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长沙窑兴盛于中、晚唐时期,五代时期开始衰落。作为曾经楚国的首都,长沙是浪漫的楚文化荟萃之地。1974年出土的马王堆汉王墓器物,更是名震寰宇。长沙窑器造型及纹饰独特,变化多端,正是继承了这楚文化的精华。 唐代长沙窑其实是在20世纪的50年代才被发掘出土。根据史载,长沙窑是在其近郊岳州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在唐以前烧造的岳州窑器并不带色。长沙窑的特点便是成功地烧造出釉下褐绿纹饰,并以模印贴花、堆塑...
7月31日,长沙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过7个多月的缜密侦查,震惊全国的“12·29”古墓葬被盗掘系列案件告破。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长沙风蓬岭二号汉代王室古墓等20座历代古墓先后被盗掘,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在湖南的涉案人员最多、涉案范围最广、社会影响最大的盗墓案件。 同日,国家文物局、湖南省政府授予长沙市公安局“文物保护特别奖”,...
标牌上的“待进一步鉴定”字样,让参观者难辨长沙王玺真假 国家文物局与湖南省人民政府31日在长沙联合举行表彰会,宣布经过7个多月的缜密侦查,震惊中国的“12·29”长沙古墓葬被盗掘系列案成功告破,并对侦破“12·29”盗墓大案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长沙市公安局在表彰会上被国家文物局和湖南省政府授予&...
长沙王玺 核心提示 20座古墓接连被盗,盗墓者的蛛丝马迹竟然难寻。被盗古墓中,有被专家誉为“堪比马王堆”的风篷岭二号墓。 一个举报电话,终于让案情柳暗花明——原来,频频制造大案的,是一伙掌握了高科技作案手段、地跨湘赣鲁三地、从盗墓到销赃“一条龙”的犯罪团伙。盗墓头子居然是长沙某镇计生办原副主任。 8月1日,一场&ldq...
44个不同姿态的男女,模仿动物进行肢体运动、呼吸运动和器械运动。这是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导引图》描绘的画面。《导引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气功养生文献,它认为通过呼吸吐纳等方法,可起到强身健体作用。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了20余万字的帛书、竹简,目前大部分内容已解读完毕,其中有我国最古老的天文书、医书,还记载了养生方、房中术等,堪称“百科全书”。 ...
据湖南在线-三湘都市报7月23日报道 苏州会馆即将被拆的消息经本报连续报道后,不仅在长沙市民中引发争议,还引起了远在苏州的文物专家的关注。苏州市文物局文物处处长尹占群23日表示,全国各地在苏州的会馆大大小小有20多处,目前都保护得相对完好,包括多处“湖南会馆”。希望在长沙的苏州会馆能修复建成“苏商博物馆”。 然而,金外滩项目开发商华远集团的相关负责...
杂草丛生的“陕西忠义官兵墓”。(资料图片)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政府近日决定,将动用180万元巨额资金修缮晚清官兵合墓——陕西忠义官弁兵夫合墓。天心区政府的这一决定一经媒体报道,立即引起各方争议,因为这些晚清官兵曾经镇压过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 支持者认为,修缮晚清官兵合墓只是保护一段历史见证,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历史的保护。反对者认为,与太平军为敌的晚清官兵不是进步武装...
专家:金印极可能流失 进展:盗墓者或判死刑 追缴回的大量汉代木漆器 被媒体报道的由公安部门追缴回的长沙王玺最终被证实是赝品 【焦点】 追回“长沙王金印金玺”?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长沙周边包括望城风篷岭二号墓在内的十多处古墓被疯狂盗掘(本报于2月12日作过《长沙周边古墓连遭“鬼吹灯”》的报道)。据文物部门相...
2月11日,望城县星城镇银星村风篷岭二号墓。该墓被盗后,文物部门已对墓做了一些简单的保护措施,探沟被掩盖起来 勘察:盗墓贼有专业设备和技术 2008年12月29日,文物部门到望城县公安局报案:望城县风篷岭二号墓被盗。 根据现场判断,作案的有几个人,起码四五个。因为打洞工作量比较大,打的洞也比较深,肯定要分开作业,一般是派一个人下去挖,挖累了,上面的人换班。从遗留的物证看,此时离作案时间最少在...
5月21日晚,湖南省博物馆,几名嘉宾在认真地欣赏楚文物曾侯乙夫人编钟 记者 田超 摄 22日晚,“凤舞九天——楚文化大展”开幕酒会在省博物馆举行。从湘豫鄂皖四省10大博物馆以及相关文物单位遴选的264件(套)楚文物精品在省博物馆正式亮相。展览全面展示楚国的政治、军事历史、礼乐文明、艺术成就、思想文化与社会生活。楚国独步一时的青铜器、领袖群伦的丝织绣品、巧夺天工的漆器、五音...
今年5月18日是第33届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与旅游”,长沙简牍博物馆将开展系列活动吸引观众参与。 长沙简牍博物馆:首次开放“洗简室” 长沙简牍博物馆将举办三大主题公益活动,其中馆内的“洗简室”将首次对外开放。 公益活动之一为“公益讲堂”。5月9日至23日,每个周末有一位专家为观众品鉴湖湘文...
说千年以前的唐代瓷器“海派”,其实一点不夸张,只要见过长沙窑的器物就明白了。 长沙窑位于湖南长沙铜官镇一带,又称铜官窑。它兴盛于唐代中晚期,一直延续到五代。长沙窑烧制的器物以青瓷为主,器形品种有碗、碟、瓶、罐、瓷枕等等生活器皿,但是,它具有许多与众不同的鲜明特点。首先是有大量异族风格的器形,像大口的双系罐,短流的执壶,显然是西亚一带的汲水器。另一个更显著的特点,就是釉下...
长沙窑制品有瓷胎与陶胎之分。陶胎土质不纯且带砂,烧成后呈褐色或铁灰色,断面粗糙、吸水性大,习称缸瓦胎。瓷胎大多呈灰白色、香灰色、青灰色,含铁1.5—2.5%,含二氧化硅72%—76.34%,含氧化铝16.67%—20.73%,含二氧化钛在1%左右,二氧化硅/氧化在4.09 ±0.5,化学组成相似于浙江青瓷和景德镇瓷器,是具有南方鲜明特征的一种属富氧化硅质的瓷胎。 产品烧成温度约在11...
长沙窑位于湖南长沙北郊30公里的石渚湖至铜官镇一带,故又名铜官窑,是唐代南方规模巨大的青瓷窑场之一。唐代诗人刘言史咏茶诗云。“湘瓷泛轻花”,《水经注》载:“铜官山土性宜陶”,杜甫途经铜官写下的《铜官渚守风》赞诗等文献记载和国内外大量考古出土文物考证,长沙窑始于初唐,盛于中晚唐。其烧制出来的瓷器品种丰富,美观精致,实用性强。这些瓷器在青釉下加绘彩色花纹...
湘潭县6座战国古墓开始发掘,为研究楚越文化交融提供证据 湘潭建县始于唐朝天宝年间,此前的很长一段历史没有明显的史料记载。昨日上午,湘潭市文物考古人员对湘潭县易俗河牛头岭附近的一座战国古墓群进行发掘,一些文物的出土,对于研究这段历史、楚越文化的交融和长沙、湘潭古城的形成提供了宝贵资料。 据湘潭市文物管理处副处长盛兆华介绍,这6座古墓都是去年发现的,地处建筑工地。文物专家经过调查勘探后,昨日上午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