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净手、正衣冠、拜师礼、击鼓明志……11月9日下午,在专门进行特殊教育的杭州市湖墅学校,轻柔的古乐声响起,12名身着古装的学生在杭州尚知行书院两位老师的带领中体验着古代的入泮礼,感受古礼魅力。 这些孩子都是患智力障碍的特殊儿童。当天,浙江省博物馆教育活动“武林雅韵”第十九回音乐会在湖墅学校三层多功能厅里举行。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木偶戏《快乐的济公》和《变脸》、琴歌弹唱《阳关三叠》、抖空竹...
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柳河参观展览 10月20日,“方圆乾坤——马定祥先生捐献珍贵钱币资料展”开幕仪式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举行。 马定祥先生是浙江杭州人,当代中国著名钱币学家,中国泉币学社创始人之一,曾任浙江省博物馆顾问、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市钱币学会名誉理事、美国《珍藏》及《爱华金讯》钱币杂志首席顾问,曾出版《太平天国钱币》、《咸丰泉汇》、《马定祥批注[历代古钱图说]》等专著。他毕...
吴让之和赵之谦同为晚清时期的著名篆刻家和金石书画家,一个做实致精,一个求异拓新。从9月22日开始,这两位大家的书画印珍品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向公众亮相。 当天开幕的“吴风赵格——吴让之赵之谦书画印珍品展”,是继去年澳门艺术博物馆特展后,吴让之与赵之谦精品第二次集中亮相。两人存世真品很少,这次杭州特展集结浙江省博物馆、西泠印社、君匋艺术院等文博机构的相关书画、篆刻精品157件(组),其中印章8...
8月3日,“金玉默守——湖北蕲春明荆藩王墓珍宝展”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开幕,来自蕲春县博物馆、湖北明藩王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所藏的130余件(组)明荆藩墓葬文物精品亮相浙博,精美的展品以金银器为主,并有少量的玉器及瓷器,其中不少文物为国内首次展出。 明朝为了巩固专制统治,实行皇子分封建藩的制度,明仁宗朱高炽的第六子朱瞻堈成为第一代荆王。明朝共有藩王266位,而湖北境内共有藩王44位,先后累...
持续的高温天气,让美术馆、博物馆成了很多市民双休日避暑放松的首选。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三楼展厅,有一场以历代名家碑帖书画文献为主的“金石书画展”,人气很旺,其中最热门的是一张“小清新”山水画卷。 因为,与它相关的人和事太过传奇——这是陆小曼目前存世最早的绘画作品,徐志摩飞机失事时的唯一遗物。 陆小曼存世的画作不多。 在嫁给徐志摩之前,陆小曼就受其母吴曼华影响喜欢画画,...
珍奇书画、稀世碑帖、名家篆刻……7月13日,记者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看到了琳琅满目的碑帖、书法、绘画等,由省博物馆主办的《金石书画》系列展第一期展出了不少难得一见的珍品,其中石涛的《水墨兰竹图轴》、黄宾虹回忆录(宋若婴手稿)、梁启超楷书十五言对联等都是第一次与杭州观众见面。 据了解,本次展览分碑帖、书法、绘画、篆刻、文献等相对固定的几个门类进行展示。绘画部分的20件作品多为明清以来名家...
7月8日上午,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贵宾室内,一块深色红布上的9件精雕细琢的竹刻作品甚是抢眼。在一场当代竹刻名家作品捐赠仪式上,张伟忠、黄光大、俞田、杨国强、朱淑红、王顺建、陈春荣和钱沙汀等8位竹刻中青年艺术家无偿向省博捐赠了各自的竹刻作品。这是浙江省博物馆第一次获赠竹刻作品。 为了更好回顾与弘扬竹刻艺术,省博物馆曾于2015年9月举办了“浙江竹刻精品展”,遴选馆藏的清代竹刻精品与省内竹刻...
文澜阁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它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浓郁的书香意境,还融合了自然景色和寓教于景的教育功能。浙江省博物馆以此打造的“文澜乐府”教育品牌,一直致力于向公众提供优质、多元化的文化服务,展现传统文化之美,使之成为独特的文化景观。 7月2日上午,“文澜乐府”再次推出了昆曲名段欣赏会,文澜阁罗汉堂内宾朋满座、清音袅袅。《...
捷克的玻璃制品闻名世界。6月28日,“玻璃的艺术——欧洲玻璃艺术史珍品展”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开幕,展出了捷克共和国布拉格国家工艺美术博物馆精选的211件(套)玻璃器珍品。记者在展厅现场专访了布拉格国家工艺美术博物馆馆长海莲娜·克尼斯玛科娃。 创立于1885年的布拉格国家工艺美术博物馆,是一家被誉为集欧洲玻璃工艺艺术之大全的博物馆,其中以波西米亚玻璃最具特色,藏品达4万件。 ...
6月28日,“玻璃的艺术——欧洲玻璃艺术史珍品展”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开幕,来自捷克共和国布拉格国家工艺美术博物馆的211 件(套)玻璃器珍品向观众展现一个传承了近2000年的艺术奇迹。 玻璃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人造材料之一,诞生于两河流域,在古代西亚、埃及和欧洲,玻璃器一直是上层社会的奢侈品,价比黄金珠宝。玻璃的魅力在于它是一种充满张力的神奇物质,柔时似水,钢时如钻,极强的可塑性造就了它...
2016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这一主题促使博物馆对文化景观承担起责任,要求博物馆为其文化景观的管理和维护贡献知识和专业技能,并扮演积极角色。浙江省博物馆围绕这一主题在国际博物馆日前后推出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向公众传播博物馆文化。 公益摄影大赛高潮迭起 摄影是记录与呈现“博物馆与文化景观”的一种有效方式。由浙江省博物馆学会主办,浙江省博物馆与杭州博物馆共...
“青韵·范佳成珍藏古代瓷器展”5月5日以来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精品馆展出。展览萃取范佳成所藏的古代瓷器55件(套)与观众见面,同时首发《青韵·范佳成珍藏古代瓷器精选》。 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瓷器的发展迄今约有4000多年历史,青瓷主导中国陶瓷“以青为美”的审美意趣源远流长。古代生产青瓷最著名的瓷窑如德清窑、上虞窑、越窑、南宋官窑和龙泉窑均在浙江。这些瓷窑生产的秘色瓷、粉青和梅子青青瓷等...
4月22日,“中国好手艺——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精品展”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开幕,展览共展出浙江省首批30位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团队的近220件(组)作品,涵盖了我省陶瓷、刺绣、萧山花边、铜雕工艺、骨木镶嵌、木雕、石雕、竹编、乐清细纹刻纸、干漆夹苎、堆塑等11个工艺门类的16个品种,是对我省新时期工艺美术成就的较为全面与权威的展示。 浙江不仅有着悠久的历...
3月8日,著名漆器收藏家、美籍华人姜雷先生无偿向浙江省博物馆捐赠战国漆樽、汉彩绘鸟兽云气纹耳杯和汉黑漆戗刻涡纹铁剑等三件战汉漆器。 这批漆器不仅保存完整,而且在髹漆技法上更是值得研究。其中汉黑漆戗刻涡纹铁剑,剑鞘与铁剑都完整,品相极佳。该剑剑鞘上的涡纹髹漆工艺更为罕见。先以戗划出细如发丝的涡纹,再在纹饰的边缘填以羚羊角粉。这种戗填工艺与早期的戗金银工艺有诸多相似之处。漆器戗金银工艺在汉代已经发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