计构想是,整个建筑外观都是纯白色,像一条洁白的哈达,而且会根据灯光的变化展现出不同的色彩,建筑设计在外墙上注入了民族元素图案,并可通过阳光映射在室内的地板上,此建筑设计巧妙运用我区七地(市...
西藏自治区文化部门正积极向社会各界征求有价值的藏族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参选的项目一旦经过专家团的认可,将被政府纳入西藏首个文化产业项目库,并将作为政府重点扶持和推介的项目。 西藏自治区文化体制改革办公室副主任陈文德说,通过评选,将充分利用西藏独特而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更好地推动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打造著名文化品牌和扶持培育骨干文化企业。 据介绍,参选项目将重点包括特色文化开发项目、文化艺术服务...
23日,西藏三大重点文物维修工程竣工庆典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竣工庆典并讲话。 刘延东说,8月的雪域高原,天高气爽,艳阳高照,我们迎来了西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维修工程的胜利竣工。这是西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项重大成就,是西藏各族人民期盼已久的一件喜事,是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她说,党中央、国务院历...
西藏文物保护史上中央政府投资最多、工程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施工工艺最为复杂的“西藏三大重点文物”——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文物保护维修工程,二十三日在拉萨宣告竣工。引人注目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文化部、教育部、西藏自治区主要负责官员与当地农牧民、僧人代表一道,为工程竣工剪彩。 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是世界知名的西藏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藏、...
11日上午10时,西藏博物馆里人头攒动,彩旗招展,随着七色彩带喷出礼炮,西藏博物馆经过40天的试免费开放后,迎来了正式免费开放的日子。 据了解,该馆自今年7月1日试免费开馆以来,参观的人数已经达到近3万人次,最高日接待量达到过2000多人次。 游客表示受益匪浅 “来西藏旅游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现在孩子放假了,就带着他一起来了,没想到那么幸运,刚到西藏就正好赶上西藏博物馆正式免费开...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了解到,布达拉宫珍宝馆即将从今年“十一”旅游黄金周开始向公众开放。届时,游客和朝佛群众可在珍宝馆内欣赏到布达拉宫诸多珍贵文物。 珍宝馆位于布达拉宫正面脚下的雪城中,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三层建筑,总投资为1000多万元。布达拉宫珍宝馆的宣传材料显示,珍宝馆展览将分“史海钩沉”和“宫藏珍品”两个部分八...
新华网拉萨8月4日电(记者拉巴次仁)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拉萨雪顿节的市场化运作取得重大突破。这标志着西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尝试市场化运作。 雪顿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藏语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顿”是“宴”的意思,因此,很多人把雪顿节誉为&ldqu...
今年7月1日西藏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月时间,又适逢今年西藏旅游市场火爆,到博物馆参观的人数已经超过了36000人次,平均每天接待游客约1200人次。 西藏博物馆副馆长达珍:(我们)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免费开放,真正地为我们的社会大众献上一份文化大餐,然后让更多的人能够走进博物馆。 免费开放后,西藏博物馆设计了五种颜色的票牌,以区分和统计不同的参观人群。黑色代表内宾,蓝色代表...
7月1日起西藏博物馆永久性向市民免费开放了。在免费开放之前,西藏博物馆已做好了应对大量参观者的准备:调整部分文物、重新制作文字牌,增加藏、汉、英三种语言的讲解员,让参观者更好地感受历史的熏陶;新增了安检处、存包处,严禁易燃、易爆危险品和食物、饮料等进入陈列室,确保展品安全和展厅环境良好;每天接待参观者控制在4000人次,并分时段入馆参观,缓解展厅压力…… 西藏博物馆充...
博物馆门前排起了长队。图/记者 李林 近段时间,西藏博物馆游人如织,每天早上9时整,游客在博物馆前便排着长队等待安检进馆参观。为了缓解讲解员吃紧的情况,西藏博物馆从西藏大学招聘了20名临时讲解员。 据了解,目前前来参观的人80%是外地游客,每天的参观人数在1500人次左右。 “与往年同期相比,今年的参观人数增加了5倍左右,直接原因是前不久公布的永久性免费开放西藏博物馆的消息。&r...
日前,一幅名为《神山圣水图》的中国最大长卷山水组画在西藏诞生,它是由我国著名山水画家、西藏山水画创始人刘万年,历时八年,五易其稿,在高寒缺氧、病痛缠身的情况下创作完成的。 《神山圣水图》以西藏自然山水为创作蓝本,应用了30多种刘万年自创的绘画手法,彩墨交辉,大气磅礴,意境辽远,是一曲西藏高原神山与圣水的交响曲,是一幅大自然群山史诗般的雕像图。 《神山圣水图》分为走进西藏、昆仑飞雪、可可西里、羌...
新华网拉萨7月24日电 (记者尕玛多吉)西藏自治区政府日前公布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包括糌粑制作、木碗加工等一批反映西藏农牧民日常生产生活的传统特色技艺被列入名单。 据介绍,西藏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分12大类、101个单项,其中曲水柳条编制技艺、俊巴鱼烹饪制作技艺、古荣糌粑制作工艺、加查木碗制作工艺等具有很强的民族特点和区域特色。 记者从自治区文化厅了解到,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