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世界邮展已巡游59座城市 4月1日,巡游最后一站洛阳 3月21日上午,2009世界邮展巡游活动邯郸站在邯郸市博物馆广场隆重举行,这是巡游活动的第59站,意味着在洛阳之外的巡游活动全部结束。 去年11月3日,“华诞六十·邮情天下”——中国2009世界邮展全国60城市巡游活动启动仪式在安阳举行,作为世界邮展活动的重大活动之一,活动开展4个多月来,已巡游了祖国的5...
此次发掘出的车马坑中有两马两车,这种形制的车马坑在洛阳属首次发现 这次发现的车马坑中有两马两车 昨日(17日),洛阳市文物局向记者通报说,文物工作人员在洛阳再次发掘出东周墓葬和车马坑。 据悉,2008年8月25日至2008年11月26日,洛阳市文物工作队为配合洛阳酒家改建项目工程,对该工地进行了考古发掘。该工地位于洛阳市西工区,距天子驾六博物馆约200米,位于东周王城遗址内。经发掘,共...
经国务院批准,国际集邮联合会同意,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定于2009年4月10日至16日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洛阳市举行。 日前,邮展执委会在北京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邮展筹备工作进展情况;同时展示了两组将在明年世界邮展上展出的世界级珍贵邮品。 洛阳市副市长王立林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本届世界邮展有四个突出特点: 一是参展珍邮众多。其中世界珍邮和中国珍邮的参展数量将不少于80...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公元830年,成了河南最高行政长官的白居易想的是:怎样才能弄来一件大棉袄,把洛阳城遮盖起来,使其免受风寒之苦。 1000多年后,他的故居在被挖掘出来之后,却被撂荒了15年,惨遭风吹日晒。是盲目开发,还是政府不作为;是“旅游热”惹的祸,还是扭曲的历史和人们开的一个玩笑? 网友发帖 洛阳白居易故里撂荒15年 ...
记者昨日从洛阳市文物局获悉,洛阳市文物工作队近日在洛阳市新区关林大道和长兴街交叉口东南一建筑工地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一座大型唐代壁画墓。据悉,这是洛阳市文物部门配合新区建设考古发掘中发现的第3座大型唐代壁画墓。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大型壁画墓坐北朝南,由墓道、3个天井、4座壁龛、甬道和墓室组成,规模很大。由南向北呈斜坡状的墓道长10.7米,宽1.8米,两侧分别画有数米长的长龙、老虎、门吏等图案。壁...
近日,洛阳发现一块西周初期的卜骨,骨上刻有14个文字,记载了主人用贝币买车的事情。据了解,这是洛阳首次发现刻有文字的卜骨。 洛阳首次出土刻有文字的西周卜骨 “这块卜骨,是洛阳东郊一位农民盖房时挖出来的,出土时已经破碎。”古文字学家、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研究员蔡运章介绍说,这块卜骨经拼接黏合可知是由一块牛右肩胛骨制成的,卜骨通长38.9厘米,扇部最宽处约23.5厘米,这么...
文物考古人员近日在河南省洛阳市发现一块西周初期的有文字的卜骨,这是洛阳首次发现刻有文字的卜骨。 据了解,新发现的这块卜骨长三十八厘米,宽二十二厘米,上面残存有十四个字。文字的书写风格、卜骨的占卜形态都具有西周早期的风格,专家因此判断它是西周早期的卜骨。 相关专家考证后认为,该卜骨具有较高的价值。它是一块牛的肩胛骨,非常大,是中国国内迄今发现的第二块(第一块发现于山西堆坊遗址)西周初期的大卜骨。...
梧溪富弼祠前嬉戏的孩子。雷忠义 摄 图中老者为富知愚。雷忠义摄 富弼墓葬发现现场。富知愚提供 近日,北宋名相富弼的后裔、上海大学退休教授富知愚再次返回他的出生地——文成县西坑镇梧溪村。 富知愚此次回乡,是想和富氏乡亲们商量,看有没有可能将在洛阳新发现的富弼墓移至文成。 洛阳发现富弼墓葬 两岸后裔合力寻亲 今年6月,河南省洛阳市《洛阳晚报》刊登了“北宋名相富弼墓...
考古人员用洛阳铲勘探商周遗址。蔡震摄 京沪高铁途经的南京商周遗址开始勘探,灰坑是古人丢弃垃圾的地方 8月30日曾报道了京沪高铁工程途经的南京雨花台区铁心桥郭家山坑村处,发现一处商周古文化遗址。目前,京沪高铁公司南京指挥部与南京市文物部门协商签订了文物勘探协议,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已进入现场,考古勘探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昨天上午,记者再次来到遗址采访获悉,在已基本完成勘探的东面遗址上,考古人员发现了...
近日,由内蒙古自治区考古博物院组织的扎赉诺尔鲜卑古墓群遗址勘探工作正式开始。 这次勘探范围包括扎赉诺尔鲜卑古墓群保护区内部和外围部分。勘探采用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考古工具“洛阳铲”,通过对“洛阳铲”提取的不同深度的土壤的结构、颜色、密度和包含物的辨别分析,可以判断出土质以及地下有无古墓葬等情况。此次勘探将为下一步鲜卑古墓群挖掘和规划工作提供准确依据...
记者从河南省洛阳市政府获悉:龙门石窟将利用意大利政府提供的200万欧元贷款,建设仪器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保护实验室。10日,该项目签字仪式在龙门石窟举行。 洛阳龙门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经西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的营造,龙门石窟成为具有2000余座窟龛和十万余尊造像的石窟遗存。这历时500多年的营造过程中,包含北魏和盛唐两个造像的高潮阶段。 龙门石窟19...
7月4日至5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洛阳考察大遗址保护工作。单霁翔表示,打造文化之都,洛阳最有实力。 单霁翔听取了洛阳市大遗址保护工作汇报,并到汉魏故城阊阖门遗址、隋唐城宫城核心区遗址、定鼎门遗址,详细了解这些遗址保护工程进度。单霁翔说:“丝绸之路和大运河目前都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洛阳既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又是隋唐大运河段的起点。做好洛阳大遗址保护,对于丝绸之路和大运河申遗...
记者从河南省洛阳市文物部门获悉:该市孟津县日前发现一块距今200年反映道光年间治安状况良好的石碑,对研究当时的社会政治和民风具有一定价值。 据介绍,这块距今200年反映道光年间治安状况良好的石碑,是在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老城村清县衙遗址附近被发现的。经测量,该石碑高107厘米,宽54厘米,厚13厘米,碑体用青石刻制,石碑正中刻有“狱空三载”4个大字,左侧刻有“道...
汉光武帝在锁压了绿林、赤眉两支最大的起义军之后,接着又消灭割据陇右和蜀地的两个割据政权,统一了中国。汉光武帝把洛阳作为都城。为了和刘邦建立的汉朝相区别,历史上把这个王朝称为“东汉”,或者叫“后汉”。 汉光武帝建立了东汉王朝以后,他知道老百姓对各地豪强争夺地盘的战争早已恨透了,决心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例如减轻一些捐税,释放奴婢,减少官差,还不止一次...
记者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文物部门获悉,该县文物普查队日前在文物普查时,在班沟遗址区发现裴里岗文化晚期的石磨盘。 据介绍,班沟遗址位于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镇班沟村东南,地处瀍河上游南岸,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洛阳市孟津县文物普查队在这里发现的石磨盘选用形体扁平的天然砾石稍作修整而成,石质为褐色砂岩,较为厚重。平面基本呈鞋底形,通长43厘米,通宽27厘米,有明显的磨蚀痕迹。其一端窄厚,另一端宽薄,形体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