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自古以来,红木家具就是人们的炒作热点之一。明清时期,红木家具做得尤其精美:明朝家具造型纤细、用材高贵、做工优良,堪为传世精品;清代家具大量使用花饰,逐渐走向端庄厚重,形成了与明朝家具不同的风格。 郑和下西洋,不但带回了色釉与香料,也带回不少贵重的花梨、紫檀木材。现在有人热炒这类木材,但真正识货的人却不多。再说这类名贵木材炒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也并非普通老百姓所能承受的。但明清家具在江南广有流传...
自2009年12月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开馆以来,广大观众热切期盼的浙博所藏书画精品陆续展出,包括山水、人物、书法、碑帖等,其中一些作品尚属首次亮相。 日前开幕的“天趣逸情——馆藏明清花鸟画精品展” 汇集了其中的七十余件精品,由明代前期的林良、吕纪及至晚清任颐、吴昌硕等,涵盖了宫廷院体、浙派、常州画派、扬州画派、海上画派等明清重要的花鸟画家及绘画流派,其中不乏绘画史中引人瞩目的大师佳作,相信以此能...
金梅爱上收藏旗袍多年 记者 张悦 摄 从衣能蔽体到花几十万、上百万元定制高级服装,再到花几十万元买并不能“穿”的服装放起来,再每年花钱去保养它们、去推广,其间的文化层次不言而喻,其间的价值也日益被人们所认识。高速奔腾的中国经济也把中国的服饰文化不断推进、提升。昆明一位叫金梅的藏家10多年来收藏了320多件旗袍,或长、或短,或艳丽、或秀雅…… 最贵...
中国人说到龙,除了丰富多彩的龙民俗外,还会谈到一种特殊的服饰———龙袍。长期以来,它是中国皇权的象征,也是中国龙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实,龙袍指定作为皇帝的正装,历史并不太长,源于600年前的明朝。 此“龙袍”非彼龙袍 东华大学服装学院服装史专家包铭新教授告诉记者,明朝以前,中国的帝王也有穿“龙袍”的,但与后来的龙袍明显不同。其一,看先秦的龙纹,形象...
彭 建 明初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雍容华丽的“院体”和雄劲阳刚的“浙派”占据了画坛的主导地位。一直到明代中叶,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与文人个性意识的自觉,尤其是苏州“吴门画派”的崛起,承继元画精神的传统文人画才逐步取代“院体”,成为画坛发展的主流。到明代后期,名家辈出,各标门户,一时画派纷呈。其中山水画科,以董其昌、顾正谊为代表的“华亭派”影响最大,此外以赵左为首的“苏松派”和沈士充创立的“云间派”...
文:达摩 由于活着的时候被住房问题困扰过,黄苗子曾专门了解过人死后的住房--骨灰盒分30元、60元、75元……按生前等级办事,当了副部长才可以买100元以上的盒子为骨灰安家落户。当然,这是30年前的物价标准。黄苗子于是公开发表遗嘱,让家属预备一个放过酵母片的空玻璃瓶作为自己的死后“行宫”。 “关于骨灰的处理问题,曾经和朋友讨论过,有人主张约请几位亲友,由一位长者主持,肃立在抽水马桶旁边,默...
开始时间: 2011年12月31日 周六起 每天 08:30-17:00 结束时间: 2012年3月5日 地点: 北京 东城区 故宫(微博)博物院延禧宫古书画研究中心 发起人: 故宫博物院 中国的“花鸟画”泛指描绘自然界中的动物与植物的绘画作品,包括禽类、兽类、昆虫、花草、树木,甚至包括世间不存在的龙、麒麟、凤凰等所谓的神物。中国古代花鸟家所要表现的不仅仅是动植物本身,而是...
本报讯(记者 陈朝霞)今天,为期两个月的“木秀江南明清江南建筑木雕展”在宁波博物馆开展,集中展示了宁波著名收藏家何晓道20年苦心孤诣收藏的明清建筑木雕。 一进入展馆,一件明代双龙纹窗映入眼帘,何晓道向记者介绍:“这上面有龙凤呈祥、双龙捧寿的图案,依稀可见贴金及红、绿色彩,如今褪成木色,但保留了其古朴风格。龙是古代帝王专用的图腾,为避讳,窗中图案虽然龙头向上、但是龙尾卷起,形成‘卷尾龙’,这是典...
新华网合肥1月19日电(记者 詹婷婷)记者18日从安徽省泾县文物管理所获悉,泾县城西社区湖山头上日前发现一处明末清初时期的古墓群,合福高铁该段施工方因此主动停止施工,配合文物进行抢救性发掘。目前泾县文物工作者已完成对古墓的抢救性清理。 泾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甘胜利介绍,此次于皖南泾县发现的古墓群,位于“合福高铁”泾县段泾县隧道出口处城西社区湖山头,由三座古墓组成。其中,一座建造于明朝弘光年间,是...
记者18日从安徽省泾县文物管理所获悉,泾县城西社区湖山头上日前发现一处明末清初时期的古墓群,合福高铁该段施工方因此主动停止施工,配合文物进行抢救性发掘。目前泾县文物工作者已完成对古墓的抢救性清理。 泾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甘胜利介绍,此次于皖南泾县发现的古墓群,位于“合福高铁”泾县段泾县隧道出口处城西社区湖山头,由三座古墓组成。其中,一座建造于明朝弘光年间,是一座四人合葬墓,...
本报讯(通讯员 杨双博 唐城博 陶敏) 目前世界仅存的3件元代霁蓝釉白龙梅瓶中,扬州双博馆“镇馆之宝”、堪称扬州“首席”重量级文物的“霁蓝釉白龙梅瓶”保存最完好,也最为珍贵。在扬州唐城遗址博物馆里,也珍藏着一件清雍正年间的青花“龙凤呈祥”纹梅瓶。这两件梅瓶参加15日正式亮相的“横空出世唐宋元明清瓷器极品汇展”。 据扬州唐城遗址博物馆相关人士介绍,该馆珍藏的这件青花“龙凤呈祥”纹梅瓶是清雍正时期...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明清档案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有什么样的独特价值?怎样发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作用?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专门保管明清两朝中央政府和皇室档案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胡旺林。 明...
2012年1月18日,黄苗子先生追思会在北京举行。雅昌艺术网讯(郭志霞) 2012年1月18日上午,黄苗子先生追思会及《黄苗子集》启动仪式在北京中国出版集团大厦举行。黄苗子生前曾两次公开发表遗嘱,要求身后不留骨灰、不设灵堂、不进行任何追悼活动。因此在此次中国出版集团大厦举行的追思会上,黄苗子先生的家人都没有到场,现场也未悬挂和投影任何黄苗子先生的画像。在追思会上,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位于房山区谷积山近日被破坏 幸无文物丢失近日,房山区一座明代太监墓遭盗墓者破坏,所幸并未丢失文物,专家根据现场判断系外行作案。当地文委已联合公安机关对现场进行过勘查,盗墓者的身份及下落尚待调查。被盗的古墓被当地人称作张公墓,位于房山区青龙湖镇北车营村的谷积山。被盗的太监墓位于半山腰,四周灌木丛生、人迹罕至。记者看到,盗墓者下铲的位置在墓碑左侧,下挖大约两米深,盗坑足够钻进一名壮汉;墓碑下的莲花形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