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5日,英国著名全国性综合日报《卫报》发布题为《伦敦和华盛顿占据了世界博物馆排名前列》的新闻。该新闻根据《2016TEA/AECOM主题公园指数和博物馆指数报告》,指出全球前20家人气指数最高的博物馆排名中,中国国家博物馆以755万参观人数位居世界第一。 《卫报》新闻中提到的《主题公园指数和博物馆指数报告》,是由美国主题景点协会(TEA)和国际专业技术与管理咨询服务提供商AECOM的经济部...
6月15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第二场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座谈会,邀请11位文物、法律界人士进行座谈,广泛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参加会议并做重要讲话,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主持会议。 刘玉珠指出,民间收藏对于保护文物、传承利用、价值认同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广泛关注,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近期连续召开座谈会,就是要深入调查了解情况,从现实出发,研究解决制约文物合法收藏、流通的瓶颈...
日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滇中新区党工委书记程连元,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喜良在昆会见了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及中国科学院“三园两所”主要负责人一行,就进一步深化前期合作共识,加快推进国家植物博物馆和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有关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程连元表示,中国科学院和昆明市有着深厚久远的良好合作关系,作为全国科技研发资源聚集地,中科院代表着国家最高水平。此次双方合作共建国家植物博物馆,就...
局机关各部门,中国文物报社、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关于2017年第一季度全国政府网站抽查情况的通报》等文件要求,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了2017年第二次政府网站抽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本次抽查范围为我局在全国政府网站信息报送系统中登记并正常运行的政府网站,共抽查1个,抽查比例100%,合格率为100%. 2017...
资料图 6月8日至11日,文化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一行到河南调研指导文物工作。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润儿会见刘玉珠一行,并就如何进一步推进河南省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进行了会谈。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省政府秘书长朱焕然等参加会见。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戴柏华、河南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郑州市市长程志明、洛阳市市长刘宛康和有关市县领导陪同调研。 刘玉珠...
记者昨从市文物局获悉,从国家文物局资金申报显示情况看,寺平村乡土建筑10处建筑中有9处建筑修缮工程资金通过评审,将取得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000万元,预计这笔专项资金7月份下拨到位。 据了解,市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太平天国侍王府、天宁寺大殿、铁店窑遗址、七家厅、法隆寺经幢和寺平村乡土建筑6处。今年起,市文物局对太平天国侍王府壁画保护工程、照壁修缮工程及七家厅保护工程、天宁寺环境保护工程...
李占扬向肯尼亚博物馆赠字 李占扬等考察肯尼亚马林格旧石器遗址 日前,考古学家、许昌人头骨化石发现者李占扬书法作品被肯尼亚国家博物馆收藏。 肯尼亚国家博物馆以收藏大量与人类起源有关的古人类和动物化石闻名于世。该馆著名考古人类学家路易斯·利基(1903-1972),对创立推动人类进化在非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坚定不移推动达尔文进化论的发展,并证明了达尔文的假设——人类起源...
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面向公众的特色活动之一,6月9日国家文物局在洛阳举办文化遗产公开课。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在现场为来自全国9省16所学校的300多名中学生,讲述“丝绸之路与我们的生活”。 一条想象中的古老的商贸之路,与我们现在的生活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带着这样的好奇,同学们开始了一趟穿越时空之旅。原来从芝麻到狮子,从天文历法到思想文化,正是这条绵延千年的双向交流之路,很大程度上...
中国国家文物局将推动中国国家博物馆设立中国首个“文物避难所”,这是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6月10日在河南洛阳透露的消息。 今年6月10日是中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遗产与与‘一带一路’”论坛10日在洛阳举办。 刘玉珠在论坛主旨报告中回顾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不断扩大文物对外交流与合作;国家文物局不断提高文化遗产国际参与能力,同时向世界...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官厅镇人民政府干部赵丽娅认为,过去,人们用骆驼、船只向外输出着中国瓷器、丝绸、茶叶和药材等物品,而这些物产制造和生产过程又融入和承载了中国的文化、艺术、生活方式,已成为象征中国文化的一种符号,外人正是通过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符号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正是因为有了古丝绸之路上物产的输出和输入,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才能走向世界,也开启了中国了解世界文化的窗口,将中国和世界连接在一起。...
图为二里头遗址博物馆效果图 我省文物事业发展又迎大事、喜事。 6月11日上午,在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现场,一阵热烈的掌声中,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奠基石揭开了红色面纱。两年后,最早中国都城历史风貌将在这里生动呈现。 “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建设,是二里头遗址1959年发现以来,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参加仪式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说。 二里头遗址被史学界认定为是...
国家博物馆公益鉴赏活动现场 坐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既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祠堂”和“祖庙”,也被称为国家的文化客厅——这就是中国国家博物馆。 是的,我工作于此,是一名守护着近140万件宝贵文化遗产、从事文物艺术品鉴定工作的国家博物馆馆员。然而,在2012年入职后的头两年,我对一些工作一直不太理解,比如:我们为什么要开展面向社会的公益鉴赏活动?用领导的话说,这是国博...
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葫芦不但在古代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与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神话传说乃至政治等关系也十分密切,围绕葫芦所形成的种种意识形态,无疑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6月11日上午,大河网记者来到中原古玩城大华书画院展览厅,现场感受了“葫芦烙画”这门中华民族传统经典艺术。 据悉,本次葫芦烙画展的作者是大华书画院院士吴贵海先生。吴贵海...
中国国家文物局将推动中国国家博物馆设立中国首个“文物避难所”,这是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10日在河南洛阳透露的消息。 今年6月10日是中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遗产与与‘一带一路’”论坛10日在洛阳举办。 刘玉珠在论坛主旨报告中回顾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不断扩大文物对外交流与合作;国家文物局不断提高文化遗产国际参与能力,同时向世界传递...
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日面向公众的特色活动之一,6月9日,国家文物局在洛阳举办文化遗产公开课。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为来自全国9省16所学校的300多名中学生,讲述“丝绸之路与我们的生活”。 一条想象中的古老的商贸之路,与我们现在的生活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带着这样的好奇,同学们开始了一趟穿越时空之旅。原来从芝麻到狮子,从天文历法到思想文化,正是这条绵延千年的双向交流之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今天的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