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0月17日至18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专家与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市博物馆、苏州图书馆、苏州博物馆等“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及部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进行实地考察。此次检查是文化部对各修复中心和重点保护单位挂牌以来所开展工作的一次全面了解。 18日上午,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两位专家在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南京图书馆副馆长全勤陪同下到苏州博物馆考察古籍保护工作。苏博相关领导陪同几位专家先后...
9月9日-10月20日,由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担任学术策展人,苏州博物馆策划主办的“罗中立:置换的描绘”特展在现代艺术厅展出。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国强,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玉文,苏州市政协副主席府采芹以及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各界新闻媒体等300余人参加了展览开幕式。苏州市文物局汤钰林局长、尹占群副局长出席开幕式。罗中立先生在开幕式上致辞并将在2007年创作的《过河...
苏州博物馆将于9 月10日—10 月20 日举办“罗中立:被置换的描绘展”。此次参展作品中,罗中立先生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油画作品《父亲》尤为引人关注。《父亲》产生的年代,中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农业社会,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父亲》的意义也在于此,罗中立先生关注的不是农民的形象或农民的问题,而是当时的中国问题。关于《父亲》的故事,也就更多地与新艺术史的研究事情、研究观念、研究新方法相结合...
微博(MicroBlog),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中国的微博行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拥有1.95亿的庞大用户群。在微博上圈起自己的阵地,建立博物馆与观众、媒体、专家之间及时公开的双向通道、实现高效便捷的信息传播,对于一座博物馆来说,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日,经过精...
自2008年起,苏州博物馆每年围绕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并结合自身特色推出“印象@苏博”画信活动,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四届,既展现出博物馆的风采,也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与记忆”,围绕这一主题,苏州博物馆于3月开始向社会征集画信。本届画信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画信作品800余张,绘画内容从苏州博物馆的藏品到历史故事、民风俚俗应有尽有,绘画形式从独幅作品到有三联画、四连画种类繁...
苏州博物馆新馆紧邻拙政园、狮子林、民俗博物馆、昆曲博物馆等苏州古城的文化精华,在这样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环境中建造一座崭新建筑,并将其融成一片,实属不易。但苏州百姓却为公示的贝聿铭设计方案打出93%的民众支持率。
3月23日,第二届“紫禁城杯”(2010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评选结果揭晓,由苏州博物馆编著,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太平天国忠王府彩画》获“2010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这是继《苏州博物馆藏瓷器》获首届“紫禁城”杯(2009年度)全国文化遗产最佳图录后,苏州博物馆再次获得的全国性图书大奖。太平天国忠王府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群之一,现存彩绘和壁画(统称彩画),数量之多,艺术水...
近日,“积健为雄——沙孟海书法艺术特展”在苏州博物馆隆重开幕。本次特展展出的沙孟海先生45组(件)书法艺术作品是从浙江省博物馆遴选而出,给广大观众和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一次难得的鉴赏和学习机会。沙孟海是中国现当代书坛泰斗,著名的金石学家、考古学家、文史学家和艺术教育家。尤其在书学、印学两大领域的创作和研究上取得了非凡成就,是二十世纪中国书法篆刻艺术的标志性人物。他自幼喜好书法与篆刻,早年就读于浙江省立...
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开馆以来的第一场书法作品展,《积健为雄沙孟海书法艺术特展》今起在苏州博物馆隆重开幕。布展现场一幅《兰亭三序合卷》的作品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据工作人员透露,这幅卷轴书法作品目前的市场价约60万元。沙孟海(1900—1992年),中国现当代书坛泰斗,著名的金石学家、考古学家、文史学家和艺术教育家,尤其在书学、印学两大领域的创作和研究上取得了非凡成就,成为了20世纪中国书法篆刻艺术...
春节期间,苏州博物馆策划的打春牛和迎财神民俗展演活动在中国第一水乡——周庄闪亮登场,为古镇春节增添了浓浓的民俗氛围。 为更好体现“中华文化旅游年”主题,把周庄的春节年味做浓做足,苏州博物馆民俗部多次召开策划研讨会,出主意、想办法,使此次策划有了较大的突破。展演策划充分挖掘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春节民俗展演内涵,着力烘托吉祥喜庆气氛,注重增加游客的参与活动,让游客深刻体验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 大年...
苏州博物馆新馆自2006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每年坚持向新春第一批来馆参观的前50名观众赠送礼品。兔年初一,苏州博物馆馆长张欣和副书记徐亦鹏早早来到新馆入口处,代表全馆工作人员,对来馆参观的海内外观众表示诚挚的欢迎,送上温馨的祝福,并向前50名观众送上精心准备的一份台历。冬日里的暖暖春意更是增添了海内外观众参观苏州博物馆的热情,短短几分钟,礼品就赠送完毕。收到礼品的大多数观众表示:“能免费欣赏世界名...
2011年1月9日,“三星伴月 金沙流采——来自古蜀文明的珍藏”展览在苏州博物馆临展厅隆重开幕。本次展览为期3个月,堪称2011年度首个重量级文物特展,共计99件(组)展品均来自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与成都博物院金沙遗址博物馆,包括青铜器、金器、玉器、陶器等富有独特古蜀地域文化的珍贵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4件(组),国家二级文物24件(组)。 本次...
2011年1月9日,“三星伴月 金沙流采——来自古蜀文明的珍藏”展览在苏州博物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为期3个月,堪称2011年度首个重量级文物特展。来自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与成都博物院金沙遗址博物馆的99件(组)展品,包括青铜器、金器、玉器、陶器等,均是古蜀独特地域文化的珍贵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4件(组),二级文物24件(组)。本次文物大展为大众带来了丰厚的文化大餐与视觉盛宴,使观众深度领略颠覆...
经过一年多的专业考察、专家鉴定和多方论证,苏州博物馆成功征集14件商周青铜器。日前,这批文物已经正式入藏,成为苏博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 14件青铜器从器型种类到纹饰铭文都各具特色,包括鼎、簋、爵、觚、卣、觯等典型青铜器皿,8件铸有铭文,其中口径22厘米、高16厘米的西周中期“公丰父”簋器形最大,铭文最多,24字内底铭文精彩优美,主要记录了这件器物的铸造经历。另外,“父甲”铭文和“贮”字铭文的各类器...
经过一年多的专业考察、专家鉴定和多方论证,苏州博物馆成功征集14件商周青铜器。日前,这批文物已经正式入藏,成为苏博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 “父甲”带把觯 “公丰父”簋 14件青铜器从器型种类到纹饰铭文都各具特色,包括鼎、簋、爵、觚、卣、觯等典型青铜器皿,8件铸有铭文,其中口径22厘米、高16厘米的西周中期“公丰父&rdqu...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