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瓯海泽雅纸山民俗文化专题展示馆位于泽雅镇水碓坑村,是2012年12月开馆的,它是由当地的古民居建筑改建而成,面积300平方米。馆内布局典雅古朴,共6个展厅分三块展区,通过纸农的一天、纸农的一年、纸农的一生等内容,形象展示出千年纸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示以照片、风俗画和各类民间民俗文物组成。比如“纸农的一天”部分,在简要文字介绍的同时,不仅通过11幅照片反映纸农一天的劳动情景,还陈列了大量的用具用品,...
2月5日,甘肃省民俗文化产业协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大会在兰召开。据了解,该协会是我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与民俗有关的文化产业协会。省委宣传部、省民政厅、省文化厅等相关单位的领导,我省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近百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俗智慧的结晶,是华夏文明之“根”之“源”。在本次会议上,通过了甘肃省民俗文化产业协会章程,推选出协会理事,常务理事。...
贾滩镇李氏面塑传承人李世名,正在向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丽娟(左),人大副主任刘银(中)和群众介绍李氏面塑的历史、传承过程和制作程序。 宋河镇文化站站长桑党恩,正在向群众展示该镇省级非遗项目虎头靴、虎头帽 1月27日,鹿邑县文化局开展了以“红红火火过大年”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进基层活动”。当日上午,笔者在贾滩镇西高庄村现场看到,宋河名酒、观堂麻片、宋河镇虎头靴虎头帽、贾滩镇...
观看完锈迹斑斑的船舵和铁锚、民国名妓小凤仙的专用车,又可欣赏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文房四宝以及旧时牌匾拓片。元旦期间,周口市博物馆内开展的“品读记忆,感悟民俗——辽南豫东民俗文化联展”让人穿越时空,领略到民俗文化的独特风情。 1月1日,由辽宁省文物局、周口市文广新局、营口市文广局主办,周口市博物馆、营口西市区委宣传部、营口民俗博物馆、周口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承办的“品读记忆,感悟民俗——辽南豫东民...
从曾国藩、曾国荃、何凌汉等名臣名家的手迹匾额,到王憨山、曾景初、曾彩初等书画名家的字画精品……历经15年的藏品积累,湖南省娄底市首家民办民俗博物馆——老故事民俗文化博物馆于近日正式盛装开馆。 老故事民俗文化博物馆位于双峰县永丰镇五里牌,总面积近1200平方米,陈列品分为木雕、石雕、瓷器、字画、佛像、古藉善本、玉石、杂项八个系列。涉及古人生活、生产、学习、住房、出行等各个方面,时代跨越西周、...
“民俗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基因,它塑造了我们的民族精神。”湖南民间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丰厚。尤其是以双峰耕读文化为代表的湖湘文化,为湖南民间收藏留下了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近期,历经十五年的藏品积累,湘中首家老故事民俗文化博物馆基本完了陈列布展,将于12月11日正式开馆。 一把玩穿越历史,一字画漱墨春秋,一册册文墨书籍目不暇接,一件件古物彰显着湖湘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老故事民俗文化博物馆...
威风锣鼓响起来,扇绸秧歌扭起来,清幽的“沱江交响音画”回荡在宁静的山水古镇,宏大的情景歌舞剧展现着五个凤凰仙女迷人的爱情画卷……昨日,位于我市金堂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五凤古镇迎来了一场艺术盛宴——“2014成都首届天府古镇艺术节”在这里上演,浓浓乡土风的民俗表演和高雅的音乐会、歌舞剧完美融合,让这里的游客和市民享受到了一场丰富的文化大餐。 民俗展演热闹非凡 “彩莲船来了!”“看,好长...
延福古桥 雕刻专家,精雕细琢。 历经500多年风雨的双孔桥基。 桥顶上的雕花。 永安青水延福桥“复活”啦! 11月6日,记者走进永安市青水畲族乡龙吴村,一条清澈的绕村小河,流水潺潺;临河边,一幢幢古民居静静矗立;河中央,一座崭新的廊桥横跨两岸;桥两边的木椅上,村里的男女老少正坐在一起,聊天、谈笑,重新感受着这座500多年古桥不息的脉动。 青水延福桥,始建于...
