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承办的“中国秦始皇兵马俑”展览在美国芝加哥市富地自然历史博物馆举行。展览于当地时间3月4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并将于2017年1月8日闭幕。 参加本次展览的120件(套)展品,分别来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博物院以及我省宝鸡、延安和商洛市的共16家文博单位,其中来自延安市五家文物收藏单位的文物是首次出国展...
这是3月1日拍摄的美国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展出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中国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展当日在美国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开幕。此次展品均为出土于秦始皇陵的真品,共计120组170余件,为北美地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展览。展览将从3月4日起向公众开放,展出时间将持续至2017年1月8日。 这是3月1日拍摄的美国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展出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记者在日前召开的辽宁省文化局长会议上了解到,辽宁绥中姜女石遗址海域发现一处水下人工建筑。姜女石遗址是秦至西汉前期行宫遗址,姜女石又似为碣石,发现的水下人工建筑或与秦始皇东巡有关。 20世纪80年代初,考古专家在辽宁省绥中县万家镇南部的海滨地带发现了大型秦汉遗址群。遗址群包括石碑地、止锚湾和黑山头三处秦汉行宫建筑遗址,三处建筑南面海中各自对应一处海蚀柱,依次为姜女石、红石砬子和龙门礁,形成独特的滨...
姜女石与石碑地遗址航拍图。资料照片 记者在日前召开的辽宁省文化局长会议上了解到,辽宁绥中姜女石遗址海域发现一处水下人工建筑。姜女石遗址是秦至西汉前期行宫遗址,姜女石又似为碣石,发现的水下人工建筑或与秦始皇东巡有关。 20世纪80年代初,考古专家在辽宁省绥中县万家镇南部的海滨地带发现了大型秦汉遗址群。遗址群包括石碑地、止锚湾和黑山头三处秦汉行宫建筑遗址,三处建筑南面海中各自对应一处海蚀柱,依次为...
地宫内用水银营造的川江河海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开始在今天的陕西省临潼区骊山脚下建造一座堪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在以后的2000多年时间里,围绕着这座神奇的陵墓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谜团和猜想。 2002年4月,我国首次对秦始皇陵进行地下考古勘察工作。在历时一年的考古勘察中,研究人员初步确定地宫的深度达到了30米,足足穿过了三层地下水,地宫的高度为15米,相当于现...
你知道吗,秦始皇曾修建了一条古代的高速公路——秦直道。昨日,省考古研究院公布最新考古成果,调查150公里秦直道,发现最宽处达61米,比现在的双向八车道还要宽一二十米。 秦直道始于今陕西淳化,止于内蒙古包头,道路全程已发现遗迹的道路约750公里,是中国古代唯一沿山脊和高地选线的国家级交通大道。 近日,考古专家在富县、甘泉两县约150公里的秦直道两侧,新发现了一批建筑遗址和墓葬群,采集文物标本10...
9月17日,猫途鹰(TripAdvisor®)公布了“2015年旅行者之选:全球25大博物馆榜单”,该榜单是基于过去12个月全球千万TripAdvisor用户针对博物馆所提交的点评内容与数量计算而来,统计范围包括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等地区,所反映的是全球游客在过去一年里对于世界各大博物馆的喜爱程度和最为直观的游览体验。其中,中国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异军突起,成为亚洲唯一进入全球前25名...
秦始皇陵全景图(资料图) 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资料图)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临潼县城东约五公里处。秦始皇初即位称帝(前246年)开始营建,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迫停工。前后历经三十八年之久。历史上有许多皇帝的陵墓并不比秦始皇陵营建的时间短,但这些皇陵绝对比不上秦始皇皇陵营建的质量和力度。其规模之大,陪葬之多,工艺之精,机关之奇,都是空前绝后的。秦始皇陵占地约五十六平方公里,有外城、内城...
1980年冬,我国秦代考古又有一个重大发现,在秦始皇陵封土西侧,发掘出土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大小约为真马、真车、真人的二分之一。发现时,一乘破碎成1325片,一乘为1685片,实在是破损不堪。经过科技人员近八年的精心修复,两乘铜车马奇迹般地恢复了当年的瑰丽风姿,并于1988年5月1日出现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展厅。 这里向大家介绍的是其中被称为“高车”的铜车马,它重1061公斤,长225cm,高...
经过5年多的工艺对比研究,陕西考古工作者近日发现,秦始皇陵K0007陪葬坑出土的40多件珍贵青铜水禽,其制作工艺来源于遥远的伊拉克一带的两河流域文明。 通过对这批水禽的研究和修复,考古专家发现了一些在我国少见、而在地中海区域被广泛使用的青铜器分铸工艺、芯撑设置工艺和铜片镶嵌补缀工艺和底部方孔等工艺,尤其是铜片镶嵌补缀工艺(青铜水禽表面工艺缺陷或铸造缺陷,都是用铜板镶嵌法进行补缀的),而这种工艺非...
“泱泱大国—齐国历史文化展”16日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幕,这是继“晋文化展”之后第三个“东周时期地域文化展”,也是中国首个以“齐国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展览。 齐国是周代东方主要诸侯国,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位于今山东省,国都营丘(今淄博北部),后迁至临淄(今临淄区齐都镇)。公元前221年,齐为秦所灭。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地位显著,创造了丰厚多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富,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
《文博》2015年03期 【摘要】要达到考古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以物见人”,必须重视情境分析方法的运用。本文通过四则案例并结合其他学者的考古情境分析成果,探讨了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中一些考古情境分析问题。 【关键词】兵马俑;考古情境分析;案例
20世纪70年代世人瞩目的兵马俑坑的发现,揭开了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的冰山一角。规模宏伟、丰富埋藏的秦始皇陵的主人是一统天下、自名为始皇帝的嬴政,其背后是影响着中华文明两千多年政治体制的大帝国——秦。数十年来,随着秦始皇陵考古工作的开展与研究的深入,它的价值也不断为人们所知,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 兵马俑陪葬坑发现后,秦始皇陵又相继出土了铜车马、石甲胄、百戏俑、青铜水禽等重要的“奇器珍...
二号坑彩绘跪射俑出土时的情形。(资料照片) 随着再度发掘的展开,曲尺形的秦兵马俑二号陪葬坑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那么,考古专家对它已经“把握”到了什么程度?它的形制和规模如何、坑里究竟埋藏了什么?前期发掘出土了啥宝贝?在新一轮发掘中,还会不会有彩绘陶俑的“石破天惊”…… 我国考古史上发现的最早骑兵俑群 经过局部试掘,已知二号坑是一座地下巷道式的土木结构建筑,平面呈曲尺形,面积约6000平方米,...
考古人员在秦始皇帝陵二号兵马俑坑内进行发掘。 考古人员在秦始皇帝陵二号兵马俑坑内进行发掘。 考古人员在秦始皇帝陵二号兵马俑坑内进行发掘。 考古人员在秦始皇帝陵二号兵马俑坑内进行发掘。 考古人员在秦始皇帝陵二号兵马俑坑内进行发掘。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于4月30日正式启动秦始皇帝陵二号兵马俑坑第二次发掘,计划发掘面积200平方米。二号坑曾于20世纪90年代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