在拉萨老城区“修旧如旧”后的古建大院,犹如一块块“文化活化石”,把藏族群众的生活原貌显露无遗。古建大院里古老的藏式窗、梁柱、壁画等所透出的绚丽“民族风”,与客栈、咖啡吧、图书室、放映室等现代元素融为一体,穿梭在大院内外,人们悠然享受着古建大院馈赠给大家的文化大餐。 不论是否精通文化历史,藏族人民以及众多国内外游客或多或少都有些“八廓街情结”。 如今,走在宁静的八廓街,鳞次栉比的藏式...
国庆欢乐行,今天带大家来到渭南非遗博物馆,在这里不但可以见到当地农妇花费几天时间做出的面花工艺品,还能够自己自导自演一出皮影戏,既学习到了知识,又愉悦了身心。 记者:“今天带大家来到了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这里据说是展示了渭南当地有特色有特点的渭南非遗实物就达到一千多件,那到底是多么有特色有特点,现在跟着我一起去看一看。” 渭南非遗博物馆陈列着1000多件渭南当地的非遗实物,其...
赏镜,这是收藏活动中一项专门学问,任何藏家之所以为家,一般都是因为他懂鉴赏,而又集中精力与财力为之鉴藏。 现今成气候的铜镜收藏家多是子承父业或是以藏养藏为骄世,唯有古时的大藏家可以广纳奇珍。一是古镜仿造较之现在少少,再就如今罕见罕闻的铜镜,说不定就是古人常用之物,不足为奇。 藏市大抵只重字画、瓷器、玉器,一般的杂项铜镜,并不多如主流藏品多人重视。当然也有铜镜鉴藏造诣颇深的,如央视《...
艺术家朱曼华展示剪纸作品 9月18日,“孔子故乡 中国山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采风活动走进烟台山的朱曼华剪纸艺术馆,近距离了解烟台剪纸艺术。 烟台山上,有一座二层的西式建筑曾是美国领事馆旧址,如今已变成朱曼华剪纸艺术馆。朱曼华是中国剪纸界知名人士,被誉为烟台的“活名片”。走进朱曼华工作室,墙上和柜台里摆放着大大小小近千幅剪纸作品,有花鸟、山水,也有中国传统的福字,还有中国古老的传说《...
日前,冯双白先生在《中国文化报》撰文呼吁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加强文化支撑,这的确是一个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新型城镇化作为一种国家战略被提出来以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但这些关注更多的是从经济发展、土地利用、人口转移等角度出发,缺少文化视角。 民俗文化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新时期乡村文化的主力。而新型城镇化主要针对的是农村地区,改变的是广大农村的面貌,将会对乡村文化产生较大的...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朱悦嘉)西藏,无论是依山而建、金光流溢的巨大寺院建筑、荒漠绝壁中苍遒古老的摩崖石刻和绝美岩画,还是佛殿内色彩缤纷的神奇壁画,以及最具西藏文化代表性的藏传佛造像与唐卡,到处都闪耀着艺术的灵光。这些西藏的艺术瑰宝与西藏文化紧密相连,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它们就是西藏文化最直接的表象。中国文物网记者于近日走访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对藏学研究员叶星生进行了专访。 中国文物网:为何钟爱于...
由美国史密森学会和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举办的“史密森民俗节中国主宾国活动”正在进入尾声,但热度丝毫不减。7月4日是美国独立日,记者在华盛顿市中心看到,中国民俗文化展示吸引了大量人流,民众为“九狮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热情鼓掌。 本次活动精选了来自中国15个省、市的8项舞台表演节目和16种民间手工艺项目。记者看到,美国民众对中国舞龙舞狮、功夫表演、剪纸、泥人、刺绣、拼布、蜡染、陶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